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日益产业化的今天,随着“包装”、“炒作”、“曝光率”等字眼的频繁出现,明星也逐渐被剥下光鲜而神秘的外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把明星看作一种商品,同样分“热销与过时”,同样有“旺季和淡季”,也同样时不时地需要促销。
一年一度的福布斯名人榜,与其说是一张公布明星身价的“菜单”,不如说是一份同类商品的年度业绩排行表。正如王宝强( 听歌 blog)的经纪人回应榜上数字如何得来时所说,曾经给《福布斯》提供过一份王宝强2007年工作量统计。故此榜一出,既可以清楚地表明娱乐圈内去年哪些“商品”热销,更为经纪人与娱乐公司今年是否调整商品价位、主推何种商品、采取何种促销策略提供了行业背景支持。
如果说一些明星凭借一段绯闻就可以保证近一周的上报率,那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环境下也迫使明星背后的娱乐推手不断地推出一些新招、奇招、狠招。
负面新闻营销法
明星有负面新闻不奇怪,难得的是几乎全是负面新闻,更难得的是不仅没有被负面新闻打倒,反而每曝光一次就更火一层。不管你喜不喜欢范冰冰,你都不得不被她总能够占据头版的能力折服。
以2006年为例,范冰冰的负面新闻就多达10条,从“包养”、“踹人”、“拒绝扶贫”到“整容”等等,可谓五花八门。然而,与此对应的是这一年范冰冰的电影作品不仅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而且影片涉及了商业、惊悚、喜剧、文艺等各类风格。
范冰冰高调去医院就“整容事件”鉴定并请公证机关全程监督的“策划”让她成功地霸占了全国媒体娱乐版一周,而此时正值她作为女主角之一的电影《桃花运》开机之际。
与大多数明星一有负面新闻就忙于澄清不同,范冰冰对此“不生气不在乎”:当被爆在机场踹记者时,她便主动在博客中透露更多细节;当解约华谊背上“不义”之名时,她笑言“如果我是个花瓶,也算是个名贵的花瓶,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摆放的花瓶。”
1996年,范冰冰拍《还珠格格》时片酬才20多万,如今她的每部影片片酬都在200万元上下。仅2007年范冰冰接拍的大小广告代言就达30多个,有意思的是,这一成绩的背后一边是她在“2007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中的垫底,一边是她作为央视“2007年度最佳广告代言人”大奖得主被业界加冕为“广告女王”。
“我感谢所有的负面新闻。”就这一态度而言,范冰冰无疑是成熟且成功的。祸福相依、化害为利,在娱乐圈这个特殊的行业,知名度、美誉度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或许也不能以一贯的理论而论。
金字塔顶营销法
一个演员走什么路线就像一个商品的定位。谁都希望自己拥有国际市场,然而,国际市场有国际化的游戏规则,并非适合每一款“中国制造”。凭借屈指可数的影片,以“三级跳”速度,从不知名的国内新人一跃跻身“国际影星”之列,并迅速获认同,章子怡的故事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童话。
诚然,起点很重要。故事最初的主角其实是张艺谋,章子怡在大银幕上第一次亮相时名字前更多地被冠以“谋女郎”的称呼,而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她展露的也仅是接近本色的邻家少女形象。
实际上,在《卧虎藏龙》前章子怡是主动放弃了一些机会的,其中包括央视版的《笑傲江湖》。
对于中国的女演员来说,在电视剧领域可能获得的人气和收入远远高于她们演电影。选择以电影为主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而选择以一张东方人的面孔进入好莱坞则真正是把自己立在了金字塔顶。
虽然放弃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章子怡却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与名导演、名演员合作的机会:2001年,张艺谋导演《英雄》,众星云集,章子怡明知自己的角色不过是片“绿叶”,还是欣然加盟。此后她又与成龙合作《尖峰时刻Ⅱ》、与巩俐、杨紫琼合演《艺伎回忆录》、与王家卫合作《2046》。
在逐渐被好莱坞认同的同时,章子怡通过抢占海外媒体的封面实现了从“外来妹”向“主流阶层”的过渡。2005年3月,美国《名利场》将她和另外9位美国当红女星一同放在封面上。当年11月,在美国《君子》杂志与其他10个国家及地区的《君子》海外版的联合调查中,她荣登全球性感女性排行榜榜首。
如今,章子怡国际明星的身份已毋庸置疑,外籍男友和大多时间是住在国外的生活安排更让她的“国际品牌”经营到极致。
差异化营销法
如同细分市场、差异化营销已是不能算作营销法则的法则,现在的娱乐圈早已不能简单地分为“偶像派”与“实力派”,即使都是青春年少,从娱乐公司到“影迷”、“歌迷”也不再一味地追求当年“小虎队”那样俊朗、阳光的统一形象。
2005年,李宇春以352万短信票数摘取“超级女声”冠军,她的短发、坚决不穿裙子和独特的嗓音彻底颠覆了此前美女经济时代的审美标准。既不走丰乳肥臀的性感路线,也不走青春玉女的清纯路线,从天娱到太和麦田李宇春始终保持其中性形象。
夺冠一年后,对比其他超级女声的昙花一现,李宇春商演价格依旧维持在18万元,广告代言为200万~300万元,而演唱会的出场费则每场在150万元左右,位列历届超女之首。虽有传言称李宇春为“广告毒药”,不适合大众产品,但也有专家指出,其歌迷的忠诚度非常高。
以黑马身份首次闯入榜单的王宝强则是另一个差异化营销的典型。不变的“憨傻”形象,草根出身,以及几近本色的演出虽然让充斥着俊男美女、崇尚时尚另类的娱乐圈傻了眼,却填补了这个浮躁的时代对朴质的原始需求。
仅一个“许三多”的角色,就让王宝强一夜之间拿到三个广告代言,其中一个据传就达7位数。除了片约不断,更有唱片公司和电视台向其表达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