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有人类以来,安拉不断派遣使者和下降啓示。但是,在尔撒圣人之后, 没有明显的使者出现过,基督教把安拉的啓示歪曲了,使人类迷误,因 此安拉给全人类派遣了他最后的使者,这样的迹象出现了。
常用词语∶(克尔白)黑石,希拉山
重点思考∶爲什麽穆罕默德特殊的人品是个称职的使者?
——————————————————————————————
一、穆罕默德与赫蒂彻的婚姻
穆罕默德的伯父艾布 塔利卜得到消息说,有一位元名叫赫蒂彻的太太正在寻求一个有能力的人,带领她的商队去敍利亚。 赫蒂彻是一位知名的巨富寡妇,出生高贵,她曾结过两次婚,她先后两位富裕的丈夫都是英年早逝,给她留下了钜额的遗産。 麦加城中向她求婚者很多,她一律拒绝, 认爲这些人都是看中了她的家产,而不是真正的爱她。 她继续守寡,但一心以经营贸易爲乐趣,生意兴隆, 诸事顺利。
艾布 塔利卜知道他的侄儿穆罕默德在郊外放牧,收入很少,终不成职业,而且他早有经商的兴趣和才能,也许给他开发一条新的途径,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他亲自去拜访了赫蒂彻太太,主动向她推荐他的侄儿爲她效劳,带领商队远行。 其实,赫蒂彻早有耳闻,城里有一个年青人,忠诚可靠,待人和善,这次经艾布 塔利卜前来推荐,正合她意,立即同意聘用穆罕默德充当她的商队领队。 商队的一切准备就绪,穆罕默德听从赫蒂彻太太的安排规划,引商队走出麦加城,奔向敍利亚的大道。
赫蒂彻太太是个很精明的女商人, 她在商队中安排了她最能信任的一个奴隶麦萨拉,指示他暗中密切注意穆罕默德的行爲和举动。 穆罕默德带领的商队达到敍利亚后,专心致力于经营,做了几笔成功的交易,获得丰厚的利润,并且购买了许多贵重的货物,按时返回麦加。 麦萨拉往返一路跟随著商队,目睹穆罕默德对待一切人都十分诚恳、公正、善良,对他十分敬爱。 当返回的商队即将进城时, 麦萨拉提议,人畜和货物由他看管,穆罕默德先骑马进城向东家赫蒂彻太太汇报旅途经过。
穆罕默德同意了这个办法,他骑上了一匹马,中午时刻来到赫蒂彻的宅前, 通报后,见到赫蒂彻从阳台的阶梯走下来表示对他迎接,请穆罕默德进入宅内叙话。穆罕默德向东家详细报告了一路的经过和交易的账目,他说话时谈吐文雅,声音柔和悦耳。 这次成功的商务使赫蒂彻十分满意。 工作汇报完毕,穆罕默德回到他伯父的家中休息。
麦萨拉过不久,引著商队进城,向赫蒂彻报告旅途上的一路见闻, 称赞穆罕默德忠厚和诚实的性格,品德高尚的行爲。 麦萨拉说∶“在麦加城中我所认识的这麽多男子汉之中,没有任何人能比他的品质更爲优秀。”
又过了很长的日子,赫蒂彻经过深思熟虑, 对穆罕默德産生了从来没有过的好感,她真心地爱上了这个优秀的小夥子。 赫蒂彻已是年进四十岁的中年妇女, 守寡多年,推辞了许多贵族和富商的提亲。 现在, 她决心嫁给一个比她年轻许多的男子,因爲穆罕默德的言行和品德使她産生了真诚的爱慕。
赫蒂彻把内心的秘密向她的一位至近的好友娜菲莎透露了。 娜菲莎说,不必忧虑,这件事可交给她代办。 第二天,她来到艾布 塔利卜家作客,要求见见他的侄儿穆罕默德。 娜菲莎在客厅里见到穆罕默德, 直截了当地问∶“你爲什麽还不结婚?” 穆罕默德回答说,他很穷,承担不起这份聘礼。
娜菲莎说∶“如果不谈金钱,有一位美丽、富裕、善良、 高贵的女子心甘情愿嫁给你,那末,你有什麽想法?”
穆罕默德说∶“这怎麽可能呢? 那是谁呀?”
娜菲莎说∶“赫蒂彻。”
“啊! 我怎麽能有条件同她结婚呢?”
