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静美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优惠信息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乌镇的静美

来源:路客网 时间:2007-09-2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早就听说乌镇的景色很美,绝不比周庄逊色。《榕树下》的文友也把乌镇的清晨与傍晚的美景写得令人向往。走进乌镇,是近日的一个偶然机会。上个月在杭州参加一个散文笔友会,东道主为了宣传乌镇,特把我们这班初出文坛的文朋笔友带到了乌镇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想让我们也为乌镇写些见闻情趣。即来之,则写之。但我要说的是乌镇在喧闹中保持的那份静美,这份静美令我感动不已。

  乌镇的特色在于开发管理者的智慧和远识。他们吸取了周庄的经验与教训,让街市商铺远离经典的景点,多了份安静,少了些喧闹,在静美中让每位来乌镇的人都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千年遗留保存完美的古色古香的神韵,让每一位游者走在深深的小巷的碎石路上亲聆自己“叮叮”作响的清晰足音,让每一位游人都能体味到乌镇的寂静与悠闲。白白的马头墙,灰灰的屋檐琉瓦,宽敞的廊棚,舒适的美人靠,潺潺的流水,依依的杨柳,圆圆的拱桥,底底的吊脚楼,勾画出一幅幅神态浓郁的水墨画,使人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的风霜雪月,感受到了秦淮两岸夜夜笙歌、小酒作乐的风月之情,让人生出了无数无尽的怀念之情,谁能不留恋忘返呢?望着那悠悠流过的河水、依水搭建的吊脚楼、临河而开的木窗格,透过窗格尚可窥一斑的深深庭院、神秘无数的后花院,我仿佛看到了款款而来的大家闺秀,听取了忧怨无尽的商女《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仿佛就在耳边,诗人的忧国忧民、恨女不知天下事的感叹,虽已随着流水远逝东流,一去不复返,但诗人所述的秦淮两岸的江南小镇的风情依然令人感慨万千。

  刚到乌镇,你根本无法想象出在喧闹的市井中还有如此静静的一个处女地,两公里的寂静的小河与外面的喧华的街市截然相反,静若处子,悠闲依然。望着那一幅幅小桥、流水、人家所构成的和谐的图画,旅途的劳累即刻烟销云散,顿觉心气顺畅,轻松自然。爽朗朗的笑声声不时回荡在乌镇的上空,那是同伴们对乌镇美景发出的开心的惊叹声。

  每一位来乌镇旅游的人都心知肚明,来乌镇就应该去细心品味那份古色古香的韵味,去感受那份喧闹中的静美。月色朦胧景依旧,野渡无人舟自横。水的灵性、桥的静默,岸边深深小巷内细碎的石子路,临河搭建的吊脚楼,行色匆匆的游人,缓缓驶过的小船,绿意盎然的杨柳,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使人爱惜不已。

  泛舟乌镇,轻波荡漾。伴着小桥、流人、人家,望着错落有致、古奥悠深的庭院,孤独、沉思、探究、徘徊等各种各样的思绪、情怀不禁掠上心头。河水悠悠,小船悠悠,思绪悠悠,手执垂柳,轻拂河水,仿佛是置身于世外桃源,心静如水,坦荡无比,还有什么世间恩怨不能解,还有什么世俗宠辱不能忘呢?

  到乌镇,我不能不到茅盾的故居走走看看,不能不去瞻仰一代文学巨匠的风采。走进茅盾故居,浏览着沈雁宾一生奋斗不息的场景图片,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代文斗从小孜孜不倦、勤学奋斗的足迹,仿佛看到了他伴着清风留连小巷,长发随风起伏,一幅忧国忧民、苦苦追寻的倩影。同时也为他的执着追求而激动,为他的求学上进的而感动。我想,在这幽幽曲径、逼仄小巷的庭院中能造就如此伟人与其历代家训无所不关。如果没有乌镇的水、乌镇的小桥、乌镇的纯朴、乌镇的风情,就没有茅盾的灵感,也就没有他的《林家铺子》。乌镇造就了茅盾,茅盾使乌镇名扬世界。

  在乌镇,乌镇人生活的慢节奏和与世无争的拟古情调,还有那些深深的庭院,古朴中透露着豪华,寂静中陈述着热闹,这一切的一切都带有一点神秘的色彩,不得不引人去探究寻、去追寻。

  黄昏时刻,坐在廊棚下的美人靠上,伴着暖暖的夕阳余晖,望着悠悠缠绵的河水,在静美中让思绪放飞高空,久久不愿收回……我真的很想做个乌镇人。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