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穆罕默德圣人是至圣?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文精粹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为什么说穆罕默德圣人是至圣?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7-10-2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答: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2)伊斯兰教创始人,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国家的缔造者。旧译“摩诃末”、“马哈麻”、“谟罕蓦德”。全名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其先祖曾掌管麦加克尔白祭祀、召集古莱什部落议事会议等权力。从其曾祖父后家境开始衰落。

        父亲阿卜杜拉在他出生前殁于经商途中。6岁时母亲阿米娜病故,由祖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抚育。8岁时祖父去世,由伯父艾布•塔利卜收养。因伯父多子女,家境贫寒,童年失学,替人放牧。12岁起,跟随伯父参加商队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经商,并接触和了解到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情况。20岁时,参加了阿拉伯半岛部落之间长达4年的“伏贾尔之战”,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军事知识。他为人诚实谦虚,办事公道,乐善好施,赢得族人的赞誉和信任,被誉为“艾敏”(即忠实可靠者)。25岁时,受伯父的嘱咐,受雇于麦加诺法勒族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办商务,并带领商队到叙利亚一带经商。他精明、诚实和善于经商的才能博得赫蒂彻的信赖和爱慕。596年,时年25岁的穆罕默德和40岁的赫蒂彻结婚。从此,穆罕默德的生活走向富裕、安定,在麦加的社会威望日益提高,为他的传教事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穆罕默德生活的时代,正值阿拉伯半岛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动荡的时期。他在早年经历放牧、经商、颠沛流离的艰辛生活中,目睹和接触阿拉伯社会贫富悬殊、高利贷盘剥、部落氏族对立、血亲复仇盛行、战争频仍、经济衰落所造成的四分五裂的情况,体察到人们渴望安定统一和摆脱困境的愿望。他目睹和接触到当时盛行于半岛的多神信仰、偶像崇拜带来的愚昧、无知和社会道德堕落的现象。并广泛接触半岛各宗教的传教师、神父和学者,汲取了大量宗教知识,还深受流行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一神思想的影响,为他后来的宗教变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婚后的穆罕默德常到麦加郊区希拉山一个山洞里隐居潜修、沉思冥想,探求解决阿拉伯民族的社会和宗教危机的出路。据 《布哈里圣训实录》载,610年,穆罕默德40岁时,据传在莱麦丹(九月)的一个夜晚,当他在希拉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遣天使吉卜利勒向他传达旨意,并首次向他“启示”了《古兰经》文,授命他作为安拉在人间的“使者”,向世人“传警告”、“报喜讯”。此后不断受到“启示”,命他传播“主命”,教导人们信奉伊斯兰教。从此,穆罕默德接受真主赋予的“使命”,以无限的虔诚献身于伊斯兰教事业。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历时23年,可分麦加时期和麦地那时期。麦加时期(610~622)。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义,以认主独一的信仰反对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起初以秘密的方式在近亲密友中进行传教活动,最早信教的是妻子赫蒂彻、堂弟阿里、释奴栽德和密友艾布•伯克尔,接着信教的有奥斯曼、祖拜尔、赛尔德、泰勒哈、阿卜杜•拉赫曼、艾尔盖姆等少数古莱什上层人物。后来扩大到受古莱什商人贵族迫害的哈希姆家族、奴隶及社会下层。612年,穆罕默德宣称安拉默示他;“你公开宣传你的使命吧!你当鄙弃崇拜偶像的人。”从此,他开始向麦加居民公开传教。他号召人们从愚昧和迷途中解脱出来,放弃对多神及偶像的膜拜,归信宇宙万物的唯一主宰安拉;向人们描述末日审判的情景,火狱的恐怖和天园的幸福,凡归信伊斯兰教而行善者将进入永恒的天园,不信而作恶者将堕入永恒的火狱,告诫人们止恶扬善。他主张凡穆斯林,不分贫富贵贱,皆为兄弟,应停止部落氏族之间的相互争斗和仇杀。还提出限制高利贷、赈济贫困者、善待孤儿和优待、释放奴隶等主张,受到麦加下层群众的拥护,许多贫民和奴隶归依了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以艾布•苏富扬和艾布•哲赫勒为首的麦加大富商和多神信徒的强烈反对和敌视,攻击穆罕默德为“古莱什祖宗信仰的叛逆”,视伊斯兰教为“异端邪说”。他们害怕伊斯兰教的发展会彻底动摇古莱什多神信仰的传统,使麦加失去多神宗教中心的地位,威胁麦加商业贵族的特权,使之失去每年从克尔白神庙祭祀中所取得的经济利益,便采取各种残酷手段迫害、折磨信仰伊斯兰教的平民和奴隶,并讽刺、谩骂、威胁穆罕默德。后又实行经济制裁,对信教的奴隶施行暴力,企图迫使穆罕默德放弃传教。面对麦加贵族的迫害,穆罕默德除与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外,为保护信士的安全,于614~661年,毅然决定让一部分穆斯林先后分两批渡海迁往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暂求保护,617年,欧麦尔、哈姆扎等重要人物信奉伊斯兰教后,一度增强了穆斯林的力量。但也因此遭到麦加贵族更加强烈的反对和迫害,诱迫哈希姆族长艾布•塔利卜解除对穆罕默德的庇护,遭到拒绝。后艾布•哲赫勒又组织全部落联合抵制,断绝与哈希姆和穆塔里布两家族的商业往来和通婚。619年,穆罕默德的妻子赫蒂彻和伯父艾布•塔利卜相继去世,他的传教活动失去有力支持,处于更加困难的境遇,伊斯兰教史称“悲痛之年”。麦加贵族趁机加紧迫害,哈希姆族新任族长艾布•莱海布撤销对穆罕默德的保护,他被迫到麦加附近的塔伊夫城查访传教,谋求建立新的传教基地。但由于当地部落首领的排斥,不久便被迫返回麦加。

