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教育质量分析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阿拉伯世界教育质量分析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7-11-2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阿拉伯国家教育部官员10月29日在多哈举行的“现代知识研讨会”,会期两天,专题讨论“改善阿拉伯世界教育”,深刻挖掘阿拉伯人落后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蓝图。  这次研讨会的主持人是阿联酋社会科学院,院长拉菲亚·戈巴斯博士。 特邀嘉宾有联合国高教发展委员会地区协调官伊萨姆·纳贵伯和黎巴嫩大学教育学系主任艾德南·艾敏教授。  纳贵伯博士认为,阿拉伯国家停步不前,是因为思想保守,自我封闭,例如人们没有学习外语的热情,对外部世界新知识吸收收到局限。

  他说:“没有流利的外语能力,与现代世界知识脱节,约束在保守的生活方式中。 为了克服这个弱点,高等教育中应当加强外语教学的份量,与阿拉伯文并举。  阿拉伯语是交流语言,外语是探索知识的工具,大学生必须二则兼备。”   第二个问题是,阿拉伯国家对教育投资不足,特别是高等教育。  在高等院校中,应当加紧教学改革,例如改进教学方式,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内容实用性和高质量,同时普及基础教育,使高等教育水平相应提高。  他说,在许多阿拉伯国家,尤其那些人口高密度的城镇,出现教育两极分化现象。  大多数的年青人热衷于进职业学校和技术专科学校,但质量都很不高;另一方面,有少数年青人一心想升大学,压力很重,存在着教育合理化布局问题。

  纳贵伯分析说,第三个问题是教育机会不均等,教学标准不一致,造成学术和知识之间鸿沟,彼此难以协作和配合。  问题的根源在国家对高教的投资不均衡,高教师资人才不足,例如有三分之二的大学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彼此之间缺乏学术协调和统一管理。

  根据各国教育投资列项分析,在90%的阿拉伯国家大学中,一个普通大学生平均每年耗资2000美元,但是工程技术和医学专业平均3200美元,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平均耗资每年只有1200美元,出现重理轻文的现象。

  这是在多哈米纳-色拉姆文化中心举行的阿拉伯国家教育研讨会,是第一次尝试,由穆罕默德-马克图姆基金会在今年五月提议开创的教育研究和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  这个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阿拉伯社会的现代发展,发掘潜力,向人类现代化迈进。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