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晋察冀根据地首府,是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现存革命旧址、遗址共100多处,如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边区政府旧址一史家寨窑洞群、花山毛主席居住旧址、第一部毛选诞生地一马兰村、千人墓等,其中军区司令部旧址和边区政府旧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完整地保留着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
这里群星闪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聂荣臻、彭真、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邓拓、沙飞、田间、邵子南、周巍峙、田华等在这里从事新闻 、摄影、文学创作、音乐和戏剧演出等活动。 同时,阜平也涌现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对歌可泣的英雄。中国早期共产党员赵云霄,战功卓著的“阜平营”,“爆炸英雄”李勇、民族英雄刘耀梅等。
据统计,抗战时期阜平不足9万人,就有2万余人参军参战,5000余人光荣牺牲。新华社社论中称赞阜平是“每个村庄都是堡垒,每个人民都是战士,绝非轻易撼动的地方”,向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发出“坚持抗日需要向阜平看齐”的号召。毛主席亲笔授予以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模范根据地”的光荣称号。
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教育后人,1972年阜平建成城南庄革命纪念馆,1995年被定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陆续进行维修和扩建。尤其是2004年以来,省市投入资金进行改扩建,建成了晋察冀根据地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功能区占地达5.6万平方米,山场面积9.2万平方米,由南往北依次为广场、展览馆、室外雕塑区、旧址区和后山区。纪念馆势必成为主题鲜明、独具特色、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