        620年夏初正值朝觐季节,穆罕默德同来自各地的阿拉伯人广泛接触,宣传伊斯兰教义,寻求新的传教根据地。有6名叶斯里布(即麦地那)的海兹拉吉族人聆听了穆罕默德的宣教后,认为穆罕德就是《圣经》中所“预示的先知”,表示信仰伊斯兰教。621年,叶斯里布的12人再次抵达麦加,同穆罕默德在麦加附近的阿盖白进行会谈,订立第一次协定,邀请穆罕默德到叶斯里布作为仲裁者调解部落之间纠纷,并表示海兹拉吉和奥斯族愿归信伊斯兰教,穆罕默德遂派穆苏阿布和阿卜杜拉•本•欧姆随同前往传教。622年6月,叶斯里布派出75人组成的代表团来到麦加,同穆罕默德在阿盖白举行了会谈,订立第二次协定。他们重申奉穆罕默德为先知,保证为传教事业而战,发誓服从和保卫他,并正式邀穆罕默德及穆斯林迁徙到叶斯里布去。穆罕默德欣然接受了邀请。穆罕默德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部署,趁麦加反对派疏于防范之机,组织约200多名穆斯林,分期分批秘密地由麦加迁徙到叶斯里布,受到当地支持者的厚待。麦加贵族发觉穆斯林迁徒后,遂策划谋杀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闻讯后便同艾布•伯克尔避开敌人的防范,星夜抄小路离开麦加,并在敌人的搜捕追击下,经长途跋涉,终于622年9月24日安全到达叶斯里布。史学家称这一事件为“希吉来”(即迁徙)。叶斯里布遂即改名为“麦地那•奈比”(即先知之城)。“希吉来”标志麦加时期的终结和麦地那时期的开始,使伊斯兰教从宣传教义阶段过渡到组建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的阶段,这是穆罕默德一生和伊斯兰教的重大历史转折点。

        麦地那时期(622~632)。迁徙麦地那后,伊斯兰教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穆罕默德进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和社会改革,建立了宗教和社会各项制度,既完成了创传伊斯兰教的历史使命;又以麦地那为中心,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政权。穆罕默德首先以伊斯兰教作为维护穆斯林团结统一和巩固麦地那基地的精神武器。他创建库巴清真寺和麦地那先知清真寺,亲率穆斯林礼拜并进行宣教。还派出门弟子到各部落传教,麦地那几个阿拉伯部落归信伊斯兰教,其氏族酋长也承认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为增强穆斯林内部的团结,他号召穆斯林“服从安拉和使者”,告诫迁士和辅士要打破传统的血缘关系和狭隘的氏族部落界限,共同遵奉“安拉之道”,凡穆斯林互相结为兄弟,团结互助,不得互相攻击。为壮大穆斯林队伍的力量,他又提出了一些社会改革的主张,以吸引更多的支持者,缓和社会矛盾。他谴责高利贷者,禁止高利贷盘剥和秤量不公;提倡乐善好施,赈济贫弱孤寡,主张宽待奴隶,鼓励释奴,允许奴隶赎身;禁止血亲复仇,消除部落战争和相互仇杀;孝敬父母,善待和保护孤儿,禁止杀婴和活埋女婴等,得到广大下层穆斯林的拥护。为求得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穆罕默德对犹太人实行了联合妥协的政策,采用犹太教的一些仪式和礼俗,如把穆斯林的礼拜朝向定为犹太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奉行中午的礼拜和“阿舒拉”斋戒;称犹太人为有“经典”的人,尊重其宗教信仰等,在一定时期内缓和了同犹太人的矛盾。

