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聚居区道德体系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政策法规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聚居区道德体系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7-07-1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回族是个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一直伴随着她的产生和发展,所以回族人的生活与伊斯兰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族即教,教即族”的说法。虽然回族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信奉“后世”①,同时又倡导和崇尚“奋斗今世”,并把“奋斗今世”纳入信仰的领域,但在聚居区的一些民众还是显现出了信仰消失或不坚定的迹象,一些社会问题就可佐证这点,如吸烟、饮酒、赌博和贩毒的人数呈一定比例上升。这些行为可是《古兰经》中明文规定的“禁忌”啊!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穆斯林学者仅仅把这些当成宗教常识,只进行一般性的诠释,没有真正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二是因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兼受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迷失于物欲享受之中,放弃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出现了信仰危机。三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自然界已无神秘可言,自然界只是运动着的分子、原子,只是满足于人类个体或全体欲求的纯粹的工具。人对自然界发出命令而缺乏对自然界的聆听。于是人对自然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聪明的野兽性”,而大自然也毫不客气地以生态危机来警示信奉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人。人们第一次发现不光曾经有过的精神家园不见了,就连人们赖以生活的生存空间也不再安全了。


1、重建道德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信仰体系


       这一切的问题说明我们现在奉行的道德体系是残缺的,已无法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加强道德教育,重建道德体系迫在眉睫。从宗教的角度看,道德和信仰是一体的存在。离开道德,信仰无以落实;离开信仰,道德无所寄托。信仰体系是道德体系的核心,信仰也居于道德的三个级态的最高级。道德的三个级态为:信仰价值追求、伦理道德原则、日常行为规范②。《古兰经》不少地方将宗教分为“正信”和“善功”两大部分,称“信道而且行善者,是乐园的居民”(2:82);而“谁背叛正教,致死不信道,谁的善功在今世和后世完全无效”(2:217)。足见信仰是第一位的,道德只是信仰的产物。按照真主的教导,伊斯兰教提倡的道德原则有顺从、坚韧、行善、施舍、守中、安分、宽恕,等等。至于具体的道德规范,伊斯兰教也是具体而繁杂的。爱勒吉斯尔著,马坚译的《回教真相》所列举的美德即有32条,而禁忌则有153条。可见,重建回族聚居区的道德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信仰体系。

      这里所谓的“信仰”并非只指宗教信仰,而是指包括宗教信仰形态在内的所有对于终极价值的确信。其基本形态有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人生信仰。只不过在回族聚居区这样一个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特殊的伦理区间③内,宗教信仰的地位显得突出一些罢了。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们的道德标准过低。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中信仰危机以对于仰信问题的冷漠的形式空前、严峻地存在。我们的教育由于德育目标实际上的节节后退而没有对目前的以信仰危机为内核的精神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其重要表现就在于重视“规范”而忽视“关怀”。一些学校的所谓“忌语”等等所要求的有时甚至连道德规范都不是,它只是一些文明习惯、日常生活行为规则的大杂烩。更不要遑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④。所谓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其基本内容有二:一是道德规范的遵守使人从物质利害的冲突中超越出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二是使人从一般的道德规范的遵守中超越出来做一个富有精神内涵的人。


2、确立自己的终极信仰


       道德规范的真正学习必须从对道德规范内含价值的领悟开始。因此必须从道德原理、原则的角度说明规范,而道德原理、原则本身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终极价值取向合理性说明的基础之上。即道德修养的提高不能只限于道德规范的简单遵守,而要确立自己的终极信仰。如伊斯兰教信奉“两世幸福说”,共产党人信奉“共产主义”,个体人生追求“幸福”等。“未来社会必定是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将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有了思考的时间,人人都不会放弃思考的权利。因此对于终极价值和精神家园的寻找将不再是少数贵族的特权,而是像普选权出现一样,人人都将拥有思考终极价值的普通权利。”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也可看出,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神是现实人的精华,也是人渴望获得全面发展的反映),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体悟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这些教育目标将首先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课题。精神性或价值性是道德生活与教育的本质,而精神性的核心是精神家园或终极价值的不可或缺性。

