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每个民族历史的进程往往由当权者决定,当权者有廉洁仁慈的好人,也 有昏庸无道的恶者,他们都是在安拉的考验中显示自己的性格。 安拉 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对他们考验。
常用词语∶左勒盖尔奈英,赛鲁士大帝,铜墙铁壁
重点思考∶左勒盖尔奈英怎样对待新出现的局势?
——————————————————————————————
一、左勒盖奈英的故事
《古兰经》记载的古代君王中有一位名叫左勒盖奈英的英名国王, 他的名字出现在第十八章的经文里。 左勒盖奈英是阿拉伯文的词语,意思是“双角人”。
“双角”的含义是指他统治下的国土,有两块领地呈动物的双角状, 形成犄角之势。
————————————————————————
图示∶P.216 (中东的地图) 说明文∶中亚、吕底亚、 波斯和肥沃的新月地带。 赛鲁士帝国对新月地带和 波斯的两边形成了犄角之势。
————————————————————————
穆斯林的学者们依据《古兰经》的讲述, 到当地寻找赛鲁士帝国的确切位置,但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 有些人认爲, 左勒盖奈英可能就是生活在西元前四世纪的亚历山大大帝;多数学者不同意这个观点,因爲亚历山大是个偶像崇拜者,并且行爲不检点,是个同性恋者。 《古兰经》中所描述的左勒盖奈英则是位元敬畏安拉的通道者,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统治下的土地有两块突出的战略要地,形如犄角,并且他建造过一座铜墙铁壁的防御工事,抵挡荒蛮的外族入侵。
大多数人认爲,他就是古波斯帝国的赛鲁士大帝,生活在西元前549年,也有人坚持说,他可能是稍后的古波斯王大流士一世。 他先征服了现位于土耳其的古代吕底亚国,后来又征服了富饶的新月地带迦勒底国,他释放了所有的俘虏居民,其中有犹太人,让他们回归家园。
—————————————————
图示∶ P.216 (一快山地,无说明)
—————————————————
他最后征服了中亚一带的一系列小王国, 使他的帝国版图占有幅员辽阔的大地,尤其是有左右两块突出的领地,很有战略意义,如同双角钳制全局。 赛鲁士大帝于西元前529年遭到来自东方的一支凶猛的游牧部落的袭击, 他在一次战役中殉难。 后人纪念赛鲁士大帝,是因爲他心底善良,公正不阿,受到民衆的爱戴。 以下是这段历史的记录,你是否能从中体会到深刻的含意? 权势强大者应敬畏安拉,替天行道,尽职尽责。
二、左勒盖尔奈英经受考验
当先知至圣来到麦地那时,常常受到犹太人的刁难。 他们经常当衆提出一些荒谬的问题,或者引证远古的传说,希望先知穆圣回答不上来,便在大衆面前出丑或难堪,由此证明,他不是安拉的使者。
幸运的是,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随时都有安拉的默助, 给他特别的智能和知识,应付这些不怀好意的人的责难。 先知穆圣对他们的各种难题都能对答如流, 并且给予正确的评价,明断是非。 关于左勒盖奈英的故事,便是是一例。 《古兰经》记载说∶“他们询问左勒盖尔奈英的故事,你(穆罕默德)说∶‘我将对你们敍述有关他的一个报告。”(18:83)
“我(安拉)确已使他在大地上得势,我赏赐他处理万事的途径。 他就遵循一条途径,直到他到达日落之处,他觉得太阳是落在黑泥渊中。”(18:84-86)
根据后代学者的考察,这个“黑泥渊”极可能就是现在土耳其沿岸的海域, 从那里一眼望去,只见一片浓浓的深蓝色的汪洋。 另一处可能的“黑泥渊”是在小亚细亚的奥赫里德湖,那是一大片170平方英里的内陆湖, 昏暗色的湖水来自地下水源。
