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森警支队护林贡献突出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大兴安岭森警支队护林贡献突出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7-04-30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来源:解放军报

奋战救火一线的森林武警[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点击浏览更多军事图片

奋战救火一线的森林武警[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天高云阔,林海苍茫。     

    大兴安岭――这个面积相当于137个新加坡的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犹如一座绿色长城,静静守护着松辽平原,孕育着黑龙江、嫩江等大江大河。

    据专家测算,大兴安岭仅在纳碳、制氧和贮水等方面的生态效益,每年就达780亿元。这个生态屏障如果遭受破坏,不仅会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和环境,还会动摇“中国大粮仓”――松嫩平原的粮食生产安全。

    记忆,总是不乏残酷的碎片。1987年5月6日,那场令世人震惊、举国痛惜的特大森林火灾,让大兴安岭林区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付之一炬,当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0年来,为了让这座昔日的绿色长城重焕生机,武警黑龙江省森林总队大兴安岭地区支队的一茬茬官兵,餐风饮露、筚路蓝缕,在与一场场熊熊烈火的生死搏斗中,在一个个生态保护的特殊战场上,他们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作为兴安林海保护神的合格答卷。

奋战救火一线的森林武警[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人民的生命安危重如山,让“5?6”大火悲剧不再重演,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1987年,“5?6”大火前夕,由于种种原因,支队曾经面临调离。然而,当灭顶灾难来临之时,支队官兵义无反顾冲向灭火最前沿,用汗水、鲜血在肆虐的火魔面前铸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为取得灭火作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斗过后,荣誉接踵而至。庆功会上,教导员张国华的一句话让官兵们觉得格外揪心: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排在世界第130位,人均拥有的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这点家底再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了。

    人民的生命安危重如山,祖国的生态安全高于天。此后20年间,支队先后参加灭火作战600余次,先进个人、英雄集体层出不穷。曾经在灭火作战中摔断小腿,大臂和锁骨至今仍遗留残疾的支队长韩朝斌说,这支在“5?6”大火中锤炼摔打过的部队,从来都是打大火、打强火、打火头的主力,绝不会有孬种。

    2006年5月21日,由于雷击,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火势在七八级大风的推波助澜下迅速蔓延。25日,大兴安岭砍都河畔,高约20米的火焰呈环形直袭距离不足200米的滨南林场,许多人好心地劝说支队官兵:“快撤吧,火太大,危险!”

    与“火龙王”打了多年“交道”的官兵们清楚,部队若撤下去,官兵安全虽有了保障,可林场1000多立方米圆木将付之一炬,40多吨储油罐和尚未撤离的26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失去保证。面对群众焦急的眼神,官兵们坚定地表示:誓死保住滨南林场。由70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率先迎着火头冲了上去,官兵的呼喊声和灭火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扑火服被汗水浸湿又被大火烤干,烤干了又被浸湿;灭火机烤烫了,塑料防护罩变形了,手和脸灼伤了,一批官兵撤下来,又一批官兵冲了上去。

    突然,一条火舌直奔油罐扑来,官兵们不顾烟熏火燎和手臂被热浪燎起的片片水泡,一字排开,奋力扑救。官兵们的双眼被浓烟熏得血红,泪流不止,强大的热辐射更是烤得官兵直不起腰,他们就跪着用水枪和灭火机猛扫火线底部。水泵手王友被浓烟呛晕,栽倒在地,上等兵贾生博冲上去拿起水枪接着战斗。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油罐保住了,储木场保住了,滨南林场保住了!

    就这样,在支队官兵、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条条火龙被扼住了咽喉,满目疮痍的大兴安岭一天天地绿了起来,火烧迹地上重新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山青了,水绿了,野生动物回来了。”据林区专家介绍,目前,火烧区恢复面积已超过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6”大火后的61.5%提高到现在的87%以上,火烧区野生植物目前有900多种,野生动物迁回的有25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10多种。同时,由于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森林植被、林木结构、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基本得到恢复。当然,许多专家总是忘不了说同样一句话:大兴安岭火烧区恢复如此快,武警森林部队官兵功不可没。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