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 带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苑绿地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纽 带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3-2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纽 带
——祝《济南穆斯林》创刊十周年

  一个失散了六百多年的冯氏家族,终于又走到一起了。

  这是一个谜!

  1992年,在第七次全国回族史讨论会上,马寿千先生问起我的籍贯。我现在回想,马先生当时可能是在研究一个什么文化现象,所以在我说了“河北大厂”以后,先生又往前追问了一句。

  “好象是山东……冯老庄。”我说。

  他又说:“要是那样,您可以问问北京的冯今源先生,他也是山东的。”

  于是,我和冯今源先生取得了联系。今源先生说:“如果您的家里也是从那里出来的,咱们就是同祖同宗,冯胜的后代。”

  我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家族竟和“十回保朱”的冯胜将军还有这样的联系。可是,他是怎么样从安徽定远走出来的,他的后代又是因为什么到了山东陵县的,他的后代的后代又是怎么到了我的老家河北大厂的?一切的一切都象是一个谜,我因此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一下的念头,也想看一看这里边的渠渠道道。

  我找来许多有关冯胜将军的文章:《明史:冯胜传》、《皇明开国功臣录:冯胜》、《国朝献征录:宋国公冯胜传》、《皇明名臣琬谈录:冯国公冯胜追封三代神道碑铭并序》、李贽《续藏书:开国功臣•宋国冯公》、白寿彝《回族人物志:冯胜 冯国用》。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真为先祖的赫赫战功而自豪。

  六百年前,也就是元朝末年,朱元璋的队伍打到了河南定远(今安徽定远)的妙峰山下。当时正在山上据寨自保的回族人冯胜(字宗异)和他的哥哥冯国用,毅然来到朱元璋的军帐里。朱元璋看着带头进来的冯国用,聪敏凝重,动止儒雅,一种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啊啊,对于成就自己的帝王霸业,这可是个有用的人啊!他又情不自禁地看了冯国用一眼,轻轻问道:“看你这身儒服,一定是个读书人了?”

  冯国用没加思索,当下便道:“是的。我平时最喜欢看的是《孙武子》。不瞒您说,我今天和国胜兄弟投奔帐下,就是想以此为本,进取功名啊!”

  又问:“依先生之见,我要想有所作为,应该从何入手呢?”

  又答:“古书上说,金陵形势险要,龙蟠虎踞,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如果能拔取金陵,然后四下出击,天下不难取也!”

  朱元璋采纳了冯国用的建议。从此,冯国用便跟着他打滁州,克采石,取太平,拔金陵,为朱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爪牙之功”。只可惜,冯国用英年早逝,只活了35岁便病死在浙江军中。当时,他的儿子冯诚年龄还小,朱元璋便擢升他的弟弟冯胜做了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

  冯胜和冯国用虽是一奶同胞,但人材相貌、脾气秉性却完全不同。他不象哥哥那样文质彬彬,他长躯伟面,磊落慷慨,一副十足的大将风彩。事实也正是这样。从他投奔朱元璋的那一天起,在以后漫长的43年的时间里,他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为朱明王朝的建立,为稳定漠北和青藏高原的形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元璋感念其功,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封他做了总兵官、征虏大将军;朱明王朝建立以后又封宋国公,还赐了铁券。铁券文曰:“尔胜十余年间,居京师则除肘腋之患,历征战则建爪牙之功。敌犯龙江,帅军兵而大挫敌寇;副将北伐,屡克捷而平定中原。宣力内外,佐成混一……”

  就象中国历史上600多个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把自己的宝座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明朝建立以后,他一方面把自己的龙子龙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一方面对一些功高盖主的老臣大开杀戒,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诛杀了三万多人,铲除了淮西藉的文官势力。洪武二十六年的兰玉案诛杀了一万五千人,扫荡了淮西藉的文官势力。

