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习俗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优惠信息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埃及的习俗

来源:埃及旅游网 时间:2007-09-1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亲吻的方式
        埃及人称亲吻为"布斯",嘴对嘴的接吻局限于情人和夫妇之间,而且在公开场合是禁止的,据报道,曾有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公园中情到浓时禁不住拥抱亲吻,恰好被警察看见,被带到警察局,在交付罚款后释放。夫妻一方出远门,在车站或机场送别和迎接时,丈夫只能吻妻子的脸颊。
        有一种吻可译为"吹吻",方法是将右手掌张开,用嘴向手掌吹一口气,把"吻"吹给远处的人,
        此外,有表示喜悦感情的吻,如儿女考试成绩优异或获奖,父母搂抱儿女,边说:"谢谢,谢谢",边亲吻他们的脸颊。表示尊敬的吻,则是吻手背,儿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年轻人对长者,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或有权势威望的人实行吻手背。 

中国人在埃及
        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走出国门,中国人就成为"外国人",处于外国环境之中。对于每个人来说,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与形象,男士应刮胡,头发整齐;女士可适当淡妆,但不应浓汝艳抹,给人以轻浮风骚之感,穿着要整洁,并要注意场合,笔者曾见到一些初次出国的女士,穿着丝绒旗袍和高跟鞋逛公园,自以为很美,殊不知穿错了场合,令人发笑。在埃及,一般说正式场合穿西服,家访穿衬衣不扎领带,外出游玩宜着T恤衫和旅游鞋,总之,出席一项活动时要斟酌一番,要跟多数人和谐、合流。
        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你好吧?""你怎么样?""你近来可好?""你身体怎样?"等等。
       如果你上门拜访朋友,主人会一次或多次地重复说:"爱赫兰乌塞赫兰乌迈尔哈板"(意为"你遇到的是亲人。你走的是平原,欢迎你")。有时也简单地说:"爱赫兰!爱赫兰!"女性之间出于礼貌或表示亲热。更多地采用温柔的贴面礼,一般是先右边贴一次后左边一次。异性之间通常是握手。只有亲戚之间行贴面礼。男女之间也可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动伸手。握手时不应交叉。即四人呈"十"字形面对面握。男士在握手时必须从座位上站起来,女士则不必,可以继续坐在椅上。
       埃及人不忌讳外国人家访,甚至很欢迎外国人的访问。并引以为荣。但异性拜访是禁止的,即使在埃及人之间,男女同学、同事也不能相互家访。除贫困户外,埃及人家里都有客厅。卧室作为私房是不欢迎外人入内的。家访时应主动问候老人并与之攀谈,埃及人乐于天南海北地神侃。一般应在聊完一个话题后告辞。主人对客人说:"迈阿。萨拉麦")直译为"平安伴随你",意为"一路平安"或"再见")。客人不宜重复此话。仍可说:"阿塞俩目。尔来库姆"。 

肮脏的左手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究其原因,穆期林"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妇女的禁忌
       按伊斯兰教义。妇女的"迷人之处"是不能让丈夫以外人的窥见的。即使是同性之间。也不应相互观看对方的私处,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装是禁止的。哪怕是婴儿的身体也不应无掩无盖。街上也不见公共澡堂,在埃及。看不见袒胸露背或穿短裙的妇女,也遇不到穿背心和短裤的男人。虽然。埃及人对外国人是宽容的。不像某些 伊斯兰国家那么严厉,但必须提醒一点;在埃及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严禁到清真寺去的。 

不要打哈欠
       通常在埃及人面前尽量不要打哈欠或打喷嚏。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应转脸捂嘴。并说声"对不起"。埃及人讨厌打哈欠,认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一个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说:"请真主宽恕。"而打喷嚏认为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如果在众人前打喷嚏。则说:"我作证:一切非主。惟有真主。"而旁边的人说:"真主怜爱你"。他接着说:"真主宽怒我和大家"。
颜色的喜好

