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回族聚居区的道德和法制建设呢?笔者认为应从基础做起,即对聚居区的民众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尤其要从学校教育做起。因为学校教育是社会成员素质高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不论各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怎样不同,教育和传承都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上发挥着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培养目标。但同时也有适应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共同本质特征,有自身规律性的原则和目标。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教育要实现的最基本的目标是:使自然的个体的人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化,以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伊斯兰教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在《古兰经》中反复出现“理智”、“思维”、“知识”等词,指出:“谁禀赋智慧,谁确已获得许多福利。”还指出:“你说:‘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39:9)“……真主将你们中的信道者升级,并将你们中有学问的人们提升若干级。”(58:11)先知穆罕默德说:“求学是每个穆斯林的天命。”“学习从摇篮到坟墓。”伊斯兰教的这种终身教育思想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也为回族聚居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