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河重组扑朔迷离 东风、长安谁最终接手?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科技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昌河重组扑朔迷离 东风、长安谁最终接手?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3-1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3月5日,昌河股份(600372)发布公告称,部分媒体关于“北汽收购昌河方案已经基本确定”的报道不实。由于昌河股份大股东中航科工全力发展大飞机业务,并将剥离旗下汽车资产,此后关于昌河汽车未来去向的猜测就不断传出,被北汽收购是最新的版本之一。在东风无意接手、北汽被否认的情况下,未来昌河汽车的去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昌河尚未进入东风重组计划

        3月4日,某媒体发布了“北汽收购昌河方案基本确定”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但随后的第二天,昌河股份就以公告的形式对此予以否认。其在公告中表示,经向公司管理层征询及书面函告知控股股东(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及控股股东明确表示均不知此事,也没有就此事与北汽或其他各方接触,上述报道属不实报道。

        尽管这一消息被证实不属实,但却反映出目前昌河汽车的尴尬处境。从今年2月初开始,就有消息称,同时持有飞机及汽车制造业务的中航二集团,由于需承担大飞机任务,将加速剥离汽车资产。随后传出消息,东风汽车将成接盘者。据了解,中航二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东安动力(600178.SH)、昌河股份(600372.SH)、哈飞股份(600038.SH)、洪都航空(600316.SH)及中航科工(2357.HK),其中前三者均为汽车资产。但东风汽车仅对东安动力和哈飞汽车有兴趣,而对连年亏损的昌河股份并无接手打算。

        3月3日,自1月17日停牌后首次复牌的东安动力发布公告证实了这一点:东安动力控股股东中航科工(2357.HK)拟以其持有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权作为出资,中航科工附属公司哈飞汽车公司以其部分汽车业务资产作为出资,东风汽车公司以现金出资,三方商讨组建合资企业事宜。其中并无昌河股份的身影,可见昌河尚未纳入与东风汽车的重组计划之中。

         东风、长安谁是最终接手者?

          对于中航二集团而言,由于国资委的指示,其未来将专心发展大飞机业项目,剥离汽车资产成为必然,这意味着其在借助东风之力重组哈飞后,也将随后出售昌河汽车。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不断传出昌河去向的各种版本,被业界形容为“待宰的羔羊”。

          有汽车分析师认为,东风汽车仍可能是未来接手者。在中航二集团三大汽车资产中,东安动力由于其在微型发动机生产领域的优势以及良好的业绩,较容易找到买家,哈飞汽车的价值次之,最弱的就是昌河股份。中航二集团更倾向于将这些资产整体打包出售,由于东风已经计划重组哈飞,未来进一步重组昌河也有可能。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昌河汽车有可能让给长安集团,主要因为昌河已和铃木合资成立了昌河铃木,后者生产的整车与长安集团旗下的长安铃木为相同车系,而中航科工也逐渐减持昌河汽车股份。另外,长安集团和昌河一样拥有兵工集团的深厚背景,可以顺理成章地接管昌河的一切。再加上铃木这个伙伴,可说是如虎添翼。不过对不乏微车的长安集团而言,昌河只能算是鸡肋。一位汽车营销专家则认为,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哪个集团接手,而是接手后如何整合的问题,这涉及到改造昌河落后的生产线、扭转亏损、几千名工人就业等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难题。本报记者黄习伟

           相关新闻

           昌河今年计划销15.4万辆整车

           尽管未来扑朔迷离,但昌河汽车到目前为止的生产和销售并未受到影响。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昌河2008年度供应大会上获悉,昌河将全力冲击全年15.4万辆整车、89800台发动机的目标,同时制定了专注于小排量车的产品战略。昌河汽车还要求全公司打响2008年市场营销攻坚战、成本控制持久战、内部管理堡垒战“三大战役”,提高赢利能力,以图扭转亏损的局面。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