        德国学者孙志文曾说过:“伦理的根在宗教信仰。”⑥ 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尔海默也说:“凡与道德有关的事物,分析到最后就要归依在神学,而不可能归结于世俗的原因。”⑦这些说法,就某个民族的伦理传统来说,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也仅仅是伦理传统的“流”,而不是“源”,伦理的真正“源”,还是特定民族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产方式和相应的交往方式,因为宗教本身也只是特定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产物。所以我们不能苟同把终极目标等同于神学目标与宗教信仰的观点,但“终极目标是道德生活的根”,这样的结论却是成立的。人有了“终极目标”就会有更大的需求,他计算生活质量的标准就远高于物质利害。“有宗教信仰的人,自己受艰难困苦,相信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所加的特殊折磨训练。因此不怨天,不尤人,不自诅丧,不陷于消极怀疑。假如自己事业成功,幸福,则相信是天意的潜助天恩的赐予,常常卑谦为怀,不敢自矜己功。因而养成困苦不怨、成功不居之美德。”⑧道德使人超越于利害是因为有比这一物质计较更为高远的目标。由是可知,真正确立了自己的终极价值的人,其日常生活实质上只不过是这一价值目标的自然延伸和落实。“发乎自然”是发乎终极价值矣!


3、践行信仰


        信仰只有践行了才能闪现它的优美光辉。由于在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明确指出:在“他们的财产中有一个定份,是用于施济乞丐和贫民的”(70:24-25),并规定“……你们应当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并以善债借给真主。……”(73:20)并把秘密施济,施舍金钱及自己佳美的物品作为完善道德,获得全善的一个途径,所以在穆斯林当中,这种捐赠,互助完全是一种自发的、不要索取任何回报的自愿行为。一家受灾,全村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听说有急需帮助的穆斯林(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也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村上的群众便自发地行动起来,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把钱、物和温暖送到受难的穆斯林手里。笔者在纳家营调研时就听说了这样一种壮举:镇上人民在清真寺为异国他乡的印度洋海啸的灾民捐赠钱物,虽未亲见但那种场面是可想象的。在庄严的梵音中,大人、小孩排着队依次走过募捐箱,多少随意,只要诚意在。据说他们的行动在全国来说都是尚早的,且这是在农村进行的,全国的大多数捐助活动是在城市进行的。这种活动不仅解决了受益者的燃眉之急,也升华了施济者的道德境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实在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义举。


4、关于道德教育的几点启迪。


1>、如何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掘、利用伊斯兰教的道德教育资源?

2>、依据道德的三个级态(信仰价值追求、伦理道德原则、日常行为规范)和信仰的三个形态(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人生信仰)来构建道德体系和信仰体系。

3>、不要忽视宗教礼仪的作用。从外表看,宗教似乎就是教徒们遵守礼仪,举行祭祀和供奉祭品等等活动。其实,礼仪是神人关系的象征,其功能主要有四⑨:第一,通过礼仪,加强神人关系。巩固和强化信仰;第二,宗教礼仪能满足信徒的心理需求,使之获得信心、希望和安全感;第三,宗教礼仪能够维持集团的社会确认性,加强个人与其所属的社会联系;第四,宗教礼仪能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宗教,维持宗教信仰的永续性。这点是针对回族聚居区的特殊性提出的。因回族有“族即教,教即族”的说话,经堂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这点是不会违背国家教育政策的。

4>、信仰的统一与计划经济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仰、观念的多级化现象在所难免。允许信仰、观念的多极化,中央政府应该善于运用统一的法律来协调这种信仰、观念和利益的多极化趋势,使之形成合力,成为既发展局部,又促进整体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

5>、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德育工作者可以倡导某种政治信念,但他必须在承认教育对象有选择信仰和不信某种特定信仰体系的自由或权利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6>、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同时,增加德育对象自省、体悟的情境。道德教育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体悟而非单纯的道德宣讲。如让学生多参加前面所说的捐赠活动,在耳濡目染下,学生的仁爱之心就会悄然而生。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