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沙达·哈松在黎巴嫩一家电视台的选秀节目“明星学院”中唱起那首《巴格达》时,无数伊拉克人落泪。当哈松赢得“明星学院”冠军时,无数伊拉克人,不分教派、不分地域,与她共同感受喜悦和快乐。
在哈松的歌声中,伊拉克人暂时忘记纷飞战火的痛楚;在哈松的胜利中,伊拉克人体会团结的美丽。
哈松不久前“回到”伊拉克。她说,作为伊拉克人,那是26岁的她26年来第一次踏上伊拉克土地。
夺冠
当地时间2007年3月30日晚11时30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LBCI卫星电视频道选秀节目“明星学院”现场。
哈松与另外3名分别来自埃及、黎巴嫩和突尼斯的选手站在舞台上,等待比赛最终结果。哈松,一席绿松石色晚礼服,长发披肩,光彩夺目。评选结果在大屏幕上显示,哈松在4名选手中最后一个回头观看。冠军就是她。
一刹那,现场沸腾。歌迷冲上舞台,与哈松相拥而泣。哈松手持一面伊拉克国旗,跪在舞台上,泪流满面。从颁奖人手中拿过那座奖杯时,她的身上仍披着那面伊拉克国旗。
同一时刻,伊拉克北部埃尔比勒,一座购物中心的大屏幕正在直播哈松夺冠的场景。这里成为欢乐的海洋。“沙达,沙达,”聚集在这里的人们不断呼喊着哈松的名字,宣泄着心中的快乐。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由于安全问题,这里无法像埃尔比勒那样组织集会,但枪声在街头响起。这一次不是暗杀,不是教派间冲突,而是庆祝哈松夺冠。
这一夜属于哈松,属于巴格达,属于伊拉克人。
参赛
哈松成名正是通过选秀节目“明星学院”。
这个节目由黎巴嫩LBCI卫星电视台主办,与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偶像”类似。比赛规则为参赛者比拼唱歌和舞蹈等才艺,通过观众手机短信和网络投票,逐轮淘汰,最后选出冠军。这一节目在阿拉伯国家广受关注,2006至2007年度一期已是第4季。
哈松在这一节目中充分展现了多项才艺,演唱过阿拉伯文、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歌曲。
哈松成为不少伊拉克人的偶像则是缘自她在一期节目中演唱黎巴嫩女歌星法伊鲁兹的经典名作《巴格达》。歌曲生动描绘了巴格达的动人美丽与历史气息。
如今在网络上仍能搜索到哈松现场演唱的这首《巴格达》。哈松在其他选手伴唱中,通过歌曲《巴格达》抒发对伊拉克的热爱。悠扬歌声结束时,哈松潸然泪下。节目现场一名手持伊拉克国旗的青年男子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首歌曲感动了伊拉克人的心。伊拉克观众把哈松称作“美索不达米亚之女”、“伊拉克的女儿”。
哈松出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母亲是摩洛哥人,父亲是伊拉克人,出生在巴格达以南大约100公里的希拉。哈松随父亲加入伊拉克国籍,在法国巴黎接受了高等教育。
虽然至参加“明星学院”时,哈松从未到过伊拉克。但哈松在节目中告诉电视观众,她为伊拉克自豪,为自己是伊拉克人感到自豪。
支持
夜幕降临后的伊拉克治安混乱,不少地区受到宵禁令约束。看电视是不少伊拉克人最主要的休闲活动之一,当然是在那些夜晚仍然有电的区域内。
哈松在比赛节目中的表现,引起大量伊拉克人关注和支持。不少哈松的歌迷说,哈松拥抱了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所以伊拉克也会拥抱她。
伊拉克东方一台在去年3月30日决赛当天制作数小时直播节目。决赛前,伊拉克的电视台和电话公司制作大量广告,号召人们为哈松投票。
一些哈松的歌迷说,他们为哈松发送大量手机短信选票,以至于他们的预付费手机都没钱了。
巴格达18岁居民伊马德·努哈德在一个市场中竖起自己制作的一张哈松的海报。
巴格达32岁的餐馆员工艾哈迈德·喀蒂姆说,他和朋友已为哈松投了近500票。
17岁的萨拉·阿卜杜拉说:“我们会一直看直播到深夜,为她的比赛而紧张。”