左勒盖尔奈英率领士卒来到水边,远望去,太阳落下了水平线, 便命令就地安营扎寨安顿下来。 探子报告说,附近有人居住。“他在那黑泥渊旁发现一种人。我说∶‘左勒盖尔奈英啊! 你或惩治他们,或善待他们。’”
左勒盖尔奈英回答说∶“谁不义,我将惩罚他, 然后他的主宰将把他召去,加以严厉惩处。 至于通道而且行善的人,将享受最优厚的报酬, 我将命令他做简易的事情。”(18:86-88) 这是安拉对他的第一次考验,看他如后对待被他征服的荒蛮民族。 左勒盖尔奈英帮助不懂法制的人群建立起规范的生活和简易的法规,这些人可能就是历史上的侣底亚人,他们受到左勒盖尔奈英公正的待遇。
—————————————————————
图示∶P.217(黑水湖上的一轮落日,无说明)
—————————————————————
————————————————————————
图示∶P.217 (傍晚的山村,山后可见落日,无说明)
————————————————————————
“随后他又遵循一条路,一直走到日出处。” 他指挥的部队一直向著东方前进,从小亚细亚,即今日的土耳其,迎著太阳升起的地方继续走,直到中亚。“他发现太阳正晒著一种人,我没有给他们防日晒的工具。 事实就象说的那样。 我已知道了有关他们的一切。”(18:89-91)
这是第二次考验。 他的大军路过东方这条路时,这里离开新月地带很遥远,文明尚未开化,人们仍旧栖于洞穴或树木间,尚不知营造房屋,更无文明的法规。 对于这样淳朴、原始的人群,最好是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照旧生活,爲他们建立法制或强迫他们改变生活方式,都是十分残忍的举动。 因此,他的东征大军,没有停留,而是秋毫无犯,离他们而去。
三、雅朱者与马朱者
随后,他又遵循一条道路,继续进军,一直来到了两座大山之间的山谷, 他发现前面有人群居住,但是,那些人与他语音不通,彼此交流很困难。
经过一段通话的努力,总算弄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他们说∶“左勒盖尔奈英啊! 雅朱者和马朱者,确是地方上作恶捣乱的人。 我们向你进贡, 务请你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建筑一座坚固的壁垒,好吗?”
左勒盖尔奈英说∶“我的主赐给我的享受比你们所要纳的贡物优美得多。 只要以你们的劳力来协助我们就可以了。 我就在你们和他们之间建筑一座坚强的壁垒。 你们拿铁块给我吧。”
当他看到两山之间堆满铁块的时候,他说∶“你们拉风箱吧。” 到了铁块红如火焰的时候,他命令他们∶“你们拿溶铜来给我,我就把它倾注在壁垒上。”(18:92-96) 山谷里的那个部落十分害怕附近的两个野蛮的人群, 称他们是“雅朱者”和“马朱者”,经常来骚扰山谷里和平的居民,掳掠与抢劫,无恶不作。当他们看到左勒盖尔奈英是个善良的英雄好汉,因此提出这个要求,从技术上帮助他们建筑一道铜墙铁壁,抵御入侵者。
那个山谷里的居民,人少势弱,多年来受到入侵者不断骚扰。 部落里的人,一见到远处尘土飞扬,强悍的骑士们杀进山来烧杀抢掠,就胆战心惊,恐惧异常。左勒盖尔奈英对他们表示同情,帮助他们用铁铸铜浇,造就了一座坚固的防卫堡垒,保护民衆的生命财産。 此后,匪衆又多次来犯,均遭阻挡, 无法穿过这个山谷侵犯大山那一边的部落,这座壁垒把蛮横不驯的强兵挡在大山的一边。 雅朱者与马朱者两个凶残的野蛮部落面对高山铁壁,既“不能攀登,又不能凿孔”,穷途潦倒,无计可施。 左勒盖尔奈英说∶“这是从我的主降下的恩惠, 当我的主应许降临的时候,他将使这壁垒化爲平地。 我的主应许是真实的。”
