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来宁夏的人都会超期望的满意而归!”——这是在2007年网络媒体宁夏行的启动仪式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克洪对媒体记者们的肯定承诺。宁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张克洪介绍说,宁夏有美丽的大漠风光、塞上江南风景,更有独特的回族伊斯兰文化、党项族西夏文化、黄河(边塞)文化、贺兰山远古岩画艺术及多各类丰富的民间艺术。
文化旅游成为宁夏特色优势产业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在大开放、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宁夏自然资源总体上不具有整体优势,在区位交通上一度让投资者举足不前;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状况,缺水是制约宁夏发展的瓶劲之一;荒漠化问题突出,生态脆弱,曾一度成为宁夏畜牧业的“癌症”。但是,这几年来过宁夏的人都会惊奇的发现,这里到处焕发着欣欣向荣的色彩,甚至让游客心里深深地向往着在此安居乐业。
宁夏山川湖泊众多,景色雄浑壮丽,文化繁荣,历史源远流长,其原始淳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风格迥异的回族风情,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具有很强吸引力。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和穆斯林旅游市场的开拓,以及国家对中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强,宁夏可以凭借旅游资源优势,成为21世纪中国旅游业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力向中西部转移的一个重要基地。
迅速发展的宁夏旅游业提升了宁夏的投资环境,加快了宁夏对外开放的步伐,带动了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拉动内需、增加创汇、扩大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合作、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的推动着宁夏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发展。
文化开发和创意产生经济奇迹
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的门票创收你不会怀疑,开办一些独特的旅游工艺品产能红红火火也是情理之中,但你肯定不能理解在宁夏有人“出卖荒凉”赚了2亿元。
来到宁夏不可能不去镇北堡西部影城,不可能不提张贤亮这个人。一个曾经被宁夏人称为“羊圈”的破败兵驿,被张贤亮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短短十年间,他用数额非常有限缺少的78万资金成功运作起镇北堡西部影城,创造出了一个文化产业的时代奇迹。用张贤亮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片荒凉,有文化装点成奇观;两座废墟,经艺术加工变瑰宝。”
张贤亮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可能是中国投资最小的影视城,而它却是目前国内70%影视城处于亏损情况下能盈利的三大影视城之一。据了解,镇北堡西部影城的门票价格是每张40元,现在每年来镇北堡参观旅游的中外游客达20多万人次,最高的一年接待了30多万游客。
另外,在镇北堡西部影城经营上,张贤亮做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最典型的是张贤亮将2cc黄河水灌在一个透明体里制成的旅游纪念品。2cc的黄河水张贤亮可以卖出10元的价格,由于给这滴黄河水注入的文化,它成了“中华民族的乳汁”的一个标志物品,就这个水滴纪念品,一年收入也很可观。
中国文化产业里程碑——2008
2008年是一个中华民族倍感骄傲的一年,一场奥运会让全世界的眼光都在关注中国。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近几年国外许多文化投机商运作各种高科技探索仪器在公海打捞中国古代沉船,大量的文物被打捞出海后,投机商们并没有急于出卖,而是大量文物奇货可居地等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价抛出。
虽说这是一个中国的遗憾,但从中我们不难察觉2008年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里程碑。据了解,奥运会期间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记者将达到创纪录的3万多人,他们将采访报道北京奥运和经济、政治、环境、历史文化等所有关于中国的海量信息,势必在全球引发一场空前的“中国热”,其为中国文化产业带来莫大的发展机遇。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命运紧密地和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兴隆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及文化产业是我们常说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经济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长城,宁夏是中国长城之乡;如果你想了解远古人类,贺兰山岩画会告诉你先祖们的生活和思想;如果你爱好历史,踏上古西夏遗址你也许会超越司马迁写出“中国二十五史”……人杰地灵,文化蕴藉,这块热土的文化历史神秘而多姿多彩。这些兴趣不仅国人有之,海外游客更是趋之若骛。
入眼一帘“塞上江南”的美景,脚踏一卷卷西域人文史,这里没有理由不发展,没有理由不繁荣。对于宁夏,对于整个中国西部,唯一的考量是我们开发建设了多少自己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在“北京奥运”来临之际,我们是否能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