        穆罕默德调整了同各方面的关系,巩固了在麦地那的地位后,便开始建立国家政权。穆罕默德制定了各部落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其主要宗旨在于团结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各部落人民,制止内部仇杀,互相尊重宗教信仰,保障私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当一方受到侵略另一方应予支援,一切争端由先知最后裁判,共同抵御麦加古莱什人对麦地那的攻击。622年底,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为纽带,以迁士和辅士为中坚,创建伊斯兰宗教公社——“乌玛”(即民族、国家)。穆罕默德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成为最高的宗教领袖和行政兼军事长官;最高的立法者和最高的裁判官。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等辅佐穆罕默德掌握政、教、军大权。并由著名的门弟子10余人组成舒拉会议(即民主协商会议),作为参议咨询机构,协助穆罕默德商定重大问题。乌玛的建立,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成功,提供了组织保证。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完成了伊斯兰教教义、制度体系的创建。他遵循安拉的“启示”,确立了以信奉独一的安拉为核心的六大信仰纲领;规定了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天命功课,规范了拜功的种类、时间和仪则,斋戒的月份和禁忌,订立了天课制度和朝觐制度;制定了净仪、饮食禁忌和禁止酗酒、赌博的教规。根据麦地那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需要,作出了有关民事、刑事、商事、军事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立法改革。在婚姻家庭制度上,确立了男女双方自愿选择的原则;禁止血亲和近亲结婚;确立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限制一夫多妻制;保留女于离婚的主动权,限制男子的休妻权;允许寡妇守限期满可以改嫁,废除寡妇的内嫁制等。在财产继承制度上,改革蒙昧时期的仅父系男性有继承权,确立了妇女也享有财产继承权。在商事活动中,规定禁止利息,反对高利贷盘剥,并规定了一系列商事交易的准则和道德规范。制定了刑事犯罪的刑律。在军事上,确定了吉哈德(即圣战)和战利品分配等制度。并以止恶扬善及顺从、忍耐、诚实、公正为核心,确立了穆斯林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624年2月17日(一说623年12月),穆罕默德以安拉的“意旨”为由,命令穆斯林将礼拜的朝向由原来面向耶路撒冷,改为面向麦加克尔白。礼拜的信号也由鸣钟、吹号改为由穆安津宣礼。废除正午礼拜和犹太人安息日斋戒仪式。它标志着穆斯林和犹太人的彻底决裂,表明穆罕默德征服宗教中心麦加的决心,伊斯兰教作为独立的宗教体系而存在和发展。

        为了巩固麦地那政权,进一步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到麦地那后不久即组织了穆斯林武装,在“为安拉之道而战”的口号下,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策略,封锁麦加至叙利亚的商道,用武力同麦加贵族相抗衡。624~627年,穆罕默德亲自率军同麦加多神教徒进行了白德尔之战、吴侯德之战、壕沟之战三大战役,除吴侯德之战穆斯林失利外,其他两次战役均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不仅获得了许多战利晶,而且打击了麦加贵族的锐气,从此转守为攻,成为制服麦加贵族,进一步统一阿拉伯半岛的军事转折点。据史载,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时期曾先后发动65次征讨战役,他亲自出征27次。在同麦加贵族进行军事斗争的过程中,穆罕默德一方面加强同附近贝都因部落的联系,扩大同盟军,另一方面清除反对势力的侵扰,先后从麦地那驱逐了犹太人的盖尼戛尔和奈迪尔两个部落,后来彻底消灭了在联盟之战中动摇的麦地那城最大的犹太集团古莱扎部落,从此麦地那人全部归信伊斯兰教,为征服麦加扫除了后顾之忧。

