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针对日本政府、企业的一系列战后索赔案事实上已告终结。中国二战受害者今后将很难通过司法渠道向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寻求道歉和赔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严正指出,中方强烈反对日本最高法院任意解释《中日
法庭
同一天驳回5起诉讼
日本最高法院当天对中国原告提请的5起诉讼作出最终判决,原告方全部败诉。
在西松案宣判中,当审判长宣布驳回二审原告胜诉的判决时,旁听席上一片哗然。81岁高龄的原告邵义诚情难自禁,紧握右手,高高举起以示抗议。最高法院的职员无奈之下,只得手持资料进行解释,“希望能平息众怒”。
日本媒体表示,这样的终审判决意味着,中国受害者通过司法渠道向日本政府和企业寻求道歉和赔偿的大门关上了。
原告
“此恨今生能否消”
随后的
在“慰安妇”诉讼案中,原告未能出席判决。担任中方原告律师的坂口祯彦说,日本最高法院一周前才通知27日进行判决,由于申请签证需要时间,原告和中国律师无法到庭,他对法院的这一做法表示愤慨。
中方 强烈反对任意解释“联合声明”
在此前的索赔案中,日本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一般以“诉讼时效”已过等理由,驳回诉讼请求。但日本最高法院首次以《中日联合声明》中有关战争赔偿的条文为基本依据,驳回诉讼。
1992年,中国外交部表示,二战中的“民间受害者可以直接要求日本赔偿损失”。
27日被驳回的案件
西松公司强征中国劳工案
西松公司强制中国劳工在广岛
中国山西“慰安妇”侯巧莲(已故)和郭喜翠诉讼案
27日下午,日本高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原告二战时被侵华日军绑架和强暴的事实,但驳回了其赔偿请求
中国劳工刘连仁(已故)案
一审胜诉、二审败诉后诉诸最高法院,但当日败诉
福冈中国劳工案
同样是一审胜诉后,二审败诉
4名中国原“慰安妇”案
一审、二审均被驳回请求,终审遭到驳回
进行案件仍在努力
今天上午,为二战时中国劳工对日诉讼提供
康建表示,日本最高法院不可能通过这种手段“把门关死”,我们目前还有10几件正在起诉过程中的案件,有的在一审,有的在二审,不可能停止不作裁决。面对这些正在进行中的案件,还可以据理力争,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