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民奋斗史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7-06-2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回族人民在历史上善于学习、勇于开拓、爱国爱教,在许多领域内出现过不少杰出代表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族有“学习,始自摇篮,止于坟墓”的精神。唐代大食国人李彦升就是一个以外来蕃客“屡称宾贡”归于中华“文明之化”的典型。宋元明清时期,回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涌现出学者赡思、诗画家高克恭、现实主义诗人萨都剌、散曲家马九皋、诗人乃贤和丁鹤年、政治家赛典赤、清官海瑞、反封建礼教思想家李贽、学者马自成、军事政治家马文升、诗人马世俊、文学家丁澎、学者蒋湘南、画家改琦等许多汉文造诣颇深的学者和政治人物,他们在文学、史学、音乐、美术、易学、宫殿城郭建筑等“华学”领域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回族是古代东西亚文明的中介民族之一。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将西方的科技文明引入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及工艺、造船和航海等技术与中国铜钱、纸币等传播到西亚、中亚、东南亚及北非等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明代回族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历经28年,抵30余国,开辟了中国通向亚非各国的新航路。
回族为推动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唐代以回回先民为主的西域人曾使长安兴起“胡化”之风;宋代西域回回马依泽,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明代麦加人马德鲁丁、马沙亦黑、马哈麻父子等,将阿拉伯的天文、历法等传入中国。元明两代置有专门主管回回天文、药物、匠作的机构,收藏和翻译了不少回回科技类书籍,反映出中央政府对回回文化的需要。宋元明三代的《应天历》、《万年历》、《回回历》等,将回族及其先民引进的天文历算知识融进了中国通行的历法中,与中国原有的天文历算知识互参互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初西洋历法被最高统治者采用为止。在数学方面,元代前夕蒙哥汗曾命旭烈兀在平定木剌夷后送波斯学者纳速拉丁?杜西来华在他的宫廷里修订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在医学方面,从唐代中阿交通开始,以香药为特征的古代回回医学便不断传入中国。唐代“土生波斯”李?所著《海药本草》将海药学介绍给中国;宋代中国药方已经有了以回回香药命名的医方;元代中国医学吸收了回回医学,从而获得了很大发展。1263年忽必烈命爱薛掌管西域星历、医药二司,回回医药便在宫廷中受到重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杂技等“异域”的科学技术成果都有吸收,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元代已有“回回乐队”供职于元朝宫廷,“伉里”、“马黑某当当”、“清泉当当”是经常演奏的回回乐曲。回回乐器火不思、箜篌等,有的后来成为中国民族乐器。
回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的观念根深蒂固。回族人民每当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总是挺身而出,积极投入保家卫国、保卫边疆的反侵略斗争中。1841年,由4200名陕甘绿营兵组成的固原营、宁夏营、西宁营奉命开赴浙江沿海抗英,参加了慈溪、乍浦、松江等战役;1855年8月,甘肃籍回族矿工徐天尧、安玉贤等率领回汉族矿工五六百人,火烧沙俄设在新疆塔城的贸易圈,迫使侵略者逃出塔城,揭开了新疆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斗争的第一幕;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总兵马福禄率领的西北回族、东乡族组成的部队,在天津廊坊地区重遏敌军;在辛亥革命中,马骥云、沙金海以及汉口清真自治公益会、上海清真商团等回族人士或团体和广大回族官兵与群众,也在各地踊跃参加护国、护法运动,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回回民族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在抗战前沿,“北平回民抗敌守土后援会”在“七七事变”的战火中成立,拉开了回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序幕。日寇的铁蹄践踏到哪里,哪里就有回族抗日社团、抗日武装建立。1938年,中国回教抗日救国协会在汉口成立,并在全国各地回族中相继成立了地方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救亡活动。以哈德成、达浦生、王静斋、马松亭“抗战四大阿林”为代表的各地回族宗教界人士,或拒绝日寇威逼利诱,或赴中东、南洋穆斯林国家进行抗日外交宣传,或率领穆斯林进行抗战祈祷,或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支持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在国共两党的抗日武装里涌现出了许多回族抗日民族英雄,他们中,有马本斋母子、马君图母子,有率500回族健儿与日军白刃相搏而献身的回族营长安德磬等,还有无数为国捐躯的无名回族烈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历次的革命斗争锻炼了回族人民,他们一方面在清末“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发起近现代回族新文化运动,一方面积极寻求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回族各阶层人民积极参加,山东济南回民组织“回民外交后援会”。在天津,马骏被推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兼执行部主任,与周恩来等实际领导了天津地区的学生爱国运动并成为京津地区学生运动的中坚。郭隆真、刘清扬与邓颖超组织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会长刘清扬),上街演讲宣传,发动妇女群众参加请愿、示威等各种爱国斗争。她们还与周恩来、马骏组织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觉悟社”。五四运动后,郭隆真、刘清扬、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马骏于1921年入党,1927年奉调从莫斯科回国,继李大钊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1928年2月英勇就义。郭隆真于1925年奉调从莫斯科回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山东等地担任党的地方领导职务,1931年4月被军阀韩复榘杀害。刘清扬在1923年奉李大钊之命回国,曾与李大钊等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长期利用合法身份从事妇女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马骏、郭隆真等人的革命活动代表了五四运动以来回族先进分子追求民族解放的正确方向。也正是千千万万回族先进分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中国各民族中的先进分子一起,带领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