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贴”的社会文化功能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爱心行动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乜贴”的社会文化功能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7-08-0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一) 调节经济,缩小贫富差距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合理与否,不仅影响生产、消费和交换,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回族穆斯林对财产的分配,既维护私人占有财产的权利,肯定社会中贫富差异的合理性,同时又具有财产相对平均的观念。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经济收入上的差别,引起贫富差距的产生。并提出应视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勤奋工作的程度等因素来实现财产分配。《古兰经》指出:“你们只受自己行为的报酬。”(7 :14)“各人只得享受自己的劳绩。”(53 :39) 这实际上肯定了贫富差异的合理性。但与此同时,又提出了保障人人享有真主所赐财产权利的主张。认为人世间的一切财富均是真主所创造“, 天地和库藏,只是真主的”(63 :7) 。而真主所创造的财富是为人类生存、生活服务的,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每个人都享有真主所赐予的拥有财产的权利。然而,维护私人占有财产的权利,肯定贫富差异的合理性,与保障人人享有真主所赐财产的主张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着差异和矛盾。那么,怎样才能调整收入,实现财产、资源的合理分配呢? 为此,伊斯兰教提出了一系列对社会产品实行再分配的有力措施,来防止贫富严重分化,保障贫者、弱者享有基本生活资料,从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正常运行。这些措施即为广施济贫,扶助他人,缴纳天课,施散“乜贴”。

(二) 保障社会福利

      回族穆斯林济贫的经济思想和散“乜贴”的经济行为中体现出非常浓厚的福利精神。他们主张在经济生活中,通过大量地、经常性地施散“乜贴”的方式,对贫穷者、鳏寡孤独者、残疾者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给予帮助救济,使他们摆脱困境。范围涉及到教育、文化、医院、卫生、宗教事业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具体包括兴建清真寺、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事业。

      巴基斯坦著名伊斯兰教学者毛杜迪非常重视集体福利,他深刻地阐述了集体福利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为集体福利能够创造个人福利。“个人福利完全溶于群体的福利,你用自己财富帮助自己兄弟,这种财富流通的结果,使你可亲蒙其利。假如你自私,只为自己才肯花钱,则财产只能愈来愈少。举一个例,假如你养一个孤儿,给他受教育,成为社会上一个可以自食其力之人,这就表示,你对整个社会的财富已有贡献? .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你自然也分享到社会之益,尽管你自己觉察不到那个你所扶养的孤儿对社会所作的贡献。”⑤这就表明帮助他人的行为,从表面上看,个人财富减少了,而实际上却使公共财富得到了增加。《古兰经》指出:“他们问你们应该怎样费用,你说:‘你们所费用的财产,当费用于父母至亲、孤儿、贫民、旅客。”(2 :215)

      扶助穷困、广泛施舍是我国回族穆斯林世代遵行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伊斯兰教倡导的福利措施。在回族历史上,赞助教育事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者代不乏人。据记载,广州市回民在清康熙年间就成立了“以思尼老人会”;同治年间又成立“回族老人长寿会”,进行扶助穷困的慈善事业。20 世纪20 年代,西安回民先后成立“回民促进会”、“回教救穷会”,专门帮助回坊中的贫困者。民国时期的大慈善家陈经畲(1880 ?1969) 的父亲晚年富裕后,为感谢真主的恩赐,在其60 寿辰庆典中,将接受的礼金和准备的筵席全部施舍给穆斯林贫民和孤儿。陈自幼受其父的影响,在经营获利后除施舍外,还在武汉和南京分别创建了两所孤儿院。目前,许多回族穆斯林在济贫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广泛施散“乜贴”,扶弱济困,积极创立并参与希望工程、扶贫工程,以及各种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努力维持回族穆斯林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三) 规范道德

      伊斯兰教道德思想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传穆罕默德曾说:“道德之于宗教,犹如精神之于身体。我的使命是为了实现人类崇高的道德。”中国著名伊斯兰教学者达浦生曾说:“宗教者所以维持道德也,维持道德乃宗教之本质也。”道德被看作是伊斯兰教的精神、本质,抑或说,伊斯兰教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价值体系。

      救济贫困是回族穆斯林道德思想的基本主张之一。伊斯兰教将“两世说”、“善恶观”与济贫思想相结合,并将其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道德准则,凡平时能够慷慨施舍财产的人,被视为善者,他们将来会得到真主加倍的报酬,后世能够进入天国的乐园;相反,吝啬者、挥霍者、聚敛财富者、放高利贷者等非正义行为的人,被视为恶者,将被判入地狱,永远遭受惩罚和磨难。《古兰经》云:“你们当施舍,那是有益于你们的”。(64 :16) 又说:“谁干一个小蚂蚁重的善功,谁将会看见善报。”(99 :18) 圣人穆罕默德曾说:“你们最好把生活必须以外的东西奉献出来,帮助那些环境比你们欠佳的人,若保留他们,是对你们不利的”。人们为争取今后两世的幸福,积极努力地做着善事,赈济贫民,施散“乜贴”,怜恤老人和孤儿。我们知道,宗教的一个社会功能就是制裁各种社会成员的不轨行为,伊斯兰教的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道德戒律,已成为穆斯林内心深处的道德指令,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地多做善事,不做恶事。