        628年春,穆罕默德决定采取政治谋略向麦加贵族显示穆斯林的军事实力。他率领1400人,带着献祭的牺牲,以去麦加克尔白朝觐的名义,向麦加进军。在到达距麦加9英里的侯代比亚村时,受到麦加人的武装阻击,双方经过数日谈判,签订了《侯代比亚和约》。协议规定;穆斯林当年不做朝觐,次年朝觐时,麦加人退居郊外3日;双方休战10年;麦加入承认穆罕默德有权传教和发展信徒;穆斯林有投奔麦加者,不用遣返;麦加人如投奔穆斯林方面,必须遣返;其他阿拉伯部落可以自由参加任何一方的联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麦加贵族向穆斯林妥协,是穆罕默德同麦加贵族斗争以来所获得的重大胜利。此后,各地的贝都因人大批归信伊斯兰教,其中麦加反对派的重要人物哈立德和阿慕尔也信奉了伊斯兰教。同时,穆罕默德还利用同麦加休战的机会,向半岛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宣传伊斯兰教,以扩大麦地那国家的政治影响。他派出使者,携带国书,分别访问了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波斯皇帝科斯洛埃斯二世、埃及国王摩高基斯、埃塞俄比亚国王纳加希和阿曼、巴林等阿拉伯部落的首领等,劝他们接受安拉的意旨,归信伊斯兰教。

        630年1月,同穆罕默德结盟的一个部落受到古莱什人的袭击到麦地那求援,穗罕默德以麦加入破坏《侯代比亚和约》为由,率领1万多人的穆斯林大军,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见大兵压境,迫于内外交困,只得表示屈服。麦加贵族首领艾布•苏富扬率代表团出城表示正式投降,宣布麦加首领和居民归信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穆罕默德进入麦加后,下令捣毁克尔白殿内的360尊偶像,保留黑石,并郑重宣布:克尔白为穆斯林朝觐的场所和礼拜的朝向;克尔白四周作为禁地,禁止异教徒进入。穆罕默德宽恕了昔日的大多数敌人,除处死几个罪大恶极的顽抗者外,其余在信奉伊斯兰教后皆被赦免,并允许保留麦加贵族管理克尔白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力。不久穆罕默德在返回麦地那途中在侯奈因之战中打败了反抗的部落,攻占塔伊夫城。同年10月,穆罕默德派兵远征叙利亚边境的塔布克城,未遇敌军。返回途中征服了几个犹太教和基督教徒居住的绿洲。沿途阿拉伯各部落纷纷归顺。克服麦加和远征塔布克,是伊斯兰教向整个阿拉伯半岛发展的重要一步,影响极大。630~631年,阿拉伯半岛的阿曼、巴林、也门、哈达拉毛、泰伊、哈木丹、肯特等地的贝都因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到麦地那觐见穆罕默德,宣布归信伊斯兰教,接受领导,缴纳天课。一些基督教、犹太教地区的居民,也派代表同穆罕默德订立了和约,有的则改信伊斯兰教,史称“代表团之年”。631年,穆罕默德向所有归顺的部落派出了宣教师,伊斯兰 教成为半岛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632年春,穆罕默德率半岛各地的10万多穆斯林到麦加履行朝觐功课,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朝觐活动,故史称“辞别朝觐”。在这次朝觐中,穆罕默德亲自确立了朝觐的一系列仪典,成为以后穆斯林朝觐所应遵循的规范。在阿拉法特山盛大庆典上,穆罕默德以安拉的名义宣布伊斯兰教的胜利:“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古兰经》5:3)。他还发表著名的辞朝演说,重申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礼仪制度和社会原则,强调了穆斯林的团结一致。他说:“众人呀!静听我的话,而且紧记在心。须知每个穆斯林都是其他任何穆斯林的兄弟,现在你们都是同胞。”完成朝巍返回麦地那后,身染重病,委托艾布•伯克尔率众礼拜和处理政务。632年6月8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葬于今“先知清真寺”内。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为思想旗帜,创建了阿拉伯民族统一的国家,他所发动的伊斯兰革命,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使阿拉伯民族从“蒙昧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伊斯兰教向世界的广泛传播,对世界上信教的国家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圣训,被世界穆斯林奉为经典,成为信仰、行教、立法和社会生活的准则。史学家称颂穆罕默德为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宗教改革家。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