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0年的偶像明星陈冠希,富家子出身,和阿娇、张柏芝等很多圈中女星关系密切,爱玩自拍,照片遭人外泄,网络流传,影响巨大,造成所谓“照片门”事件。事发后陈冠希行踪诡异,众说纷纭。
陈冠希宣布退出香港娱乐圈了!
请注意,是“香港”———娱乐圈哦,他的“退出”貌似源于“很黄很暴力”,如果不能读出他道歉声明背后的“留一手”,只能感叹一句“好傻好天真”。
有人说,陈冠希是被“公愤”和“众怒”逼走的,试问,这个“公”那个“众”会不会就是通过各种媒体手段观看被以不当途径泄露出来的明星私隐的n多双眼睛的主人呢?要不然,“愤怒”来自哪里?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娱乐圈有没有无间道暂时存疑,可是今天的娱乐江湖也不是“英雄本色”当道、偶像等同于榜样的年代了,更何况,在一网打尽的传播革命面前,网友都成了“朋友”。
严锋(学者) 网络时代偶像的黄昏
“照片门”事件其实体现的是网络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可视化特征,“璩美凤事件”发生在7年前,那时,两岸三地的网络尚不发达,导致事件不那么“严重”,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与当今发达的网络相遇之后,才带来了对社会的重大震撼,其实即使没有陈冠希,也会有李冠希、张冠希出现。陈冠希曝光的只是成年人的私生活,无可指责,但是明星们都是“有限可视”,通过发达的网络传播,让公众看到了真相,无疑是对传统道德底线的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是偶像黄昏时代的到来。
“照片门”的传播在网络上汹涌澎湃,甚至已经到了审美疲劳的地步。网民在集体“狂欢”,一方面无所不在的窥视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网友们精神麻木,另一方面公众也是牺牲者,在公众心目中,明星的形象是高于生活的,虽然也有人心里明明知道明星也是凡夫俗子,但是心中仍旧抱有幻想,“艳照门”令一个又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明星走下了神坛。正如一些网民所说的那样:阿娇不要再扮清纯,博同情,不是你们天真,而是我们天真,错以为你是天使,让孩子们相信了你。家长们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让自己的孩子追所谓的清纯的偶像,出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供养明星,明星却在人格上背叛了他们。这种感觉是一种无法宣泄的愤怒,最后导致他们失去信仰,显得迷茫。但是人是需要信仰的,即使是一个虚伪的,不真实的“信仰”也能起到润滑、平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