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一)下——从两方谱碑说起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史料钩沉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一)下——从两方谱碑说起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1-1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二、曲阜王氏族碑
    严格起来说我手头上现有的曲阜回族王姓材料是一方碑刻,一帧宗派世系表和两份名人简介。这是曲阜王兆萃先生去年给我寄来的材料,遗憾的是我一直压在书箧里,至今才翻出来想说几句话。不过首先是对兆萃先生的谦意。
    曲阜西关大街是历史上曲阜这支回族王姓的聚居地,围寺而居的西关回族约一千多人,而王氏仅是其中一姓,而且是有谱可循的回族中的名门望族。曲阜清真寺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和民国二十五年的两篇重修礼拜寺记的碑文就出自这一支王姓王鸿绪、王令椿之手。且王氏在曲阜清真寺的历次修缮中均起过很大的作用。
    (一)载之王公墓碑
    这是一方墓碑,但也是曲阜王姓族谱中的重要记录,载之王公是王氏近代著名人物。且让我们先看原碑文。
    公讳万箱字载之,圣庙典籍也。①性慈和,重推解,生平所施亲邻婚葬,与夫茕独②衣食之资,莫可胜数。然自甘淡薄,③随遇而安,殊不以营营④殖田产遗子孙为利益。因而知公之所养者厚。子女孙曾绳绳⑤演昌⑥,良有以也。⑦卒年五十有八,在清光绪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巳时。距生於道光元年八月十二日吉时。元配氏王,生子二,先公二十一年而殁。继配石氏,生女一子二。寿登大耋⑧,身犹康健,兹勒碑表墓是即石太孺人⑨之意焉。柯三不文谨略而为之序。
    二等嘉禾章厦门关监督兼交涉员姻⑩再挽
    注释:
    ①典籍——明清时官职名,为掌管图书文籍的官员。王载之公为孔庙之典籍,掌管孔庙图书文籍等。
    ②与夫茕独——“与”是给的意思,“夫”语助词,“茕独”即“孤独者”给孤独者衣食,上文是助亲戚邻里之婚葬。
    ③自甘淡薄——这里是指自己的生活起居,自己愿意检节、清淡。
    ④营营——原意为来来往往,这里是说不去专心操劳置办田地给儿孙。另有“蝇蝇”一词,为贬意、钻营意,另有“蝇营狗苟”等都与此意不同。“殖”田产就是“置田产”
    ⑤绳绳——原为众多意,这里的“子孙绳绳”即子孙众多。
    ⑥演昌——“演”是推衍、推广。“昌”就是昌大、昌盛,逐渐昌盛意。
    ⑦良有以也——“很有道理”的意思。
    ⑧大耋(dié)——七、八十岁。大耋即老寿、高寿,耋也有寿意,另有耄耋之年,也就是七、八十岁,另还有一个“耆”字,六十岁以上的人,可称耆老。
    ⑨太孺人——孺人为七品官妻的封号,命妇有淑人,恭人等封号,太孺人即太夫人之意。
    ⑩姻——姻亲、亲戚。
    这篇墓碑文,是近代伊斯兰教名人唐柯三所撰。这篇碑文在王氏谱牒中的意义就在于它记录了曲阜回族王氏六世祖王万箱(字载之)的一些情况,在回族史料贫乏的今日是一篇难得的资料,且王万箱先生是王氏家族承前启后的人,是为曲阜清真寺撰碑人王鸿绪的父亲,是给我提供资料的王兆萃的高祖父。
    (二)家族宗派世系图表。
    这里包括两部分,一是一篇前言,另一是世系表,下面分述如下。
    (1)前言部分
    前言也可以说是谱序,这篇谱序的价值不菲,历史作用很大。
    始祖讳良山,二世祖讳玄,原籍陕西凤翔县①。精天方,与明嘉靖季年②。济宁清真寺聘为教长,回东寺③遂家焉。子三,长讳天启,次讳天爵,三讳天贞。
    启祖适峄县涧头集。贞祖留济宁柳行。我曲阜王氏即次支爵祖之苗裔也,爰④序宗派如左。
民国二十八年已卯新春
绍馀志⑤      
    注释:
    ①凤翔县——凤翔县在陕西,今西安西,在我国回族中口传安史之乱后,大批西域回回兵留居长安、洛阳,后迁徙到大荔和凤翔等地,即长安附近,如此传说属实,凤翔回族起源甚早。
    ②季年——即末年,晚年。明嘉靖晚年(约公元1563-1567年间)回族王姓一支已来山东卜居。
