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人物春秋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永远的怀念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3-2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永远的怀念
——纪念父亲陈国栋哈吉归真两周年

  他曾经是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第一批创业者;他曾经是克拉玛依的第一位朝觐者。

  他一生坎坷艰辛;他一生充实成功。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他又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

  我们的父亲于2005年11月9日(阴历10月初8)顺命归真。时间过去整整两年了,但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常呈现在我的眼前,父亲生前对我们的关心和教诲也常在耳畔回响着。多少次,我在梦中与父亲相遇。父亲还像生前那样和我们在一起,他还是那样慈祥亲切,他还是那样对我们谆谆教导,我当时多么高兴呀……。但每次醒来,回到父亲已不在的现实当中,每次都让人感到铭心的痛——我们敬爱的父亲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父亲于1927年生於乌鲁木齐。成长在当时很有名气的马市巷子“陈家大院”。兄妹七人,父亲排行老二。十五岁的他就考入了专职学校,并投入到社会工作中。

  父亲天姿聪颖、勤奋好学。工作之余,又考上了新疆省干校二期。毕业后作为新疆和平解放后的首批干部,去乌县参加了为期两年的土改。并在结束土改后,于五四年分到了正在开发的克拉玛依油田,在那里整整工作、生活了五十年。

  父亲的一生坎坷艰辛,生活的道路崎岖漫长。自五四年离开乌市,就拖儿带女随石油勘探区域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后在克拉玛依扎根。几十年来,父亲和母亲认认真真地工作、辛辛苦苦的持家,拉扯着四个儿子,长年累月奔走在生活的艰辛路途中。在那个年代,生活条件相当的差,而且又是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滩上工作生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面对三天两头的八、九级乃至十二级的西北风,住在简易的平房里,在一切生活用品包括饮水都要靠从外面进来的情况下,生活的艰辛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

  父亲严格遵守穆斯林饮食禁忌,不吃任何“哈拉目”食品,在工作交往中,偶尔在外面得到一两个水果(那时候的水果是很稀贵的),他又舍不得吃,而是带回来分给孩子们吃。每当看到我们兄弟几人欢喜若狂地分吃那一两个水果时,父亲总是笑眯眯的,比他自己吃还开心。

  尽管家境困难,但父亲对孩子们的要求都很严。他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在生活上尽可能让家人吃饱,不饿肚子外;在思想上从来都是严格要求子女,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以及作为一个穆斯林应知的事情,以纯洁自己的心灵,坚守自己的信仰。

  父亲对子女严格要求,对自己的父母却是十分的孝顺。因为很早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只身在外,但他时刻都想着自己的老人。尽管克拉玛依离乌市很远,当时坐车要走两天,但父亲有一点好吃的东西就放起来,抽空往乌市代。当时食油很紧张,父亲就想法搞来羊油,清洗、炒煮后,炼成一块块的化油,托人代往乌市;有一年,在肉食很紧张的情况下,父亲搞了一只鹅,将鹅炒好后,一点都没让家人吃,全部带到乌市给自己的老人吃。

  父亲过去没学过经文,一直忙工作、持家教育孩子,工作之余,利用汉文知识学经文。到五十岁时,他开始自学攻读经文。他到处找资料,找经本,登门拜师,虚心求教,认真学习。为了求得准确,他将别人教的都用录音机录下,然后再听和学。每天下班,在完成一天的礼拜后,剩余的时间就是学经,一直学到天色很晚,身体实在坚持不住才停下。

  父亲平时在生活上比较节俭,吃穿都不十分讲究,也不在这些方面花大钱。但为了学经,为了买有关的资料和经典,他花多少钱都不在乎。为了学好,父亲毅然买了一部在当时还很昂贵的录音机来用。这个机子后来就伴随着他的学习,陪伴他,走完了他的一生。

  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在真主的襄助下,父亲最终成功了。他学会了经文,不但能熟练的将《古兰经》念下来,并且能说出它的含义,并对有关教门的知识和规定都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父亲为人严肃正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操守虔诚。几十年来,他视信仰如生命,不管条件再困难,每天的五番礼拜不间断,对教门知识的学习也不间断。“文革”期间,父亲因为信仰的宗教问题,受到了造反派的冲击,受尽了各种磨难。但再苦再难,礼拜不能间断,即使白天完不成,晚上也要补上。造反派曾经对他说,只要放弃信仰,就可以减少对他的体罚,但父亲坚决地说:“什么罪都可以受,信仰不能改变。”父亲不但自己如此,对子女的要求也同样。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到星期五,父亲就让我们从学校回来后,马上沐浴礼拜。虽然当时我还很小,教门上的很多事还不太懂,但星期五必须做礼拜,是在我的记忆里最深的一件事。