  在这段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冯氏家族当然也不能幸免。兰玉案后第三年,朱元璋用御酒赐死了冯胜。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位以后的第三个月,下令逮捕了冯胜的女婿周王朱橚,接着又把他流放到蒙化。燕王朱棣起兵以后,特别是他得势以后,也象他的先人一样,对那些老臣后裔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冯氏家族也在这场血雨腥风中从历史上渐渐消失了,就是在官修的《明史•冯胜传》里也只是说,“(冯胜)赐死,诸子皆不得嗣。而国用子诚积战功云南,累官至右军左都督。”

  在这里,“不得嗣”的冯胜之子是谁,他后来到了哪里?积功云南的冯胜之侄冯诚后来怎样?所有这些,在历史上都成了一个谜。如果这个谜团不能解开,冯氏家族就被朱元璋彻底打散了,打垮了。

  什么事都是定然。就在我疑虑重重的时候,我见到2001年第1期《济南穆斯林》上刊发的冯文学先生的文章《陵县回族冯氏家谱略述》。当时,我高兴极了,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冯胜之子冯直,字公正,柏乡县令。他在朱棣南征时不肯献城,朱棣得势以后不得不离开北京,隐居到山东陵县冯老庄。至十五世冯其睿迁居到“北京大厂”。这段文字,既说明了冯直的生平归宿,还象一根红线把大厂冯氏和陵县冯氏联系起来,大厂冯氏从此找到了自己的根。

  为了对冯氏家族的世代沿革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在弄清冯胜之子的线索以后,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冯国用之子冯诚的身上。为此,我在2003年去云南参加“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时,专门了解了冯诚的情况。可是,从昆明到景洪,又从潞西到大理,再到丽江、碧罗雪山,几乎打听了半个云南,却连个姓冯的人都没有见到。难道,冯诚绝后了?

  就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忽然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我在2005年第4期《河南穆斯林》上读到了赵雁明、赵惠中、赵惠宇先生的文章《冯诚与冯氏家庭》。他们在文章里,详细地介绍了冯诚的情况。据说,冯诚在洪武十四年九月跟随颖川侯傅友德、永昌侯兰玉、西平侯沐英远征云南。到了云南以后,开始曾和谢熊一起署理云南都指挥司事。云南平定以后,做了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统领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广西五省都指挥使司,统兵50多万,势力可谓大矣。也就在这时,朱棣发动了夺取皇权的“靖难之役”,他于是由云南弃官归隐,并在河南西平安了家。

  在追寻家史的过程中,我常常在想:回回先民落土大唐以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每一个时代都遭到过毁灭性的打击。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有的人顽强地守住了自己的信仰,用自己的心灵写出一部苦难和血泪的历史;也有的人在统治者歧视、压迫、屠杀下,彼此失去联系,不知亲人的下落。记得二十几年前,我在福州遇到一个姓赛的朵斯堤。他说他的老家在咸阳,他们家里出过贵人,但是这贵人究竟是谁却没人知道(我想,这贵人很可能是赛典赤)。还是在二十几年前,东干族苏尚洛教授访问西安时跟我说,他的老家在陕西同州,再具体的地方就不知道了,他因此感到非常遗憾。还有,2004年我和宁夏诗人单永珍到新疆昌吉的一个乡上采风时,我们谁都没有想到,接待我们的竟是永珍的同族同宗的亲人!……这些人,他们就象泾源荒沟里的一棵古柏,就象腾格里沙漠上的一盘散沙,孤零零的,失去了凝聚的力。长此以往,血缘就会乱了,根脉就会断了!

  我在追寻自己的家史时,我遇到了《济南穆斯林》、《河南穆斯林》这样宝贵的回族期刊。我是幸运的,我因此有了个完美的答案。可是,那些正在追寻自己家史的朋友,要到哪年哪月才能圆了自己的梦呢?

  写到这里,我必须要说几句感谢的话。对于《济南穆斯林》、《河南穆斯林》编辑部来说,他们发表的可能只是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可是对于一个四分五散的回回民族来说,他们是在做着一件整合回回民族的大事。这件大事做好了,我们分散的个体就会重新整合起来,我们坚韧的个性就会重新张扬以后,一个更加美好的理想也就会勿庸置疑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