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母亲》由导演沈好放执导,刘佳以及耿乐、柯蓝、巫刚等主演,该剧着力塑造一个伟大的母亲。月季大妈这个人物让很多观众感动,但同时也有人觉得这些事情在生活中很难发生,汉阳王女士觉得,“这个爱大伟大了,是被神话了的爱”。
角色脱离现实
观众热议:这个故事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在观剧的过程中,很多观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离婚的农妇刘月季,从老家带着三个儿女不远千里到戈壁寻夫,并始终对已新婚的前夫钟匡民不离不舍,这个故事现实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手机尾号为6749的观众说,“这个母亲形象汇聚了中华民族所有母亲之优点于一身,或善良勤劳、或吃苦节约,艺术的创作肯定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对于这个母亲的争议,观众两派意见人群分别代表了老一辈和中青年,前者认为这是母爱的伟大,后者则认为这是愚昧的做法。
作者观点:
刘月季突然接到离家出走多年的丈夫钟匡民从新疆部队寄来的信,对信中钟匡民要求离婚一事坦然接受,此事体现刘月季的通情达理,但是后来的千里寻夫并非图谋复婚,也只是为了“孩子们不能离开自己的爹,她也不能离开孩子们”。这样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是打上时代烙印了的。刘佳饰演的母亲可能不如《任长霞》中的警察演得好,但情节确实感动人心。
道具穿帮
观众质疑:语言、机械车不是那个时代的
剧中的刘玉兰为逃避包办婚姻来到新疆,团政委有意娶刘玉兰。但玉兰担心他们之间年龄、地位悬殊,彼此间没有感情。这位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村姑娘,竟吐出一大串爱情新名词。诸如“没有爱情的婚姻绝不会幸福”等,有手机尾号为4929的观众质疑,“这些话与当时的人物身份不符。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语言,那个时代的农村姑娘说得出这样的爱情语言吗?”还有剧中诸多农业机械穿帮镜头也遭到读者诟病。
作者观点:
该片描述的应该是50、60年代的情景,那时候所有的机械应该都是从外国进口,可我们在剧中却看到了“铁牛-55轮式拖拉机”、“东方红-802链轨拖拉机”、以及在上世纪90年代才进口的俄罗斯产的“德特-75链轨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