    ③回东寺——这一句大概是在明晚济宁东大寺聘请王姓阿訇,王玄于是去东寺任职并家居于东寺(或东寺附近),这里一个“回”字有歧义,可能是回教的东寺。
    ④爰——文言助词,这里是“于是”的意思。
    ⑤绍馀是王鸿绪的字,“志”是记的意思。
    这篇谱序是王鸿绪(绍馀)所书的序言,记录了如下几件事情。
    其一,曲阜(或曰山东一支)王姓的祖籍及始祖情况。其始祖王良山,世居于陕西凤翔,王良山应为明中叶人,王姓如是西域回回兵之后,那么其先祖来中华应为唐肃宗时(约公元760左右)如不是这一支最晚也是明初。二世祖王玄,精通经文教义,明嘉靖晚,来山东济宁定居,为东寺教长。有三子,长曰王天启,二曰王天爵,三曰王天贞。
    其二,这一支王姓为宗教世家,二世祖王玄为阿訇无疑,因应聘来济宁任职。
    其三,济宁大寺的始建年代,据《山东省志•宗教志》载:“元朝天顺年间建古寺于棉花市街,明朝成化年间由西域珠宝商人马化龙父子出资将古寺迁至今地”。即今之东大寺。元天顺年间为1328年略晚于济南南大寺,但大致情况两寺的变迁情况相同,如济南南大寺从元初计,那么东大寺也应从公元1328年左右计,而王玄到济宁东寺任职约建寺后100年左右。
    其四,该谱序讲明王玄之后为三支,其中三支王天贞留济宁柳行,长支王天启去峄县涧头集,二支王天爵到曲阜,估计可能是去三地任阿訇职(如不是经商等),序言把三支流徙去向都记录清晰,今日济宁、邹县之回族王姓可以此序而认祖归宗(当然可能是一部分,一支),不知济宁、邹县还有启公和贞公的后裔否?
    (2)世系表(附后)
    这个世系图表排列清楚,共列了曲阜王氏谱系十一世,其辈字排列为良——玄——天——起——居——万——士(德)(鸿)——庭(凯)——令——兆——增。只有七代、八代命字有所不同外,其他均有条不紊。世系表以上下左右排列,如良山——玄——天等为上下关系(即祖、父、子),天启在左,天贞(老三)在右,天爵居中,四世起麟应为长,起凤应为次,这是一个宗派图式,可作为各姓家族世系之本。王兆萃先生为十世,令椿先生为其已出五服的堂叔(或堂伯),鸿绪为其曾叔祖,万箱为其亲高祖。
    (3)王鸿绪先生简介及其他
近日王兆萃寄来有关王鸿绪先生情况的介绍,今摘要刊登于此,这篇情况介绍有三部分,都是一般谱牒应该收入的重要材料,在此登出以备各姓氏修谱选材之参考。
    1、名人小传
    王公鸿绪(1871-1954)字绍余号统光,原名鹏德,曲阜市西关街人,回族,邑庠生,省文史馆馆员,父万箱,孔府典籍。绪公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家庭,自幼熟读经书,擅书画,爱篆刻,一生从事教育,曾应聘在衍圣公府授儒学,后去邹枣泰兖等地讲学,一九三〇年,阎冯蒋大战时,绪公亲赴曲阜战场,亲访史实,写出了《十日记实》一文,颇有研究价值。
    解放后被山东省政府聘为山东省第一届文史研究馆馆员,一九五三年被邀参加省民委第一次代表会议,享年八十四岁。
    2、王鸿绪诗四首
    ①无端黄犬吠墙根,知是谁家客到门。
      缓步携筇忙相问,文教科员是孔君。
    ②虚度光阴八十三,足不沾尘到济南。
      金碧辉煌宿舍好,酣睡一夜似春蚕。
    ③洁净清微教义佳,食茅践士万千家。
      五洲万国多黑暗,皎皎明月麦地那。
    ④甲午死平壤,山东左忠壮。
      精诚报国心,清史留榜样。(左宝贵)
    3、印章

    4、聘书
    这个聘书是一九五三年山东省政府聘王鸿绪(绍馀)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而发的,能幸免文革一劫,保存下来,实可珍贵。
    王氏回族曲阜宗谱的王鸿绪简介及其他部分,包括四个内容,其一是“小传”,王兆萃先生给我的内容较多,在此我进行了适当地删减。“小传”部分是任何一部家族谱牒均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如家族中有名人,应尽力收存。其二是鸿绪公的诗作,兆萃先生寄来约十四首,在此我仅选四首,未全部录用。诗、词、文章在谱牒中出现也是很正常的,既能增加谱牒的文化含量,也是宣耀家族书香世家的一种方式,但不宜过多。其三是印章,这里选了五方,印钤也是家谱内容的一个方面,但也不宜过多。其四是聘书,如这样省市级的重要聘书,最好不要遗漏。这份聘书上有康生的大印,这在我省回族知名人士的家庭中能保存至今的并不多,不管康生的政治盛衰沉浮如何,但康曾为山东省省长,这是一段历史,是一个历史事实,这个聘书是一个家族的荣誉。
