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带动旅游发展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优惠信息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保护生态环境带动旅游发展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7-09-10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从白鹅岭到黑虎松,短短几百米路段,柯光明一天不知要走多少遍。这里是黄山游客集中的地区,人们在饱览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等绮丽风光时,未必注意到这个身着蓝灰色工装的清洁工,但是他走过之处,却给黄山留下了一片洁净。

  6月20日,记者在黄山遇到老柯时,他正在自己的责任区巡查,拾捡着地上不多的纸屑、果核。在黄山,像柯光明这样的环卫工人有200多人。

  黄山风景区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风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为了保护好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黄山人创造了许多“第一”。

  为了将游客对生态的影响减到最小,近年来黄山风景区先后对始信峰、莲花峰、丹霞峰、天都峰等著名景点实施封闭轮休,开创了国内风景区景点有序轮休的先河。在轮休三年的始信峰景区,记者透过专人把守的大门看到,里面的植被郁郁葱葱,路面上的石板缝隙,各种小草也探出了头,生机盎然。

  通过“轮休”和各种保护措施,黄山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的56%提高到现在的83.4%,植被覆盖率则达到了93.6%。

  为了保护好黄山的生态环境,黄山风景区按照“山内做减法,山外做加法”的思路,将一些办公和生活设施外迁,同时对景区内的所有竹木房、铁皮屋等有碍观瞻的临时性建筑,一律拆除或改造。对于山上宾馆饭店所需的各种用品,则统一由山下供应,实行“净菜上山”,“垃圾下山”。景区管委会在山下成立了配菜中心,将蔬菜、肉食等各种食品洗净后统一运送上山,剩饭剩菜则挑下山处理。宾馆换下的大宗棉织品也都要挑运下山集中洗涤。山上的厕所现在基本上也是生态公厕,避免了污染。

  黄山古木名树多,仅列入世界自然保护遗产名录的古松就有54棵。为了加强保护,风景区对古树名木进行普查监测,建立了档案,定期邀请专家进行“会诊”。对于黄山的标志之一的迎客松,更是从1983年开始实行了24小时专人特别护理,这在全球风景区中独一无二。

  黄山人精心地呵护着黄山,呵护同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黄山风景区现在有两个“量身定做”的法规和规章,一个是《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另一个则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正在按照这些规定的要求,在完善保护的前提下对这一世界遗产进行适度开发。去年,进山游客达到了181.2万人,景区实现经营性收入9.32亿元,税前利润1.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5.2%和18.5%。

  通过黄山风景区的龙头效应,周边徽州文化古建筑旅游、乡村游、生态游在整个黄山市正在加快发展。据统计,去年黄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亿元,其中旅游业所占比例为28%,全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有20多万人。旅游业已成为黄山市的支柱产业。

  黄山市委书记王启敏向记者介绍说:“黄山市正加快旅游产品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旅游队伍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力争实现旅游业新的大发展。而其前提就是保护好黄山,做好‘看山人’!因为黄山不仅是安徽的黄山,更是中国的黄山,人类的黄山。”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