尽管哈松居住在国外,但这不影响许多伊拉克人对她的认同。喀蒂姆说:“我们听说,她住在摩洛哥,而且从未到过伊拉克,但她是那么爱她的国家。想一想,如果她居住在这里的话,她又会有多么爱国。”
仅决赛前一星期,伊拉克人就为哈松投了数百万票。决赛中,哈松以约40%的支持率夺冠。
团结
哈松的支持者来自伊拉克各个教派,各个地区。在哈松歌声中,人们暂时忘记了战争,忘记了教派冲突。
伊拉克东方一台直播决赛时,电视节目中滚动的一条短信写道:“所有教派为你(哈松)的胜利而团结。你把所有伊拉克人团结在一起,从北到南,从底格里斯河到幼发拉底河。”
哈松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当我参加那个选秀节目时,人们对我的背景了解不多。他们不知道我来自哪个教派,只知道我是伊拉克人,我代表了这个国家好的一面。所以他们支持我,只是因为我是名伊拉克女子。”
正如哈松所说,不少伊拉克人把哈松看作是整个伊拉克的骄傲。巴格达学生阿里·叶海亚说:“她是伊拉克人的女儿。当她获胜时,每个伊拉克人都该为她昂起头。”
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的一名发言人阿里·达巴格告诉美国《华盛顿邮报》,艺术者,尤其是“向人们传递积极信息”的艺术者,比政治人士更能在民众中获得支持。
巴格达31岁居民齐亚德·卡伊西说,哈松的胜利告诉所有伊拉克人,停止暴力,做一些有建设意义的事情。他说:“伊拉克人应关注于艺术、音乐和体育,他们在这些领域能找到爱、美丽和宁静。”
情感
对于哈松,许多伊拉克人表现出复杂情感。
不少哈松的支持者说,他们在哈松身上看到快乐、自由和希望。
伊拉克东方一台一名女主持人说:“她做到并非所有伊拉克女孩都能做到的事情:歌唱、舞蹈、自由自在。她代表了自由。为沙达投票能让伊拉克人再次感到快乐。”
更重要的,如一些伊拉克人所说,人们在哈松身上看到一种对国家的认同感,一种作为伊拉克人的骄傲。不难理解,这种情感对于一个政局混乱、战火纷飞的国家有多么重要,也有多么不容易。
巴格达一个名叫伊萨拉·塔里克的主妇说:“哈松的胜利向世界展示,尽管伤痕累累,但伊拉克人仍在歌唱。”
类似情感近一段时期在伊拉克不止一次出现。比如,伊拉克男子足球队去年夺得亚洲杯足球赛冠军时。
巴格达62岁居民萨米尔·斯提普汗说:“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经历战争,我们有正常生活,可能没有多少人会为哈松投票。我们深深地感觉到,有人试图让我们丢掉作为伊拉克人的身份认同感。因此,任何让我们感到我们是伊拉克人、让我们团结一致的东西,我们都会紧紧抓住。”
今后
获得“明星学院”冠军后不久,哈松去了伊拉克北部。在她的国家,她见到了支持者,也见到伊拉克的一些官员。
哈松谈到第一次回到家乡的感受时说:“这让人心潮澎湃。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骄傲,同时也有些感伤。26年中,我第一次回到我的国家。那里的人对我非常好。一名女子走到我面前对我说‘谢谢你’时,我感觉,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女儿。”
哈松承认,她去伊拉克前对那里的安全形势有一点点担忧,但到那之后却有一种安全感。她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她去的是伊拉克境内安全形势相对好一些的北部地区。另一方面,和同胞在一起,让她感到安全。
她说:“我在他们中间,让我感到非常非常安全。我在我的祖国,和我的家人在一起。”
谈到今后打算时,哈松说,获得冠军为她赢得一些奖励和一些广告代言。她想继续唱歌,希望她的歌声“为伊拉克人带来希望和微笑,告诉人们,我们是伊拉克人,我们需要团结在一起”。
对于今后,伊拉克人仍需面对他们的生活。从新闻里传来的,更多是暴力事件和伤亡信息。比如,巴格达一个逊尼派组织办事处1月7日先后遭到两次自杀式爆炸袭击,数十人伤亡。
或许,这会让伊拉克人更久回味哈松曾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我们伊拉克人团结起来多么美丽啊,”伊拉克一名哈松的支持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