    我仅收录了这些在拙作中,请兆萃先生见谅。
    (四)王龄椿先生简介
    王龄椿先生是清光绪二十五年曲阜清真寺碑文的撰写者,是曲阜回族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王兆萃先生寄来了他的简历,今刊载如下,以留史存。
    王龄椿字寿千,号子庄,住曲阜西关大街,兖州府学廪生,生卒不详,椿公自幼生长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书香家庭,祖籍陕西凤翔县,於明朝嘉靖年间迁来曲阜,族谱文载,公之父献庭公,字修如,号秀岩,恩贡生,其祖父士德公,字允吉,号懿民,生於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八月初五卒於光绪十八年(1892年)六月十九日,享年七十七岁,邑庠生,至圣庙五品司乐官,同时士德公又是曲阜一代名医,由于精心治愈衍圣公之疾病,为褒奖其功上奏朝庭,于道光八年敕“奉天诰命”一樽,该诰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套”,二是“支座”,外套由硬质木雕刻而成,刻盘龙戏珠,金边兰底,作工精细,长宽各约50公分,“支座”厚重结牢,高度为外套的4/5,外套由上向下套入支座即可。内空装二帧黄绫圣喻,一是褒奖王士德治病有功,二是敕王士德之父母“奉天诰命”一樽,圣旨长约50公分,宽约30公分,中间盖有朱红大印,因老人多已故去,后人又因当时年轻忙于生计,未经心记忆,只能记述梗概,但不少人曾亲眼目睹过这樽“诰奉”。该“诰奉”于“文革”中被搜查丢失,至今下落不明。椿公幼年进私塾学堂熟读孔孟,接受儒学教育,对儒学造诣颇深,因此恩准兖州府学廪生,并擅书喜画曾有墨作留存,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保留下来,是后人一大憾事。古云:“秀才补了廪,纱帽头上滚”,但椿公淡泊仕途,加之受先祖影响精心研究医学,族谱载椿公为曲阜有名中医师,悬壶济世服务乡里,同时一生热心教门笃守清真为弘扬伊斯俩目教门及曲阜清真寺的建设不辞辛劳,为后人所传颂,祖茔碑文曾有记载。公秉承祖训忠厚传家,诗书继世,教育后代做为国为民之有用人才,因此后辈均事业有成,王氏家族目前有三十余户,二百余人居住在原籍曲阜,并有多人工作在党政、卫生、教育、企业各界,另外上海、南京、济南及港台等地也有本祖后裔。同时后人不忘先祖热心教门,在地、县两级伊协均有人参与领导工作。其侄王诚(兆芷)1934-1937在曲阜师范学校?红二师?学习与万里委员长为曲师校友,在校期间参加革命进步组织,1938年11月被中共曲阜城分区委选送去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校址:沂水县?。建国后授大校军衔,并任华东军区后勤车管部部长一职。一九六五专业任南京工学院院长。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九日病逝,享年七十七岁,在原籍曲阜之嫡曾孙定坤曲城仓巷居委会副主任,曲阜市伊斯兰教协会常委,为全市穆斯林及家乡人民勤恳工作。(此段简介为王兆萃作,略有删节)
    结束语
    这篇考辨文,我仅就两方谱碑为由头,谈了自己的一些浅见,目的是为济南市各地多斯蒂和热心于回族家谱文化者,在收集、整理和编纂家谱时能提供一点启示,从中获得一点收益,以便在收编我回族古籍时不致有丢失和遗漏。其中体例部分是我根据我省几部著名谱牒,摘要归纳而成,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而已。这篇考辨文我仅就金岭沙姓曲阜王姓的谱碑等内容,谈了一些个人意见,一来是向全省推荐两姓谱牒,引起同好者注意,为收集和整修回族文化遗产而共同努力。再者对其中一些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或称为考辨吧——其中错误,当然难免,也未征求杨学英、王兆萃两位先生的意见,其中如我违背两位先生初衷之处,深表歉意,再次感激杨、王二先生,谢谢,舒克尔。
◆伊牧之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