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舞剧《月上贺兰》照亮银川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文娱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舞剧《月上贺兰》照亮银川

来源:宁夏网 时间:2007-12-1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照亮银川

  12月10日,《月上贺兰》在中国剧院举行最后一场演出,当天北京下了今冬以来的第一场雪。12月北京人热议的话题很多,其中之一是宁夏的《月上贺兰》。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型原创回族舞剧,因邀参加北京国际舞蹈季的《月上贺兰》吸引了业界人士的眼球,也吸引了普通观众的眼球。连日来,看过演出的北京本地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观众,重新审视银川,看过演出的十几个国家部委的上千名机关工作人员,关注并重新审视银川,看过演出的70多个驻华使馆的300多名外交官,开始关注并重新审视银川。

  当天,包括总政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北京舞蹈学院等30多个全国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公司和艺术院校的700多位专家和职业演员,应邀来到中国剧院观摩《月上贺兰》,同时受邀前来观看演出的还有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文艺展演的6位执行导演。这些“圈里人”对《月上贺兰》大为赞赏。

  总政歌舞团团长、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我国著名编导张继刚说,作为国内第一部大型回族舞剧,《月上贺兰》是一部非常壮丽的舞剧,看得出宁夏办大文化的魄力,《月上贺兰》是银川艺术事业的重大收获。来自光明日报社的付女士说,《月上贺兰》雄浑的场面和激越的旋律令人叫绝,尤其是舞美,让人感觉到了不同文化底蕴所带来的迥异的艺术气息。

  《月上贺兰》像一束强光照亮了银川,吸引人们关注银川、了解银川。昨天,记者采访了银川文广局副局长、银川艺术剧院院长、《月上贺兰》演出总监李世锋,当剧团演职人员陆续撤离北京回银川时,李世锋在北京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回访工作,积极着手建立舞剧长期演出的市场机制。据悉,北京演出结束后,《月上贺兰》将在全国各地巡演,并将作为我区开展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的艺术精品,逐步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演出。

  谈到《月上贺兰》北京演出的社会反响,李世锋说:“业界领导很呵护,圈内人很吃惊,普通观众很叫好”。李世锋说,北京和全国的同行们觉得银川能做出《月上贺兰》,超出人们的想象,该剧的艺术突破和巨大魅力说明了宁夏在西北地区的文艺实力,《月上贺兰》是一部能走下去的经典之作,奠定了宁夏的舞台艺术基础,一定能推动宁夏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谈到对宁夏、对银川的宣传作用,李世锋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据悉,很多北京人看完《月上贺兰》后,开始向往宁夏、银川。一位北京市民在留言册上写到:《月上贺兰》音乐美、舞蹈美、剧情美,看完之后非常向往宁夏。观众朱洋说,《月上贺兰》是精神大餐,震撼魂魄,展现了宁夏源远流长的传统人文历史。观众朱德清说,《月上贺兰》展现了宁夏美好的风土人情,弘扬了贺兰山下的民族团结精神。现居住北京的李兆伟、杨淑敏老两口说:“我们曾在宁夏生活了30年,今天终于看到了宁夏的优秀回族舞剧。”

  月上贺兰

  翻开宁夏的文艺史,如果说黄河像一条始终闪烁着艺术光辉的彩带环绕着塞上大地,那么贺兰山就是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艺术符号,为塞上江南提供着智慧启迪。如今,《月上贺兰》像一轮皎洁的圆月升起在贺兰山麓,把宁夏独有的民族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魅力播撒向远方。

  《月上贺兰》从创意到上演历时3年,由银川市委、市政府、神华宁煤集团联合投资制作,由银川艺术剧院承担排演任务。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导杨笑阳担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担任编剧、国家一级作曲张千一担任作曲、优秀舞美设计师沈庆平担任舞美设计。该剧特邀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舞蹈家山翀,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优秀舞蹈演员王磊,我区优秀回族舞蹈演员张涛,沈阳音乐学院优秀舞蹈演员张大光,总政歌舞团优秀舞蹈演员谭广鹏等担任主演。

  《月上贺兰》以回族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弘扬民族团结、友爱、和谐为主题,讲述了千百年前古丝绸之路上一段感人至深的史诗故事,演绎了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从古至今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感人历史,表现了东西文化密切交流、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生活景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舞剧在银川初演成功后,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称赞舞剧的创作演出为宁夏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认为演出很成功,体现了民族大团结。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百忙之余先后多次观看演出,他说舞剧《月上贺兰》反映了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和谐共存的主题,有很强的时代性、国际性和现实意义。

  《月上贺兰》在艺术造诣方面具有四个特色:一、具备传统的戏剧式“线形结构”,全局结构的铺展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情节注重刻画人物的动态、心态和情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二、充分利用了地域文化符号,舞剧中,沙漠、黄河、贺兰山、羊群、贺兰石、贺兰山岩画、羊皮筏子、盖碗茶等,这些代表地域文化的符号被充分利用,创作者为突出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而给予艺术上的浓墨重彩或意象性的排列组合,将文化符号变成极具吸引观众的亲和力;三、艺术元素的活用活化,动作是舞蹈语言的核心元素,《月上贺兰》舞蹈动作在对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动作承袭的同时,又进行了挖掘提炼;四、主旨深远,舞剧突出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重大现实主题。

  文化名片

  《月上贺兰》通过讲述一支阿拉伯商队同黄河岸边、贺兰山下的乡亲们真挚交往和患难与共的传奇经历,描绘出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和睦相处、休戚与共的美好画卷,以绝佳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带给观众精神享受。第五届北京国际舞蹈季自11月13日拉开序幕以来,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不同国家的经典舞蹈剧目让观众大饱眼福。《月上贺兰》通过绚烂多彩的舞美手段展现了奇妙多姿的异域风情,令观众目不暇接。作为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史诗般反映回族风情的舞台艺术作品,《月上贺兰》不仅填补了我区集中展示回族历史文化表现形式的空白,更利用舞剧的形式艺术地展示了回族在中国诞生的历程,对回族地域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平台,成为一张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片”。

  银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尤艳茹介绍说,宁夏拥有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如何创作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如何打造提升银川乃至宁夏形象的文化名片?成为首府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使命,近些年,银川市做过种种尝试。随着银川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理念深入人心,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增强城市竞争的“软实力”愈发显得必要而迫切。银川一定要创作出反映宁夏风土人情且具有浓烈艺术感染力、强劲宣传张力的艺术精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银川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最后决定开发原创大型舞剧。

  许多专家、观众认为,这台舞剧是银川的一张流动文化名片,对宣传宁夏、促进银川各项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从北京开始,《月上贺兰》这张宁夏的文化名片将走向全国、全世界。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