“这件事由我办,只要你能表示同意,”娜菲莎说。
“好吧! 我同意了,”穆罕默德表示。
穆罕默德当时正是二十五岁,社会的阅历已经成熟,自从爲赫蒂彻服务过, 知道她的人品和禀性,也曾经有过几分对她的倾心。 如今, 双方都通过仲介人明确表露了心迹,婚姻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个月后, 穆罕默德又爲赫蒂彻带领一个商队去敍利亚,回来之后,便择吉日与赫蒂彻结成终生良缘。
二、穆罕默德平息了一场战争
穆罕默德结婚后不久,麦加发生过一场暴风雨和洪水, 麦加城里的房屋倒塌无数,克尔白的建筑也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倒塌。 如果不能及时抢修,尽快将石屋复原,等到倒塌之后,修复的工程可就浩大得多了。 当时人们从一艘遇险的罗马沈船上得到许多建筑材料,又从一位埃及地毯商那里得到一笔钜额捐款,修复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由于麦加的各部落都在克尔白中供有自己的神像, 所以修复的劳动力应当由各族部落均摊,各部落都派出了一组壮劳力轮流参加劳动。
当克尔白的四壁即将完工时, 建筑上原有的那块著名的黑石怎样安装成了一个严重的新问题。 这块黑石是先知易卜拉欣在初建克尔白时亲自砌上的一块神圣的黑色玄石,数千年来,这块巨大的石块使后代人联想起安拉使者的许多传说故事。 虽然在穆罕默德的青少年时代,许多人崇拜偶像和信奉多神,但是他们对古代的先知和使者仍旧崇敬备至。
每个部落的代表都要求亲手安放黑石,这象徵著永久的地位和荣誉, 因此互不相让,争吵不休。 有几个首领把这件看得特别严重,把手指沾进血盆中, 表示头可断志不可辱,发誓要与别人一争雌雄。
这时,站出来一位受大家尊敬的首领,艾布 伍麦耶,他素有“智叟”之称。 他一声疾呼,要大家冷静下来,停止争吵。 他说∶“这样吧, 让我们大家坐下等著,过一会儿谁第一个从萨发门走进来,就让他替我们决定。” 大家顿时静了下来,一致同意这个提议,都坐下来眼巴巴瞅著克尔白庭院的萨发大门。 时间过了很久,一个年青人在大门口出现了,迈步进入大院,朝著克尔白方向走去。 大家齐声惊呼∶“看! 那是艾敏! 他来了,大家都得听他的!”
这些怒气未消的首领们看到是穆罕默德走了进来,刀剑入鞘平静了下来, 静观最后的结局。 有人起身把穆罕默德请了过去,说明原委,要求他出主意,谁应当享有搬移神圣大黑石的荣誉。 穆罕默德思考了片刻, 然后他说∶“给我拿一块黑布来。” 黑布取来之后,他将布平铺在地上,自己将黑石搬到布单的中心位置。 他要求各位首领各执黑布的一边,共同提起黑石, 引导大家走向克尔白的墙边,自己先登上了砌了一半的墙头,指挥大家用布单把黑石举起,他用手把石块从布单上移到墙头的豁口,正好嵌入。 不到一个时辰,黑石重定,大功告成。 大家欢呼工程进展顺利,钦佩穆罕默德足智多谋,善于策划。 大家的怒气尽消,避免了一场麦加城内的厮杀。
三、啓示之光
穆罕默德与赫蒂彻婚后共同生活了十五个春秋。 他们有了四个女儿∶栽娜卜、鲁卡娅、乌姆 库勒苏姆和法蒂玛;两个儿子∶戛西姆和阿卜杜拉。 两个儿子都是在婴儿时期早夭。 夫妇和谐幸福,相敬如宾,家庭中充满了恩爱和欢乐。
穆罕默德人到中年,常爲社会的不公正而忧愁。 穆罕默德幼小时是孤儿,童年时代看到几个亲人逝去,深感人间的冷酷无情,对孤寡和贫弱者很少同情,冷若冰霜。 人们崇拜偶像,思想堕落,生活腐败。 他的一生经历和沈思, 使他胸襟宏伟,视野广阔,同情百姓大衆,感悟造物主。 他童年时代, 对偶像崇拜就十分厌恶和藐视,后来在旷野中牧放的时期,感受天地之造化,万物之枯荣,而深居城里的人却躲在家里给泥塑木雕叩头祈祷,他更觉得那些不可一世的官吏和财主们非常幼稚可笑。 整个阿拉伯人的信仰都在背离安拉,不识万物的主宰, 自己编造了一些理由和故事吓唬自己人,凭著空想和编排的礼仪束缚人的行爲,可以肯定,这些都不是正道。
