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日报 |
细细品读陆浩同志所作的报告,亮点频闪,令人振奋。有关权威人士解读报告认为,报告对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进行阐述时,最突出的有七大亮点。 一是报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报告充分吸收新农村建设研讨班的成果,强调要把“三农”问题始终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 二是提出了“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新观点。扩大分子,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牧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扩大农村经济总量;缩小分母,就是要依靠培训、劳务输出以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提高农民、减少农民,以实现富裕农民。目前,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惊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迅猛增长,这对甘肃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大规模的转移就业和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狠抓职业教育,实现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的输转,将会对甘肃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可以有效地缩小分母,而且一大批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增长了见识、积累了资本,必将推动省内的全民创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甘肃粮食基本实现省内自求平衡,这是个历史性的转机。这几年,甘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胡锦涛总书记对甘肃的这种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明确指出,甘肃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适宜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产业能使农民增收就搞什么。这对甘肃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报告全面贯穿和体现了这个思想。 四是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的目标要求和产业布局。工业强省战略提出后,经过“十五”时期的实践,甘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报告在全面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努力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和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生物制药基地。在此基础上,报告强调在继续延伸石化、有色、冶金产业链的同时,努力加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药、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现代物流等八大产业的发展,使之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成为新的优势产业。这些目标和优势产业的确定,对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是提出了“反弹琵琶”、开发人力资源的新思路。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依靠人的素质的提高,社会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报告提出,要学会“反弹琵琶”,善于以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要用更大的力量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就学、就医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努力做到青壮年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这是甘肃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加快发展的新思路,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 六是提出了推进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途径。报告对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了专门的论述,强调要紧紧围绕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坚持选准方向、握紧拳头、重点突破、支撑发展的自主创新思路,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突破。甘肃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不可能全面推进自主创新,但也要看到,在一些领域也具有甘肃的独特优势,确定若干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是完全可能的。报告特别提出,要抓好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建设,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和合作,促进学科优势与产业优势相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的就是要为推进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提供可靠的体制机制保障。 七是提出了打造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新要求。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报告在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进行全面部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把兰州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是甘肃在改革开放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把这步棋下好下活,就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只要抓住机遇,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企业到甘肃落户,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就完全有条件把兰州建设成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 编辑/荷香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