      事实上,大部分宗教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道德规范与约束的作用。散“乜贴”是伊斯兰教为救助穷困而疏散财物的一种办法,其目的在于让人们尽道德的义务救助穷人,使人们获得共同的温饱和财富。因此,它不仅是一种宗教奉献,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人一种乐善好施的崇高品德,增进互相怜恤,消除贫富之间的妒恨。“他们的行为既会考虑到自己,也会考虑到社会及其次群体。这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⑥在这里,施舍既是对现有财产的再分配行为,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财产的再分配已与道德行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这不仅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穆斯林的道德素质,而且对实现回族聚居区的安定团结,促进回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 凝聚族群

      施舍是穆斯林的基本义务。回族穆斯林不仅鼓励散“乜贴”,同时还对散“乜贴”的动机、方式方法、施舍物的质量等提出了许多要求。首先,无论是法定的天课(“则卡提”) ,还是自愿的施舍(“索得格”) ,都要求施者施舍自己的心爱之物。《古兰经》云:“你们当分舍自己所获得的美品,和我为你们从地下出产的物品;不要择取那些除非闭着眼睛,连你们自己也不愿意收受的劣质物品,用心施舍。”(2 :267) 这就对施舍的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施自己的心爱之物,而不是自己不愿意要的劣质物品,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其次,施舍者不能责备、损害、侮辱受施人。如果将财物施给人之后,又以各种形式责备、损害,甚至侮辱受施舍的人,或刻意营造一种恩赐的气氛,以增加受施者的心理负担,这些做法在伊斯兰教看来都是恶行,这种施舍是完全无效的。因此,散“乜贴”不仅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物质上、经济上的差距,而且消除了他们彼此之间心理上的不满,从而在回族穆斯林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另外,回族穆斯林散“乜贴”通常与各种宗教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如回族三大节日、婚丧礼仪等。从社会层面上看,这些群体性的宗教礼仪活动成为系接穆斯林群体的纽带,它强化、巩固了回族穆斯林的内部团结和认同,起到了社会整合的作用。按马林诺斯基的看法,葬礼提供了以集体手段表达个人感情的场所,同时也有维系社会内聚力,防止社会崩溃的作用。著名伊斯兰教学者刘智曾说“聚礼者,敛众归一,以示敛性归真之义也”;“聚之义大矣哉”。这些经常性的集体活动,培养了回族穆斯林高度的群体意识,巩固了回族穆斯林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五) 调适心理

      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不仅应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还必须适应与满足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各种需要。一个以宗教信仰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民族,它的社会生活、经济行为不能仅从物质生产的角度去理解,还须从它的精神生活角度去考察。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经济行为,其背后都存在着与之相联系的物质基础上的精神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回族穆斯林因救助贫困而广泛施散“乜贴”的经济行为,不只是一种普通意义上的施舍、捐献或赞助,更是穆斯林内涵丰富的精神投资。在回族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当他们物质、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当自己或家人疾病缠身,灾难叠起;当原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下降;当发生吸烟饮酒或其他一些教规所不允许的行为,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负罪感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散“乜贴”,以此来换取心理上的慰藉。此时此刻“宗教或至少是超自然力量,看起来对个人、社会都大有用途。就个人而论,宗教活动能不断稳定人的思想情绪,减轻疑惧,这是人们的具体经历办不到的。”⑦就社会需求而言,散“乜贴”及与之有关的宗教活动能给处于孤独环境中的人们提供社会交往的需求,能不断稳定处于恶劣环境下的人们的思想情绪,使之失衡的心理状态,恢复平衡。正如马林诺斯基所说:“宗教提供了社会和心理的支持。”⑧回族穆斯林施散“乜贴”的经济行为,虽使财富有所减少,但他们却是心甘情愿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将一部分钱财、物品施散出去,会使他们拥有的财产更安全。并且认为,只有将更多的钱财舍散给他人,才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物质上的减少换回的是心理上巨大的满足和安慰。从这个方面讲,回族穆斯林散“乜贴”的行为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今世与后世生活,使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因救助他人而获得内心的满足,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慰藉,同时又使其深信在后世能入天堂,享受美好生活。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