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又逢中国话剧诞生百年,两国的戏剧交流活动非常频繁。仅近两个月,就有日本剧团东演的《临时病室》、《爱恋森林》在北京、上海、大连、长春、武汉5个城市巡回演出;日本东京银河堂剧团带来的《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在上海、北京演出;12月上旬,中日两国戏剧合作的《海与阳伞》和日本"稀人会"剧团的《cryptograph》将在北京、上海演出。
《临时病室》和《孙中山与梅屋庄吉》两部戏与中国都有着不解之缘,《孙中山与梅屋庄吉》从普通人的角度描写了孙中山与日本友人梅屋庄吉的友谊,其中孙中山与宋庆龄等华人角色对话用的是汉语(这是有别于在日本演出的地方);而《临时病室》(导演/ 铃木完一郎)则是一部"出口转内销"的剧作——该剧编剧是中国武汉剧作家沈虹光。
改编自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皆大欢喜》三部喜剧的音乐剧《爱恋森林》虽然与中国没有什么关系,但在演出时也加进了许多中国元素,比如,仙王奥布朗突然冒出一大段发音不准的汉语台词,令观众捧腹大笑。
日本国(东京)剧团东演成立于1959年,由日本著名表演艺术家八田元夫和下山正夫创立。剧团东演与中国话剧颇有渊源,早在10年前,剧团东演就和中国的话剧团、剧作家开始有演出交流,尤其是采用中国戏剧十大女杰之一沈虹光的多个现实主义剧本,将其排演出日文版,在日本各地演出,反映中国当代文化,推动日本观众了解中国剧作家和作品。剧团东演一向致力于挖掘现实题材,也是日本话剧界第一个把大型中国话剧翻译并搬上舞台的团体,剧团东演认为在大时代变动的背景下,由于人际关系的改变而在日常被人们忽略了的温情是共通的,中国的故事一样能打动日本人民。
著名剧作家沈虹光话剧《同船过渡》先后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为纪念中日恢复邦交30年,2002年,剧团东演曾先后在上海、武汉、广州以日文版演出《同船过渡》。剧团东演还曾在日本连续上演沈虹光的两部话剧《临时病室》和《幸福的日子》100多场,创中日戏剧交流史辉煌。
日方选择中国新生代导演顾雷执导《海与阳伞》,是为了看中国当代青年导演和戏剧人对如此地道的日本作品是如何理解和阐释的,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加深对中国戏剧同行和观众的了解。此次日本方面把松田正隆的这两部作品带到中国,旨在展现一位剧作家兼导演十年间的风格变化,折射出当代日本戏剧的潮流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