“那日,我(安拉)将使他们秩序紊乱。 号角一响,我就把他们完全集合起来。 在那日,我要把火狱陈列在不通道者的面前。 他们的眼睛被罩著,不知记念我,他们也不能听到。”(18:97-101)
四、后代人的追寻和思考
《古兰经》中所描述的这座坚固的铜墙铁壁现已无存, 但这座墙的废墟似乎应当能够发掘出土。 在高加索地区,考古学家们发现过多处倒塌的古城堡残墙断壁,但是尚未证实《古兰经》所说的那座山谷壁垒。 有人在乌兹别克斯坦国的布哈拉城外150英里处发现一座古城堡遗迹,地处山口要隘,但因年久风蚀, 已看不到残存的铁质痕迹。 中国古代七世纪的一位到西域旅行的和尚玄奘在他的旅行记录中,曾提到在中亚的杰尔宾特附近有一座铁城墙和关口的大门。 在阿拉伯文的文献中,这个建有城堡的山谷叫做巴卜 哈迪德,“铁门”的意思。
————————————————————
图示∶ P.218 (一座坚固的墙壁,无说明)
————————————————————
——————————————————————
图示∶P.219 (一条山里,山后有日落,无说明)
——————————————————————
在伊斯兰历史上的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瓦西格(西元843-846)曾经派遣过一个探险队到中亚去考察《古兰经》中关于铜墙铁壁的描述。 他们发现了一处建造过军事要塞的山谷,宽仅一百多米,两边有高大的陡峭山壁,中间是两扇大铁门。这一发现在三百年后的伟大旅行家麦格迪西的世界游记中给予了肯定。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爲, 左勒盖尔奈英帮助建造的铁壁城堡只不过是个临时性的防御工事,不可能永久存在,到了一定的时期就可能自行毁灭。(18:98) 这是一处军事上的交通障碍,一旦消失,山西边的凶悍部落必然冲过这道封锁线,横扫东边的广大国土,造成无穷的侵略和战争的灾祸。
当然,即使这个山谷里的铜墙铁壁依然存在,在当今高科技武器的时代, 这道防线还能起到什麽作用呢? 《古兰经》很明确地啓示,它不可能是一座永久性的军事屏障。 现代的经注家们做了更爲大胆的猜想;他们说, 雅朱者与马朱者很可能是暗指在中亚以东的两个凶悍的大国,他们是不通道者,他们的结局是末日的灾难。 这种设想从来没有被人认真地考证过,但是对许多好奇者,却不失爲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且不论后代人对狭谷铁壁的探险和考证, 就《古兰经》中所讲述的这个事件应当具有深刻教育的意义。 左勒盖尔奈英通过了安拉对他的三次考验,他对迫切进行反侵略自卫的正义行爲给予了无私的援助,他拒绝了他们的物质贡品,而且指示他们参加劳动,共建防御工事,帮助弱小的民族保家卫国。
从以上三例,我们可以体会到安拉所喜悦的民族领袖是什麽样的标准。 一位实力强大的领袖,时刻记念安拉,敬畏安拉,率领正义之师,扶助弱小民族,急人之所急,鼎力相助,不谋私利,不爲金银财宝而见利忘义。 《古兰经》的这些古代故事给我们现代人许多啓迪和教训,强调以是非原则审视一位民族领袖或国家元首,这才有更爲永恒的实际意义。
复习题∶
1、确定词意∶左勒盖尔奈英,雅朱者,马朱者
2、爲什麽左勒盖尔奈英不可能是古希腊的亚力山大大帝?
3、《古兰经》中记载这个故事,其中有什麽重要的啓示?
4、安拉爲左勒盖尔奈英设置了哪三次考验?
5、不通道的强横者将落得什麽结果?
6、故事中狭谷铁壁它的遗迹可能在什麽地方?
7、后代人是否努力寻找过这个地方? 有什麽成果?
8、哈里法瓦西格是谁? “巴卜 哈迪德”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