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之中信正教而使费的人们,必得到丰硕的报酬。”——(古兰57:7)
穆圣(*)说:“财多不算富,心富才算富。”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是维持人生的基本前提。对生活的欲望越高,也就越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愿望是很强烈的。有些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方面,从来就没有一个限度,真是越多越好,从不满足。
我们面临一个庞大的物质世界,动物、植物、矿物、陆地、森林、海洋,到处都蕴藏着无限的宝藏。这些都是安拉对人类的恩赐。人,是大地的代治者。安拉创造人类,并委以重任,要人们有眼用于观察,有脑用于思索,要人们去寻求真理,寻找财帛,治理好大地。
尽管大地上充满财富,但地球在宇宙中只相当于一个质点;就是说,地球上的庞大财富,在宇宙中还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安拉看来,地球上的财富与宇宙中的财富相比,恰似捧水与海洋,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人到后世,将面临一个更加广阔的物质世界,凭安拉的慈悯,将获得无限的物质享受。只是新陈代谢的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荣得后世福分的人,不再衰老,不再便溺,饮食代谢液体化。穆斯林凭终生对安拉的无限的敬畏和行善除恶的美好作为,凭安拉的特慈,得进乐园的人,才是真正获得成功的人,才是福大无边的人。
所以在穆斯林的心目中有两笔财富:一笔财富是通过勤奋的工作,付出一定贡献而获得的物质财富,用于安拉指引的正道和满足今世生活的需要。但这只是他们追求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他们要通过勤奋的道义功修(遵循天道五功和人道五典并包含其他一切美好的作为)来获取应得的精神财富,以满足后世生活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善功,是通往乐园的盘费。在穆斯林看来,精神财富是要比物质财富贵重得多,其比例不知相差多少倍。
对于头脑里缺乏健康精神支柱的人,是不可能获得精神财富的,因为他们不晓得精神财富是什么。他们不了解贫富的辩证关系,不了解自己追求物质财富的正确目的。他们不懂得大地上的财富是安拉对人类的恩赐,这些财富的确隶属于全人类的,决不应该被少数人所囤积居奇。但人的能力有大小,贫富之差是有史以来的客观存在。搞平均主义是绝对要不得的。
贫富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从安拉给与达吾德圣人的启示可以看出:富人是纹银的代理人。安拉把财帛慈悯给他们,他们应该想着穷人,惦着缺吃少穿的穷人,要为他们创办许多的公益事业,为他们提供谋生的机会。富人应该掌握正确的用财之道,把自己代管的金钱,除了用在自己家族生活需要之外,其余均应用在安拉指引的正道上,如纳足天课,济贫施舍、创建清真寺、办校、修桥、筑路等公益事业。这样他们才会把自己的金钱转化为善功,储存到安拉的银行里,到后世效益大增,转化为享不尽的福份,得到安拉的高度赏赐。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赢得富翁的身价。
反之,如果不掌握正确的用财之道,自以为钱是我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有的人,一有钱就得意忘形,就财大气粗,就要显示金钱的“神通”;有了钱,就不受理的约束,就胆大包天,甚至胡作非为。干些伤天害理之事。他们以为这是金钱给他们带来的光彩,错了!如果是这样,金钱确实为他们造了孽,使他们到后世将要饱尝火狱的滋味。
所以凡在今世横行的人,只知享福作乐的人,他们一有钱就心黑手狠,他们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成了酒色之徒,或当了贪官污吏,便施尽伎俩,以卑劣手段,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要作什么善功,重重的私欲夺去了他们的理性,他们从未想过后世要受审问!有的人虽然在今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他们不懂得做物质财富的转化工作,他们对穷人很吝啬,从而使他们在精神财富方面几乎等于零。他们在精神上确实空虚得很,一旦“死”到临头,在他们的脑子里,只装着斗大的一个“钱”字,他们不知道自己在金钱面前犯了大罪,到后世必遭火刑。他们确是薄命的, 无福的。
“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的火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肋下和背脊等。这是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金银。你们尝尝藏在窖里的东西的滋味吧!”——(古兰9:35)
凡在今世,虽然贫穷,但遵循古兰,圣训的教导,终生敬畏安拉,行善止恶且宽容忍耐的人。到后世才能荣获善位。他们虽然贫穷,但不忘施舍,他们的施济必得重报。穆圣(*)说:“施济物虽是一枚海枣,它也能在安拉的扶植下欣欣向荣,后来长得比山还大,正如你们培养的马驹和驼羔一样。”——《圣训经》上册308页。
用正当的途径谋取富贵,而不藐视穷人的富人,并能为天下穷人着想,特别是慷慨相助,肯于帮助穷人致富的富人,才是最可贵的。金钱对富人是严峻的考验。安拉所喜爱的人正是那些像穷人一样谦恭的富人和像高尚富人一样的穷人。怜悯穷人的富人才是最好的富人,不巴结富人而能自强不息的穷人才是最好的穷人。那些谦逊而不自卑的穷人和使用财帛而不犯罪的富人,均能得到尊贵的地位。均能获得他们的身价。
今世金钱即使再多,到后世也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今世把它转化为善功,到后世才能见到实效,使他门真正得到金钱的富贵。
那么,什么是精神财富呢?它具体包含那些方面?精神财富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中,在接受真理并不断向真理靠近的过程中,由于精神境界的升华而取得的财富。精神财富对今后两世均具有永恒的身价。物质财富的价值是暂存的,过期不用失效,只对今世生活起显著影响。
精神财富大部分是以价值法则来体现的,大部分是靠人们真诚而美好的作为:即在积德行善的漫长过程中积蓄起来的善功,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物质财富转化而来的:即富人出于对安拉的敬畏,仗义疏财,用自己的钱财做善功,当然精神财富还包含有益的学识和智慧。
正确的信念、美好的作为:坚持天道五功和人道五典,及广济于人的一切美好业绩,认真遵守社会公德等都是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人们决不该单纯被物质财富所迷惑,忽略精神财富是人生的最大失误。
在人们有了正确的信仰之后,人们才能深刻理解精神财富的重要。过去曾有过许多帝王将相,他们说一不二,势大压人,钱大气粗,为所欲为,无恶不做,使许多无辜受到他们的涂炭,他们感到自己的一生,身价很高,显赫一时,岂不知他们的恶作剧到后世换来的是什么!
安拉造化人类,下降古兰,并为人们指引追寻真理的正道。人们来到这个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到底该干些什么?在经过幸福的童年之后,就应该投入真理的怀抱,明确人生的方向。
伊斯兰是两世并重的宗教,不讲出家。不讲脱离红尘,而是要投入现实生活中,去接受善恶之争的严峻考验。
今世没有好的作为,后世就得不到乐园的福分。今世胡作非为,后世必进火狱。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伊斯兰教明确指出:规范化的穆斯林生活应遵循两条原则:即严格奉行天道五功和人道五典,行善止恶应该成为指导人生的根本路线。因此穆斯林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进取过程。使自己在善恶之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为此穆斯林从摇篮到坟墓都得学习,学好古兰、圣训,掌握这两件法宝,就水远走不了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