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杂谈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随想杂谈

来源:中国伊斯兰在线 时间:2008-03-1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大家都在谈论观念问题,谈的多了,总会启发更多人的思绪。不过,学者们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剖析;平民们则想谈些实践中的体验。鄙人便属此类。意在抒发一些莫明的困惑和遗憾。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央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宗教工作的指导性决策。凡是信教者都必须面对而不可回避的课题。各宗教团体都在探索自己的作为。伊期兰教也不能例外。

其实,在中华大地上,伊斯兰教已经有过一次“相适应”的经历。

回顾历史,在“儒术”独占鳌头的时代背景下,穆斯林的先辈们,深谋远虑,因时而举。以伊斯兰教义为内核,以儒文化语言为外形。以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妙诀,开拓了“以儒诠经”的创举。阐释了伊斯兰的精髓,坚守了伊斯兰信仰的核心和本质特征。终于以“回教不攻击儒家”而自然植根于华夏文明之列,并不断发展。这是伊斯兰教主动适应封建社会的一次积极尝试。其利弊得失,已经数百年历史实践所验证。许多当时创作的宗教词汇至今仍在沿用。可谓影响深远。

新的时代,新的机遇。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指出:“近年来,宗教界爱国人士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和支持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贾庆林同志在视察中国伊协时说:“要认真搞好伊斯兰教的文化宣传工作,大力弘扬伊斯兰教的优良文化道德传统”。

根据讲话精神?熏应积极主动地挖掘和整理教义、教规中富有社会功能的积极因素并加以阐释和弘扬。

伊斯兰教是两世兼顾的宗教。

“两世吉庆”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伊斯兰认为人类是真主派遣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熏肩负着治理大地、建设家园、打造未来、造福社会的神圣使命。穆圣(愿主福安之)说:“你当为今世而耕耘,犹如你永活一样;你当为后世而工作,犹如你明天就要死亡一样”。这是形象而辩证地教导穆斯林树立信仰与务实交融的处世观,把现世当作后世的“种植园”。励精图治,创造财富,推进社会的繁荣发展,以履行真主的约定。《古兰经》晓谕:“人啊:你必定勉力工作,直到会见你的主,你将看到自己的劳绩”。(84:6)

阐释和弘扬伊斯兰教义内涵的现实意义,引导穆斯林大众在遵守善功,追求后世吉庆的同时,把握机遇,拼搏进取,以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参与社会,以适应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伊斯兰教是建立在人性和道德基础上的宗教。

“道德修养”是伊斯兰教义思想体系的三大要素之一。伊斯兰认为必须以信仰的高度来唤醒人的内心良知,树立人的道德风范,提高人的思想素质。穆圣说:“我被派遣的使命,就是为完善人类的道德”。因此,伊斯兰伦理道德思想涵盖了道德的教育、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等伦理道德体系的全过程,是穆斯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是一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端正行为,整饰作风的社会行为。伊斯兰思想家安萨里说:“伊斯兰的首要使命是在人间栽培道德美行”。对于伊斯兰教要“造就一个优秀人类群体”的神圣使命,美国学者贾吉的一段话正好是具体解析。他说:“在伊斯兰教的长处中,能够引起伦理学研究者兴趣的是:心灵的欢快,思想的高贵,自由、亲切、朴实、友好和善于交际”。

挖掘伊斯兰道德思想的积极因素,阐释其对社会道德的影响,为现代道德建设提供必要的道德资源,以适应中央“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