老人们还承认有一个至高无上权威的安拉, 但是社会对偶像的迷误也使他们的头脑昏庸,他们说大概安拉住在天宫里沈睡不起,不问民间琐事,所以派他手下这些罗喽小卒直接管理人间纠纷,因此才有这些偶像的出现。 人们天天对这些泥塑木雕石刻的小偶像叩头供奉和烧香,指望他们通报上天,召唤神灵帮助。 穆罕默德觉得他们愚不可及,而又爲这些人的无知感到悲哀。
有一天穆罕默德在城里散步,看到许多缺衣少食的穷苦人,无人同情和关心,他心里很难受。 回到家中,妻子问他爲何无精打采满目愁容。 他说,到城里走走,看到这麽多的贫苦人处境悲惨,而他无力援助他们,正爲此苦恼。 赫蒂彻深知丈夫的仁慈之心,愿以个人财産支持他的慈善作爲。 在一次城内部落头目的集会上,赫蒂彻对公衆郑重宣布,在她名下的财産全归穆罕默德掌管,由他随意支配。 从那以后,穆罕默德有了经济实力,经常周济贫苦的居民,虽然有巨富的妻子支持,但是用钱十分仔细,不敢随意挥霍浪费。 这样只是使他的忧闷稍解, 感受到凭一个人的力量解救天下受苦人,实在是杯水车薪,势单力薄,改变不了大局。
他心里很空虚,满腹惆怅,他想起了当年在山水间的草原上牧放的美化时光,仰望辽阔的天空,沈思人间的真理,精神得到升华,乐趣无穷。 但是, 如今不是青少年了,已到了四十多岁的人生中年阶段,不可能再骑马扬鞭去放牧,重温旧日的草原之梦。 然而,他却有了一个新的念头,能否寻找一个特别安宁的地方,隐身长思人世的真谛。 他很认真对待这个计划,忽然想起了麦加城外希拉山上的一个隐蔽的山洞,那是个让他潜思默想的极好地方。 他立即行动, 找到了那个可以静修的理想山洞。 从此,他经常孤身一人进山,躲进深山洞府之中静坐沈思, 每次坐几个时辰,追思生活的经历,探究生命的意义。
时在西元610年,有一天,穆罕默德在沈思冥想中全身心地溶入了脱俗超凡的境界,那一次的静坐的时间比任何一次都长,突然间,神经系统里有一种紧迫感,头脑中爆发出的一股力量让他全身激动,心灵震撼。 他忽然感觉到身体以外袭来一阵光和热,把山洞里的寒气驱散了,光亮笼罩著洞中的四壁岩石。 又过了一会儿,一道强光射进山洞,使他眼光昏花,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嗡嗡响起,好象是在说∶“读吧!”
穆罕默德惊恐万状,不知所措,他只是诚实地答复这个声音, 他说∶“我不会读。” 因爲他确实从来没有学过认字,没有动过笔。 他浑身又感到又一阵热血奔腾,山洞中光和热更加强烈,使他的胸腔受到压力,体力难以支撑。 这个声音又一次响起∶“读吧!” 这使他的情绪狂乱,明知自己胸无点墨,没有一点文字的经验,不敢想象会有识字的能力。 他又一次回答∶“我不会读。” 巨大的冲击第三次对他袭来,这一次超越了他的承受能力,他可能立即晕倒了。
“读吧!” 又重复这句话,这次的声音比以前洪亮,清晰多了。 穆罕默德爲了获得一点得救的希望,稍稍平静了一些,大声向空中发问∶“要我读什麽?”这时,外界的压力缓解了许多,他有了一些轻松的感觉。 这个声音说∶“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 你应当宣读, 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
穆罕默德把这几句话重复了几遍,准确无误地记住了,这时, 洞中的一切恢复了正常。 光亮消失,重归昏暗,万籁俱寂,一切都平静了下来。 他似乎感到曾经有过一场梦幻,但逼真无疑,虽已消失,心里的恐慌反而加重了。 他一头冲出山洞,在黑夜中狂奔,沿著弯曲的山路,向著城里奔跑。 走到山下的旷野之中, 又轰的一声,有说话的声音,声若洪钟,从四周传来。 他擡头一看, 一个高大而轮廓清晰的人影挡住了他的去路。 那个头顶星斗足立山谷的巨人影对他说∶“穆罕默德,你,已是安拉的使者;我,是吉卜利勒。”
声音过后,巨人的影子逝去,旷野依旧平坦,山谷树木和星辰恢复原状。 穆罕默德又一次惊吓,拔腿飞奔回家,猛力撞开大门,冲进门,见到赫蒂彻惊呼∶“快! 把我盖起来!” 赫蒂彻把丈夫扶到床榻上,用毯子把他盖严, 坐守到深夜。 她的心爲他忐忑不安,不知发生了什麽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