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水库旅游资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对水利部门来说,又显得特别重要。这是因为水的贫乏和泛滥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各地持之以恒大搞水利工程建设,以达到控制水的目的,让水变“害”为“利”。这就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维持当地生态平衡,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一方面要防止游客和当地居民破坏山上的植被和森林。另一方面要防止水土流失特别是防止水污染。为了做到旅游资源不遭破坏,务必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旅游资源和环境及生态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遭到破坏后的严重后果,实际上多是由于当地居民的短期行为,看不到长远利益,才造成他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水源遭到破坏。所以通过宣传,要特别让当地居民及游客认识到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后的危害。
——要完善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要把保护好旅游资源与管理者的责、权、利有效结合起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要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法制化管理,加大有关旅游资源法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旅游资源,特别是天然形成的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往往很难恢复。因此要通过法律手段,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措施。这就要求尽快健全和完善这方面的法制建设,让执法者有法可依,对违法者违法必究。
——要把保护旅游资源,放在发展水库旅游业的首位。在开发完成水库旅游服务的同时,必须制订一套严格的保护措施。对于被遭破坏的区域,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以保证旅游服务的持续性和防止被遭破坏的区域扩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发展水库旅游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福及子孙的事情,但同时也要防止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水库资源是广大人民拥有的一种资源优势,要把这种资源优势保持下去,就需要全体人民积极动员起来,投入到保护水库资源的行列中,让水库资源永远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