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台湾伊斯兰信徒聚会要求美国在斋月期停战。美国似乎不会考虑伊斯兰国家及信徒的要求,一定要尽力在寒冬前直捣黄龙,不胜不休。而宾拉登又传出拥有核生武,必要时与美军一决雌雄,同归于尽。可怕!这场双方都自认的“圣”战看来结束不了,全球人类还得陪着它紧张下去。何谓斋月?何谓圣战?让我们一起来追索一下,回忆一下,再对此战作一整体反省。
伊斯兰教创教人穆罕默德(公元五七○-一六三二),生于麦加。为遗腹子,六岁时母又亡。靠祖父和叔父抚养长大,是个文盲。后随商队远行而接触到犹太教和天主教,乃放弃多神信一神。与一富寡妇结婚而改运。四十岁开始口述由天使传授的古兰经,历二十三年之久。该经一半与我们的圣经相同。
公元六一○年,蒙麦地那居民遨请,迁住该城。政教合一,其教成国教。打败麦加,衣锦荣归,更向亚欧非三洲发展,所向无敌。一世纪后成历史上未有的最大帝国。
所诵的“斋月”,是伊斯兰教记念穆罕默德在麦加得启示及迁徙至麦地那的事迹。每年回历九月是圣月。该月从日出至日落禁食、禁性、禁舞、歌、棋、烟等戏嬉和娱乐。滴水不进。日落后可进食。这种苦行是为约束自己,体会饥饿,增加对穷人的同情,学习依赖真主。可见斋月非常神圣,颇似佛教的闭关和天主教的退省。如果官兵真要守斋,仗是打不下去的。近一千五百年遵守的斋月,如何能轻易地放弃呢?但宾拉登的兵士不会为斋月而认输的。他有理由打下去,因为这场战争是圣战。
何谓圣战【吉哈得】?
伊斯兰教徒真是「一手执经、一手执剑」的悍徒?答案一定是错了。伊斯兰这个名字原意是“顺服”、“和平”。指顺服真主、与人和睦。不过古兰经不赞成基督徒的非暴力和不抵抗主义,不屑殉道。当他们遇到武力攻击时,必须还击。所以他们的剑是用来自卫的,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保获信仰或纠正错误。既然是自卫,故不先打。换言之,武力不是主动攻击,也不为强迫人信其教而用。
最近故世的陈百希神父在他的大作《宗教学》中有另一说明,他说:“伊斯兰教徒认为有义务使全球受安拉统治,,不达到目的,战争永远不息。但为实际利益,可休战十年,并可一再延长日期。他们骁勇善战,笃信凡参加圣战而死的,都可获得上升天国的保证。”(页一四一)这一段话与上段稍有出入,比较倾向他们有以圣战来传教的作法,同时点出圣战中送命者等同殉道,可以直升天国。这种保证会鼓励其教徒奋身作战,死而后已。这可以说明为何那些轰炸纽约世贸大厦的阿拉伯人如此勇敢地赴汤蹈火。
这次美国及其盟友向阿富汗的神学士开战,宾拉登居自卫角度应战。但九一一是否亦如此呢?无疑的,宾拉登会说是,因为他认为美国欺侮阿拉伯人太久,已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所以这次是响应,不是出击。因果的账一定要算到底的话,可能要回算再亚巴朗呢!呜呼!
伊斯兰教是否受到以美国为首的不公待遇,只有天主可作最后判断。在人一方面能作的是效法耶稣的榜样:无条件的宽恕。同为阿拉伯首领的阿拉法特已公开表明自己愿用和解的方式处理以阿纷争,决不用暴力强为之。
仁慈的天主,请救我们出此仇火,以您的圣爱救我们重获相爱及和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