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莱斯绸是维吾尔族妇女用做裙子的一种花布。
我很喜欢艾德莱斯绸,特别是在乡村田野,如果看到有位女性穿着艾德莱斯绸做的裙子,觉得那是天底下最美丽的衣服,有时我对我自己的这种心境也百思不得其解,艾德莱斯绸究竟美在哪里?魅力何在?有时候也想是不是因我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大红大绿的衣着天生俱来地偏爱。从小看惯了黄土高原山坳里姑娘媳妇们的红褂子绿头巾,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长大之后进了城,先是觉得她们土气,尔后又觉得俗气,再后来,就渐渐地不对劲了。十几年来,去南疆走北疆,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能饱一下这个眼福。走出喧闹的城市,在大街小巷,在山颠沟壑,在田间地头,艾德莱斯绸是那样明亮、活泼、鲜艳、俏丽、灿烂,象一团火在奔腾跳跃,体现着无穷的活力。望着艾德莱斯绸,心情顿感轻松愉快,它好象就是这天、这地的唯一选择,竟是那么地协调、和谐与自然。有一次出差,碾转换乘了好几个航空公司的班机,机场是雷同的,飞机是千篇一律的,空姐的衣服是一致的,微笑也都是机械的、公事公办式的,唯有一看见变做空姐脖子上领结的艾德莱斯绸,一扫沉闷之气,连旅途的疲乏、困顿也减少了许多,回家的感觉霎时弥满心头。
十几年来,我对艾德莱斯绸的感觉由最早的夸张,到土气,再到好看,进而到目前的喜欢和迷恋,近几年来就是探求,探求在这块天地之间怎么会有这么一种东西——明亮的艾德莱斯绸,鲜艳的艾德莱斯绸,活泼欢快的多彩多姿的艾德莱斯绸!我固执地认为,万物都是自然灵气的显现,石榴,大枣、桔柑等都是上帝给那个地方的人的馈赠,“桔生淮北则为枳”,一个地方崇尚的乐曲和色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都是天然天成的,秦腔是只有黄土高原上的人才吼的,京剧的谱只有京城人才摆的,长袍马褂、西装革履不是种地的人可以穿的,牛仔衣是无拘无束的放牛娃的最佳选择。艾德莱斯绸,那你呢?
当我整天地置身于荒漠和戈壁的时候,当我面对着一个死寂无声的世界时候,当我面对着一个永远铁青或者焦黄的单调世界的时候,才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生命体,是多么地无助和凄凉。有了这份切肤的体验,我才明白,原来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活着或者是为了活得更好,都是为了安慰和温暖这颗孤寂的心灵。是的,在一往无际的单调世界里,人,算得了什么呢。生命是那样的有限和微不足道。但正因为是生命,所以才有着为了不被这世界所窒息和不被这单调所淹没的本能、渴望和追求。于是,这里的人,用活泼与这世界的古板死寂相抗衡,用鲜艳与这世界的灰暗想对抗,用千变万化与单调相对立。在这样的天与地之间,生命只有用鲜艳夺目的色彩来宣告自己的存在,你看!艾德莱斯,你就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也当我多次地真正踏足于这块土地之上的时候,才开始体会出这美丽的艾德莱斯绸后面藏着的是人对恶劣的自然界的抗争,表露着的是对生命的无限热爱!所以,在艾德莱斯绸的绚丽灿烂中,有人自己的渴望、追求、审美和寄托,艾德莱斯绸中就有我们自己!所以,对使教授学者不可捉摸的美的标准,在我一次次地从荒漠进入绿洲又从绿洲进入荒漠的时候,有了深刻的感受,原来美的标准就在人的心里,美的标准就在你所存在的那个世界里!就在你所赖以生存的那个地方的水里和空气里!就在你所立足的这块土地上!
有一年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洛铺县,去吉牙乡搞调研,全乡一半的人口在手工制作艾德莱斯绸,我才得以仔细看它,花色参层错落,疏散而不杂乱,富有变化,花色品种竟是那么地繁多。听乡长踌躅满志地介绍,销路很好呢,多数是海外的客户,供不应求。临走时,我紧握着乡长的手说,祝愿你的事业越干越大。其实,我也明白,我们俩想的不是一回事,他关心的是人均收入,而我最神往的是让这具有生命张力的美丽的色彩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飘扬起来。
文/马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