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穆斯林社会在快速发展﹐现有的清真寺从数量和规模都无法满足人口众多的穆斯林需要﹐但是整个欧洲正在与伊斯兰文化敌对时期﹐在法国建造清真寺遇到种种阻力﹐各地穆斯林都在为信仰自由的权利抗争。 蒙特鲁尔(Montreuil)是位于首都巴黎东郊的小镇﹐那里的穆斯林许多年来都受到歧视﹐建造清真寺的规划受到极右势力各种刁难。 当地伊斯兰协会会长默哈姆德‧阿波尔巴基说﹕“在这个地方﹐伊斯兰是第二大宗教﹐穆斯林人口众多﹐我们就应当享有与人数相当的祈祷场所。” 他说﹕“法国对建造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犹太会堂﹐从来没有迟疑﹐一提到建造清真寺﹐马上问题一大堆。” 蒙特鲁尔穆斯林要求在市中心建造一座综合功能的大清真寺﹐经历了四年的社会辩论和法律程序﹐一拖再拖﹐这次又因为极右势力的反对而败诉。 在六个月之前﹐市政府已批示同意建造这座清真寺﹐并且举行了奠基典礼﹐当时市长大人在现场发表演说。 他说﹕“我们市总算能建造一座功能全面的大清真寺了。”
他说﹕“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法国南方地中海海港城市马赛。” 马赛市有二十五万穆斯林﹐当地的穆斯林协会要求建造一座中心清真寺﹐他们的施工规划因法律纠纷今年四月再次遭到搁浅。 类似的情况﹐在巴黎郊外的克莱泰尔镇(Creteil)也发生了。 看来﹐法国的极右势力在秘密串连﹐对所有穆斯林人口发展快﹑古旧清真寺面积和条件狭窄不敷使用的穆斯林要求﹐都遭到同样方式的抵制﹐或者在法庭上以同样的程序败诉。 蒙特鲁尔的极右政党领袖帕特里撒‧威什尔毫不掩饰地对记者说﹕“我们必须保护法兰西文明﹐我们尽一切努力阻止法国走向伊斯兰化。”
阿波尔巴基回应极右派错误言论说﹕“这样的说法﹐非常荒谬。 穆斯林在法国的生存和存在是客观的事实﹐难道穆斯林建造一座清真寺﹐就把法国引向伊斯兰化或引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了﹖ 难道没有了清真寺﹐这些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吗﹖” 他说﹐法国必须公正地对待穆斯林公民﹐不能逼迫穆斯林总是在地下室里做礼拜。 他说﹕“如果你们真心希望穆斯林完全融入法国社会﹐只有让他们得到合法的权利﹐公开走向社会。 所以﹐穆斯林就必须有正当的信仰活动场所。”
法国有六百万穆斯林﹐礼拜的场所有一千五百多处﹐大部份地方都很狭窄﹐不能满足日常需要。 巴黎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建于1926年﹐在巴黎市中心的拉丁区﹐是阿尔及利亚穆斯林募捐的成果。 蒙特鲁尔市的右派领袖威什尔公开说﹕“我们不是反对伊斯兰﹐我们只是要求政府实行政教分离。 穆斯林应当明白﹐他们只许可把信仰当作个人私事﹐不要在社会上大肆张扬。” 但是﹐法国主流社会在伊斯兰问题上分成两大派﹐大多数民众和知识份子希望政府保持高姿态﹐体现法兰西的自由和民主精神﹐应当许可穆斯林享有合法权益。
二十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对穆斯林建造清真寺没有多少反应﹐当时的穆斯林人口少得不为人注意。 近二十年﹐情况大变﹐在法国大多数城市有有人口众多的穆斯林社区﹐清真市场﹑伊斯兰学校和清真寺的数量也逐日增多﹐引起法国极右势力担懮﹐法兰西文化将在伊斯兰发展中逊色。 他们提出的主要理由是﹐法国是一个世俗国家﹐实行政教分离政策﹐任何政府机构无权支持清真寺建设或政府给予地租的优惠。 事实上﹐所有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都享有政府的各种“文化传统”优惠﹐而唯独穆斯林不得受惠。 这是一国实行两制﹐是排挤和歧视穆斯林的双重标准。 法国对穆斯林的歧视和压迫来自上层极右势力﹐是从上而下的排斥穆斯林秘密运动﹐例如三年前法国国会通过了在公立学校中禁止穆斯林女生戴盖头的法案。 法国高层的官僚中有极右倾向﹐为了歧视和压迫穆斯林﹐不知廉耻地撕去了“平等﹑自由﹑博爱”的遮羞布。 限制穆斯林发展从上层政府发端﹐上下串通﹐结为联盟﹐才有地方极右势力大胆行动。 大多数法国公民对他们政府的政治不公正和偏袒行为表示不满。
阿波尔巴是一位法国伊斯兰学者﹐穆斯林社会的代言人。 他对新闻媒体说﹐法国人害怕伊斯兰恐怖主义﹐但是他们不知道所谓的伊斯兰恐怖主义都是那些没有受过伊斯兰教养的街道小流氓的行为。 穆斯林建造了大清真寺﹐就有了充足的环境办教育﹐传播正当伊斯兰﹐以教育推动穆斯林社会发展和融入法国社会。 他说﹕“在法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官员都是通过当地清真寺与穆斯林社会展开对话﹐沟通信息﹐获得穆斯林组织的协助治理社会。 政府应当有明确的政策原则﹐不能屈从于少数右派集团。” 法国社会上极右势力只是一小部份人﹐绝大多数的法国人的态度都很宽容和开明﹐所以建造清真寺的抗争遭受的阻力是暂时的﹐斗争还将继续下去﹐直到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