  父亲是克拉玛依第一位朝觐者。在去朝觐的路上,历经了千难万险。去巴基斯坦途中,要翻越一段冰大坂,在寒冷的冰大坂上,朝觐者们是一个个裹着毛毯徒步走过冰坡的。朝觐回来后在喀什定好的客车没按时赶到,父亲当时是与其它几个人同乘一辆小货车回到乌市的。当我看到黝黑消瘦、风尘仆仆归来的父亲时,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但父亲却笑着说:“能完成朝圣是一个穆民一辈子的大事,就算吃一点苦也没关系,应该高兴才是。”

  父亲为人严肃正直,严以律己;父亲长得十分愧悟,走起路来是昂首挺胸。他的品行也如同他本人一样,站得端、挺得直,刚强正派,严守教规,视信仰如生命,对人谦逊平易,为人乐善好施。

  父亲辛苦了一辈子,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和母亲一道含辛茹苦地养育了四个儿子,培养成材,同时遵守作为穆民应遵守的一切。我们兄弟四人全在石油企业工作,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任了不同的职务。我们兄弟四人的子女也分别考上了内地的大学,或大学毕业后,在内地就业。每个人的家庭都幸福美满,并能按穆斯林的规范要求行事。这一切首先应知感真主的襄助,以及我们各自家庭和孩子们的努力,但父母对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诲和培养,对我们的思想认识奠定的良好基础也是分不开的。

  二是父亲由不识一个经字的“哈罕”到完全学会了经文,成为一个念经人。并能通读、钻研《古兰经》、《圣训》、钻研伊斯兰教法经典,掌握了一个穆斯林应知的一切。晚年为了深造又在其“吾师达”(师傅)的辅导下,提高了遵教的规格和标准。他除了完成正常的功课、教育督促自己的子女遵循教规外,每晚自己还要礼几百拜。基本上从晚上2点以后就开始礼拜至天亮;他每年的封斋至少都在三个月以上。正如圣人所说的那样:“一个信士,他的好品德,是能达到白天封斋,晚上礼拜的品级”,父亲正是这样做的。

  2004年阔别乌市五十年的父母离开了克拉玛依,又回到了乌市治病。2005年父亲因肺癌住院。住院期间,父亲的礼拜一直没停。起初我们还担心医院会干涉,但实际上8个月的住院护理,医护人员和父亲已建立了感情,他们很尊重这个回族老人。就这样,到他报病危离开医院时,礼拜一直未中断过。

  2005年11月9日(阴历10月初8),父亲在自己的家里,在我母亲和我们兄弟四人以及众多的亲戚身旁,在众人《古兰经》的诵读声中,在他自己声声呼唤“安拉”的声音中,平静、安祥地闭上了双眼,顺命归真了。

  父亲是个尽职尽责的家长,同时又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穆斯林,他几十年来一心拜主,一切遵循伊斯兰教规,尽自己的能够做了一个穆民应做的一切,他应该是五功齐全、功德圆满。

  2005年11月11日是父亲出殡的日子。在乌市陕西大寺,一千多名穆斯林群众聚集在这里。克拉玛依的数十名穆民闻讯后连夜赶来,由他们书写的“陈国栋哈吉顺命归真”的横幅,高高的挂在陕西大寺大殿门前。新疆著名的大阿訇、陕西大寺主持、中国伊协副会长马安泰亲自为父亲站“折那则”。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了,我几次想动笔写一下对父亲的赞念,但一回忆起父亲的往事,心情就无法平静,情感也无法自控。直到现在,在父亲去世两周年之际,在这尊贵的“热买乍乃”的月份里,我再次拿起笔,将我和我们四兄弟以及四兄弟的家人子女、亲朋好友对父亲的怀念和敬仰的心情,通过我的笔写出来,以作怀念,以慰心际。

  安拉说:“安定的灵魂啊,你应当喜悦地、被喜悦地归于你的主;你应当入在我的众仆里,你应当入在我的乐园里”。

  真主啊,求您接受父亲几十年来虔诚的善功,求您使他进入您给敬畏真主者所预备的乐园,并提升他老人家在天堂中的品级。

  慈悯所有的穆斯林两世吉庆,阿米乃。

               2007年斋月于乌市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