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簪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7-07-1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如意簪产于江浙一带,为汉族妇女常用头饰之一。做工精湛,体现了江南银匠的高超手艺,而簪身的纹饰,常常代表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具有极其浓郁的传统民族特色。
如意簪头最为常见的和合二仙,即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和美团圆之神。传说为唐代诗僧寒山与拾得,二人相交甚厚,和睦同心。清雍正十一年(1733)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于是有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之称。汉语盒与和、荷与合谐音,故民间所绘和合二仙为一持荷一捧盒相向为舞的两位和尚。旧时和合二仙图常有挂于中堂者,取和美吉利之意。又常于婚礼中悬挂,象征夫妻相爱美满。所以也有人称他们
为中国的爱神。
清代镂雕“何花如意“纹玉发簪青玉质地紧密滋润古代包浆一目了然,簪首雕刻盒子、何花、何叶、如意首、寓意吉祥(合和如意)整器工艺精湛集拉丝、阴刻等工艺于一体,抛光
精细时代物征明显。古老的头饰用品,发簪优雅又时尚。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如面柳如眉。一个小小的发簪或者排梳,就可以收敛起长发的妩媚,倾诉出古典的端庄和秀雅。时值深秋,各式的中袖衫纷纷出场,再配合或随意或精心梳理的发髻,便宛如古代美女横空出世。古典发簪的现代演绎《花样年华》里不断更换各式旗袍的张曼玉,随意挽起的乌黑云鬓,光华流转,香艳至极,这种香艳里没有奢靡腐烂的气息,也没有骄矜做作的姿态,流淌着的是骨子里的繁华。
《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云鬓高挽,风采而又高雅。她的头饰一方面透露着宫闱中的奢靡、绮丽和豪华,另一方面又演绎着了一个女人所有的风韵和气度,包括她的智慧,她的敏锐,她的爱。尤其是那高挽的云鬓,愈加迷离地凸现和升华着这种气度和风韵,让人叹为观止。
当你走在大街上或者坐在office里,常常都会看到有女生用漂亮的发簪挽起各种各样的发髻,为流行的复古风平添了一大元素。而挽起发髻的点睛之笔就是那光彩夺目的发簪。
宋代就有黄庭坚赞誉道“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古往今来发簪都演绎着女性饰品中的婉约风情。古时的发簪常常是用金、银等贵金属打制而成,如“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等等,普通百姓是望尘莫及的。
而现在市面上的发簪就随意得多了,取材上有木的、塑料的、牛骨的,合金的等等;款式也从原来的“一枝独秀”到推陈出皇冠状等各种样式。
最受欢迎的要数合金镶水钻或水晶的系列。钗针质地坚硬而可塑性良好,簪首沿袭古老文化的璀璨设计。花团锦簇诠释的是端庄,单个的花体演绎的是典雅,缀着吊饰的则透着一股调皮气。
现代头簪展示了古典与时尚的时空交融,在浪漫华美间演绎着公主般的纯情和恬静。相信每一个女孩面对着合金镀银镶嵌奥地利施华洛世奇(Swarovski)水晶钻的发簪都会爱不释手。
如果说,天上的云彩也有故乡,那一定在女子的发髻深处。长发飘逸是流淌的云,云鬓高挽是舒卷的云。流淌着的,是浪漫,是窈窕;高挽着的,是典雅,是端庄。你还犹豫什
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