《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一书是由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现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苏荣创意并批示,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回良玉副总理等许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赞同和支持,由甘肃省政协喇敏智副主席挂帅担任主编,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马明良教授任执行主编,组织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大、宁夏大学、陕西师大、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等单位穆斯林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完成的研究成果。
该书不是一部历史专著,也有别于常见的政治宣传读物,而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有收藏价值的著作,采取厚今薄古的原则,重点突出回族从近代至当代的贡献和作为,分总论、文化篇、经济篇、政治篇、精神篇五大块,酣畅淋漓地展示了一个不平凡的民族的辉煌业绩和骄人贡献,体例新颖,别出心裁,文字流畅,引人入胜,读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总论”在阐述回族的特点、定位、贡献方面有突破、有创新;其他各篇详细介绍了回族在发展经济、保家卫国、繁荣文化、推进科技进步和教育、学术、艺术、体育、卫生等方面的伟大贡献,特别是“精神篇”分析了回族在文化、经济、政治领域重大贡献的深刻动因。是目前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回族对祖国历史和现实贡献的专著,也是回族这个特殊群体由“被人表述”到“自我表述”的一个标志,对于转变世俗观念对回族的偏见,提高回族的社会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回族积极进取精神,树立有所作为才能有所地位意识等,都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序一)刘延东
我国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和文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凝结着各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镌刻着各民族亲密团结,携手共进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贯主张各民族不论历史长短、人口多少、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作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强调解决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从而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当前,民族问题仍然是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国家主权、领土等问题紧密相联。在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任务仍然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各民族悠久历史和对中华民族重大贡献的研究和宣传,对于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兄弟情谊,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共图大业的生动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人口众多、人才辈出、特点鲜明、分布广泛,与其他各民族一起,对祖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回族的先民中涌现了清正廉洁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海瑞,伟大的航海家、和平使者郑和,进步思想家李贽等著名人物。在近代,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回族义士前赴后继,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作出过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大批回族优秀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涌现出早期优秀党员马俊、郭隆真、刘清扬等。抗日战争时期,回民支队、西北回民骑兵师驰骋沙场,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马本斋等回族英雄的名字家喻户晓。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回族儿女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条战线上团结奋斗、拼搏奉献,优秀人物不胜枚举。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回民问题。1926年就明确提出:对回民要有适当的政策,不损害回族在政治上、经济上的生存权利。 1936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回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提出“三大禁条”和“四大注意”,即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吃大荤、禁止毁坏回文经典;讲究清洁、尊重回民风俗习惯、不准乱用回民器具、注意回汉两族团结。1940年4月中共西北工委拟定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分析了回族的基本特征和历史遭遇,强调回族问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回族在政治上应与汉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尊重回民信奉宗教的自由和风俗习惯,帮助回族改善人民生活,训练回族干部等。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不平等的民族关系,开辟了我国各民族历史的新纪元。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目前我国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外,还建有2个回族自治州、11个回族自治县,回族在我国多民族大家中享有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充分权利,与其他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一局面的形成,为祖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坚强保障。 甘肃是民族工作大省,民族工作经验丰富,民族问题研究力量雄厚。省委书记苏荣同志亲自出题,省政协牵头组织撰写《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一书,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深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认识,增进回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从这本书中受到教益。
2006年5月31日--------------------------------------------------------------------------------
[1] 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对关于编写《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专著请示的批示(序二)苏 荣[1]
编写这样一部书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水乳交融、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各民族无论起源早晚,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交相辉映,互相吸收,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形成了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奠定了政治基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共同谱写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使中华文明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蒸蒸日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景可期。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能够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改革发展进程上来,凝聚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力量之源。
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自形成之日起,就以其勤劳智慧及富有牺牲的精神,在治理国家、抗击外侮、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在西北地区,回族以其长于经商的传统和闻名于世的手工业技术,在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辑录各民族与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的共生关系,研究和宣传各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加深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编写这部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2005年12月8日
--------------------------------------------------------------------------------
[1]苏荣同志在任甘肃省委书记期间很重视民族工作,对本书的编写作了长篇批示。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