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寺文化 初春潭柘寺一日游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景区大全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探寻古寺文化 初春潭柘寺一日游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3-1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宝珠峰山坳,距北京城40多公里,始建于晋代,是北京地区历史最久远的寺庙,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建燕京城”一说。因寺院后有龙潭,前有柘树,故得名潭柘寺。

  寺院依山而建,殿宇宏伟,建筑格局分为东、西、中三路。 


 
中路建筑金碧辉煌,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大雄宝殿大脊两端的碧绿琉璃鸱吻高2.9米,是北京市古建筑中最好最大的一对鸱吻。毗卢阁是中路的最高建筑,阁前植有腊梅、探春、二乔、玉兰等名贵花木,阁前的一株紫玉兰已有200多年的树龄,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株玉兰,每年初春时节,是赏玉兰的大好时机,另有两棵银杏树曾被乾隆帝“御封”为“帝王树”和“配王树”。东路是一组庭院式建筑,碧瓦朱栏,幽雅别致,有方丈院和清代皇帝的行宫。西路建筑庄严肃穆,有戒坛、观音殿等。 精彩专题推荐:潭柘寺建寺1700年庆典

  潭柘寺必赏景观

  帝王树

  潭柘寺三圣殿东侧生长一株伟岸探天的银杏树,树干粗茁达4米,高13丈,树冠繁茂,生机勃勃,被称作“帝王树”。西部一株低矮得多,与之对称而立,叫“配王树”。帝王树树龄千年以上,植于五代后唐从实禅师与其徒千人讲法潭柘时期。

  龙须竹

  康熙三十七年(1698),圣祖康熙皇帝赐潭柘寺“龙须竹八杠”。寺僧将其种植于行宫院落,尤其是流杯亭北阶旁。从康熙年间至今三百多年,这些竹子仍生机盎然茁壮成长,并且越培植越多,如今除流杯亭、万岁宫外,寺内延清阁前院落,以及戒坛北侧和东西侧也遍植此竹。

  千年柏

  方丈院内两株桧柏,东西并立,粗逾三围,树干笔挺直入云天,高达30多米。苍黛的树冠亭亭如巨盖,气势足具,苍古弥坚,树龄达千年以上。风霜雪雨、蟉结千载,生成如此奇崛古柏,阅尽古寺兴衰。据讲,生长如此繁茂的千年树龄桧柏,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二乔玉兰

  潭柘寺内毗卢阁下东侧有紫玉兰两巨株,老干粗已过尺,高三四丈。每届4月10日左右为盛花期,如灿烂之云霞般怒放,最称盛景,其树龄已达200年。其花九瓣,分三层排列,花瓣硕长达6寸。

  紫玉兰是俗称,但其雍容华贵、独特美丽的花姿,在北京却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天下绝品。有人称潭柘寺的紫玉兰名“二乔玉兰”、“朱砂玉兰”,以嫁给周瑜的小乔比附之,可见其娇艳媚人之状。

  探春

  潭柘寺名贵花木还有探春,分别植于毗卢阁前东侧,写经室门口。枝干黑赭色,叶嫩绿、如榆,高达3.5米。探春为丛生灌木,主干粗如手杖,盛花时洁白如雪,一蓬蓬缀满枝头。花期4月初旬,盛花期仅10天,尤为不易遇到,故知之者亦绝少。

  有关潭柘寺的传说 

  1.西观音洞 

  该洞亦叫活佛洞,在观音洞南。清同治、光绪年间有高僧因亮,能治病消灾。讲经时有虎听经,后来虎被感化,不食生灵,饿死洞中,该洞1982年进行修缮。洞内有甘泉,泉边有石虎守卫。 

  2.舍潭为寺 

  相传潭柘寺原是一个深潭,内有海眼,潭中有龙居之。华严大师(唐武则天时名僧,住幽州城北,全城都能听见他诵《华严经》的声音,称他为潭柘寺第一代祖师)来此讲经,潭中之龙亦听经,有所感悟,愿舍潭为寺。一夜龙飞走,龙潭成平地。水中涌出两个鸱吻。后来置其于大雄宝殿主脊上。

  交通指南:

  线路1: 从北京西站南广场出发,乘坐981路临快(北京西站南广场-丁家滩),在石龙工业区换乘931路(地铁苹果园站西-潭栝寺),抵达京西八奇洞. 约48.37公里

  线路2: 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373路(北京西站-衙门口),在翠微路换乘370路(公主坟-圈门(门头沟)),在麻峪换乘931路(地铁苹果园站西-潭栝寺),抵达京西八奇洞. 约54.73公里

  线路3: 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663路(原965)(苹果园南-小马厂),在京燕饭店换乘325路(石井山高井-衙门口),在广宁村换乘931路(地铁苹果园站西-潭栝寺),抵达京西八奇洞. 约53.63公里

  线路4: 从北京世纪坛医院出发,乘坐414路(五路桥东-翠林小区),在定慧寺东换乘645路(大峪-民族园路),在侯庄子换乘931路(地铁苹果园站西-潭栝寺),抵达京西八奇洞. 约52.96公里

  自驾路线:走京原公路,到潭柘寺镇向北走潭柘寺路即到。

  赏玉兰最佳时机:4月初

  门票价:35元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