关于颜色。
        一般来说。埃及人喜欢绿色和白色,讨厌黑色和蓝色。他们在表示美好的一天时,称"白色的一天"。而不幸的一天。则称做"黑色的一天或蓝色的一天"。对真诚坦率的人称为"白心",而称充满仇恨,嫉妨,奸诈的人为"黑心"。埃及的丧服为黑色。有地位或年老者喜好黑色或深色服装。以表示庄重和显示其威望。
目光有毒的寡妇
        一些埃及人常把自身的某些生理现象与吉凶祸连在一起。耳朵嗡嗡作响时。埃及人认为有人在念叨他。赶紧将耳捂住。并琢磨着是谁正在说他。一般认为,右耳鸣是坏人在骂他。左耳鸣是亲人在惦记他。问候他。民道:"耳朵嗡嗡响,好事天天来。" 眼睛亦如此。右眼皮跳被视为倒楣的事要发生。而左眼皮跳,则是好运来临的征兆。故老百姓说:"真主啊,让它变为好运吧!"若是右手手心发痒。可能有朋友来访。而左手痒将会走运获利。埃及人常把眼睛与嫉妒联系在一起,认为有人眼光带毒。称之为毒眼。他的目光扫到人与动物身上。人与动物便会死亡;扫到东西。东西将会毁坏,防止毒眼的方法是:燃香,带面罩或在小孩脖上挂一小口袋细盐。在锡瓦绿洲,习俗认为新寡妇必须在黑暗的房间里禁闭一段时间,由女佣送进去食物。禁闭期过后。她出门到泉源处沐浴。这时有人走在她的前面一路高喊,让行人赶快躲起来,因为她见到的第一个人将会被她的目光毒死。 

埃及人的针
        针是缝衣的工具。几乎是家家必备的日常用品,但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却有几分神秘的色彩,每天下午3~5点。埃及人决不卖针,这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条不成文的戒律,据传说,每天的这个时间里,有天神下凡赐给人们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亲自体察人们各自的境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赏赐会越多;越穷的人。所得的赏赐则越少。而穷人整天总是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为了使穷人得到的赏赐多一些,免于窘困终身,所以人们在这个时候绝不卖针。在这个神话传说的影响下,埃及的一些人甚至连夜晚也不敢做针线活,否则认为会给自己的母亲带来灾祸。农村里有些妇女把借针也看作忌讳之事,在非借不可时。出借人要把针插在面包里递给借针人,借针人也不敢当面用手把针取出来。
        针有时也成为一些妇女相互对骂的口头语,如果一个妇女被人骂作针,那她便如同受了奇耻大辱,痛不欲生,如今,针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仍有其独特的。传奇般的地位,对针的忌讳也沿袭下来,成为埃及民间的一个习俗。

埃及式商务会见
       约见政府官员,公司和企业的负责人或者家访友人,无疑须预约,不宜当不速之客。但因特殊情况冒味造访,好客的埃及人也不会像西方人那样见怪,他们始终微笑地表示欢迎,说:"我家(办公室)的大门一直为你开着,欢迎你随时来。"工作性的会见均在办公室进行,除了高级官员,没有人把你当做贵宾而派人在门口等候,接送你到会客室。会见的人也往往边办公边同你谈话,例如,下级送一份须签字的文件,或请示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意见,或者外面来一个电话交谈几分钟,此时你就被冷落在一边,无人理睬。遇上几次,你就会慢慢习惯于这种埃及式的会见。 

受欢迎的儿童
        埃及人对儿童极其宽容,你会发现他们在哪儿都受欢迎:宾馆、饭店、清真寺和考古遗址。但是要注意,不要因为不谨慎而造成对儿童的伤害。要注意没有保护设施的遗址和交通设施,一定要使你的孩子受到细心照料,并且准备防晒的衣、帽、太阳镜。一些高级宾馆通常提供儿童看护,而且医疗服务也不错。
        儿童可能更容易适应周围陌生的环境,他们可能发现街市上的服饰、气味和喧闹声比博物馆和坟墓更有吸引力。他们可能更喜欢乘马车、骆驼、双桅帆船旅行。声光表演看上去神秘而有趣。新奇的旋转餐厅和室外饭店,金字塔下的野餐,都会在孩子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