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红楼梦》迎50周年 王文娟自曝曾立军令状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文娱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越剧《红楼梦》迎50周年 王文娟自曝曾立军令状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3-1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今年是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首演50周年,为了纪念这部经典越剧的五十大寿,SMG艺术人文频道、上海越剧院等单位大合作,共同推出“《红楼梦》情牵五十载”特别节目。节目分上下两集,将分别于3月15日和3月22日在艺术人文频道《文化主题之夜》播出。

  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王文娟、周宝奎、金采风、吕瑞英、孟莉英等将为广大观众朋友们娓娓讲述越剧《红楼梦》从舞台首演到电影上映风靡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

  徐玉兰王文娟揭秘幕后

  1958年越剧《红楼梦》首演,从2月18日大年初一一直演到3月31日,连演54场,观众达八万六千多人次,但幕后的压力与艰难却很少有人知道。编剧徐进写剧本就整整花了三年时间,徐玉兰、王文娟为了演活十三四岁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也是煞费苦心。徐玉兰收集了各种艺术形式所表现的“贾宝玉”,从“泥人张”的贾宝玉中深受启发,通读3遍原著从书中找到灵感,设计了宝玉甩着“檀香佛珠”的出场动作,令人耳目一新。

  王文娟透露,当年她曾说过“演不好林黛玉就杀我头”,在节目中她道出原委:“当年徐进写的本子不被领导看好,但他很有信心,我们为了支持他就立下了这个军令状。”

  “宝黛”形象深入人心

  越剧《红楼梦》在上海一炮而红之后,立即沿长江到全国巡演,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到武汉演出时,一位观众特地买了两张票,一张留给已经去世的母亲,因为母亲生前曾是《红楼梦》迷,他还将母亲收集的全套《红楼梦》香烟牌送给徐玉兰。因为宝黛形象深入人心,观众寄来大量信件和各地特产,甚至有人从新疆寄来哈密瓜,有的观众误以为王文娟和林黛玉一样体弱多病,给她寄了中药和猪油。

  1959年,《红楼梦》走出国门到朝鲜、越南演出,越南当地的翻译在演出中进行同声翻译,他们也被剧情打动,一边翻译一边流泪,观众们依然掌声如雷。而扮演薛宝钗和王熙凤的吕瑞英和金采风正是此时加盟《红楼梦》的,两位老师在接演各自的角色时都极不情愿,吕瑞英笑说:“我平时出演的都是一些率真爽气的女性角色,但薛宝钗却非常有心计。”尽管如此,她为了演好这一角色,还是下了苦功,抽出时间认真阅读小说原著,“理解”薛宝钗。同样,金采风接演王熙凤时也哭过鼻子,如今她认为,接演这个角色为自己开拓了戏路。

  1960年《红楼梦》赴香港演出引起轰动,著名导演朱石麟提议将该剧拍成戏曲电影,他钦点得意门生岑范执导该片。今年年初岑范导演因病故世,各位越剧名家在节目现场难掩悲伤之情。王文娟回忆道,当时虽然大家都是名角,但是片酬却都不高,“完全没有明星待遇,晚上拍戏加班也只有两毛钱的晚餐费,每天拍片只能坐电车,但当时大家齐心协力,完全不计较,全心全意打造经典。”

  四组“宝黛”重聚首

  《红楼梦》的成功背后积聚了许多人的心血与汗水。节目中四组“宝黛”组合:陈颖、华怡青;钱惠丽、单仰萍;郑国凤、王志萍;赵志刚、方亚芬与老一代艺术家共话一段段难忘动人的“红楼情缘”。

  陈颖在《红楼梦》中出演的角色最多,她演过贾宝玉、薛宝钗,还为徐玉兰配过紫鹃一角。华怡青虽是半路出家,但形象气质与娇弱的林妹妹十分相似,为演好林黛玉,她每天坚持花上6到8个小时听王文娟的录音。钱惠丽和单仰萍可以说是合作时间最久的一对“宝黛”了。1984年钱惠丽代表诸暨、单仰萍代表桐庐来上海参加江浙沪越剧演员电视大赛时的比赛剧目就分别是《哭灵》和《葬花》,两人当年一起获得二等奖,唱红上海滩,注定了今后一路携手合作《红楼梦》的缘分。

  尹派的《红楼梦》也为戏迷喜爱。1962年,尹桂芳带领芳华剧团第一次回上海演出时,带来的就是《红楼梦》。“越剧王子”赵志刚在排演大剧院版《红楼梦》时,正逢恩师尹桂芳病危住院,但老人家未见学生完成“红楼梦圆”始终牵挂,多年过去,节目中赵志刚回忆起这段往事,依然动容。多年来赵志刚一直有个心愿,希望徐玉兰能点评一下他所扮演的贾宝玉,节目中他终于完成了心愿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