伊斯兰教是注重科学技术的宗教。

“科学奇迹”在伊斯兰经典中多有论述。伊斯兰认为科学规律是由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后发现的,绝不是由科学家创造的,因此,鼓励穆斯林积极观察宇宙奥秘,研究科学规律。《古兰经》明确谕示:“你说,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10:101)伊斯兰有关科学技术的许多论述已被现代科学知识所证实是正确的。例如,令现代科学家们感叹的《古兰经》晓谕:“他是创造昼夜和日月的,天体运行各循一条轨道”。(21:33)。而时过1000年后伽利略才发现:“地球确实是在运动的”。正因如此,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研究自然科学的著名伊斯兰学者,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伊斯兰的科学论是以信仰高度的行为召唤,直接影响信众的思想观念。所以必须着力挖掘经训中的科学内容,予以精确的阐释,使穆斯林大众受到真切的教诲。明确认识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规律,更能体会伟大真主创造的大能,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从而尽快摆脱“科学与宗教相悖,学习科学知识会伤害诚信”的误区,成为尊重和运用科学技术的技能性群体。为全面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以适应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思想。

伊斯兰教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宗教。

伊斯兰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博大精深,富有哲理智慧。穆圣(愿主福安之)说:“我受真主的派遣,负着宣传正道、提倡学习的使命”。因此,伊斯兰文化是沐浴经训洗礼的穆斯林大众,在长期的信仰和生活实践中形成而被认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是一种实践伊斯兰精神的群体共识。

伊斯兰文化具有强劲的社会整合功能。倡导爱国爱教、团结互助、平等博爱、忍耐谦让、理解宽恕、践诺履约、明礼守信、诚实公正、廉洁奉公、抑恶扬善、勤俭奋斗、求知敬业等公德意识,着力营造祥和、融洽的社会氛围。当代著名伊斯兰学者穆特瓦里·什尔拉维长老说:“伊斯兰是信仰,是道路,是生活准则……真正的穆斯林正是在那日常生活琐事中以伊斯兰的要求指导自己行动的人”。

伊斯兰文化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灵活性,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挖掘和整理伊斯兰文化资源,并用新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论证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和制约力,谋求全社会对这一文化资源角色的认同,弘扬其积极内涵,以适应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总之,说到底无非是搭乘社会筑就的平台,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顺应风潮,阐扬伊斯兰教义内涵的辉煌华章,以启迪人们能在各自的社会实践中真切感悟伊斯兰的神圣和知感伟大真主的创造大能。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应该着力于让大家了解伊斯兰,让社会容纳伊斯兰,为伊斯兰的不断发展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要谙理性思辨,要谋利害得失。一味地孤芳自赏而不以为然,岂不是庸碌不为的表现。《古兰经》晓谕:“真主必定不变更任何民众的情况,直到他们变更自己的情况”。(13:11)

写至此,又一件事,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有人说:“汉字写教门是‘使不得’”。静观世态,窥其影响,还真不无应和声,颇多微词。这真使人茫然而困惑!

我们不该忘记,我国著名的达、哈、王、马四大阿訇,终生致力于创办“经汉并授”的伊斯兰教育体制,着力培养和提高受教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为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留芳青史。著名的陈克札阿訇因为汉文译著伊斯兰经典而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对于他们的诚信又该如何认为呢?穆圣(愿主福安之)说:“你们寻求知识那怕远在中国”。而生在中国的穆斯林就连中文都不能用,还能用什么学习知识呢?

语言文字是一种载体,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而事情的实质应在于作为者的虔诚敬畏之心和执著追求的心路历程,并不是运用了什么语文。

有学者说:“语言本身是无生命的,其生命源于人的生活,人是语言生命的基本要素……理解并非立足于单纯对语言体系的认知,而是人要有一颗信仰与仁爱之心”。

广大教众企冀于掌教者的是:讲经传教,释疑解惑,必须深谙经训真谛。应以智慧、善言和优美的神态,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严密的论证,生动的实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之以利,导之以行。要使人获得伊斯兰学说的德的熏陶、智的启迪,美的洗礼,绝不应是随意臆断,信口妄言,也不应是遍设“雷区”,紧箍思想。穆圣(愿主福安之)说:“当没有学者的时候,无知者便成为人们的领袖,当人们提出什么问题时,他们无知而回答,结果则是自误而误人”。

凡此种种:归结只应是一点——“知识”。穆圣说:“只有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显然,人类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这一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惟有通过教育,才能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清除愚昧,净化心灵,进而彰显伊斯兰的本色。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