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粮仓变身新潮地 600年南新仓华丽转身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景区大全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古粮仓变身新潮地 600年南新仓华丽转身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3-2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南新仓,曾经是京杭大运河“南粮北运”的终点站。南新仓,俗称“东门仓”,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旧基上重建,是明清两代皇家仓库之一。600年来,南新仓屡有增建,清初时南新仓为30廒,到乾隆时已增至76廒,目前仍有9廒遗存。这些古老的仓库经历明清24朝君王,见证600年的京都历史。 南新仓是淹没在繁华闹市区中的一个传奇——从外表看,青砖飞檐,沉稳大气,厚重而古朴。
 
 
 

    南新仓虽然贵为皇家粮仓,却曾经默默无闻,不要说外地人,连出租车师傅都常常不曾知晓它的存在。 一夜之间,南新仓忽然火了起来。当我再次来到南新仓时,发现旧日的谷仓已经对外开放,游客甚至可以进入室内一睹皇家粮仓的真面貌了。南新仓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冷清,老仓廒在进行了保护性的改造以后,挂上了“新北京画廊”、“皇家粮仓•乐府”等单位的牌子。同时,新建了16座仿古仓建筑,为南新仓迎来了各种特色美食餐厅的入驻。


    只是,昔日高大的粮仓,现在被四周的高楼衬得不再高大;只是,昔日那些来自江南的稻米现在已经不见踪影。 那些曾经储放稻米的仓库里,现在正经营着台湾菜、日本料理、地中海美食等,昔日守卫森严的粮仓重地,变身成了开放的“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依然是那些庞大的仓库,依然是灰色的砖墙,依然是静寂的一片区域,“民以食为天”的传统理念经过华丽变身后,得到完美传承。

    东情西韵六百年

    着建于600年前的古粮仓,这家经营创新日式料理的餐厅名为“六百年”。 二层的小楼,很低调。门面很低,很小也很暗。进门,需拐一个弯,看到一个用石磨盘做成的水景装置,再拐一个弯才能进入那个幽暗静谧的空间。 巨大的倒锥形玻璃器,装满了花瓣,像谷仓里古老的容器。墙上装饰物的创意源自古老的粮仓。那些绿豆、黄豆、麦子等谷物被木格子分开,罩上玻璃,像画一样郑重地挂在显眼的位置。每一张餐桌都有一小盆装饰植物——那是三两穗晒干了的麦穗,还带着麦香,安安静静地成就角落里的风景。

   “六百年”虽然经营的是日式菜系,但是他们却借鉴了西餐的烹饪和摆盘。在菜式创新和摆盘上,“六百年”的厨师是费尽了心机的。比如,他们的红酒牛舌,看起来像是西餐。可是,底汁却是日餐的底汁。比如,他们的餐式不如一般的日本餐馆那样小巧精致,分量十足的样子像是葡萄牙餐馆才有。 在菜式上,“六百年”虽然综合了西餐的烹饪手法和摆盘技巧,但是在餐具的摆放和餐桌的选择上,却恪守日餐最传统的规矩。在餐桌的选择上,他们坚持了日式餐厅才会选用的方桌,餐具的摆列也是传统日餐的方式。比如筷子是横着放的,而不像中餐那样竖摆,也不是像西餐那样把刀叉的尖口向外。据说这是源自日本皇室的规矩,方型的餐桌比圆型的餐桌更便于隔开主人与客人,客人在接近主人时需要绕过餐桌,可以为主人避开险情,筷子横放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22号南新仓国际大厦南侧古仓群内 电话:010-51690120

    相关连接:北京城里的酒吧指南

  充溢着阳光和地中海的气味

  Sunflower餐厅的主人让一半的空间就这样通透大气地空着。在粗犷的木梁上悬着精致的古典吊灯。花样繁复奇巧,像是旧时欧洲宫廷里才有的那种。 与吊灯相伴的是顶天立地的巨大圆柱,撑起结构复杂的屋架。圆柱上清楚地看到木头风干的裂痕,刀削斧砍过的伤痕,还有600年前施工时工匠做记号留下的墨迹。巨大的木梁下,是可同时容纳20人用餐的超大规格餐桌,和围着一圈红色丝绒的复古座椅。 在餐厅的另一侧,设计师用钢架巧妙地将高大的仓库分隔成二层楼的空间以及一个半地下的酒吧。

    Sunflower经营的是健康的地中海菜式。Sunflower的厨师们用新鲜的初榨橄榄油、海盐、百里香、紫苏、鼠尾草、荷兰薄荷等来精心烹煮那些由原产地空运而来的食材。这些新鲜的食材,远渡重洋来到东方的国度,成就了精致健康的晚宴。 地中海的美食,通常以时令蔬菜水果和海鲜为主要食材,辅以橄榄油和来自庄园里的各式香料药草。现在,这些本该属于法国或意大利南部地区或者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的美食,被Sunflower的主人带到古都北京,在古老的东方国度,在一座旧时的皇家粮仓里MIX成健康美味无国界美食,散发着属于地中海阳光的芬芳和大海的气息。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22号南新仓国际大厦南侧古仓群11号 电话:010-64096438

  饭前•饭后

    与南新仓的其他餐厅不同的是,饭前饭后用了很强烈的色彩以及很奇怪的名字。从装修来看,与旧时皇家粮仓无关。从名字来看,亦不像“六百年”那样与旧时皇家粮仓发生关联。而是一句通俗的口头语“饭前饭后”。 “饭前饭后”用了大量的台湾布袋戏中的木偶和台湾乡间常见的主食“蕃薯”来点辍用餐的空间。蕃薯在福建和台湾的乡间是属于廉价而卑微的食物,现在,蕃薯在一些乡村仍属不登大雅之堂的物什。在南新仓,这些肥墩墩的蕃薯被放置于显眼的位置,与出自民间艺匠的木偶和色彩浓艳的现代装饰画一并装饰着这个餐厅的每一个角落,看着倒也觉得妥贴。主人之用心和独到的眼光可见一斑。

   “饭前饭后”的一楼有一个用大幅玻璃包围着的小花园。农具、陶器和植物组成了花园里的景观。像是一组乡村小景。另一侧,是龙飞凤舞,整整一堵墙的玻璃字。大俗大雅,相得益彰。 “饭前饭后”的包厢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设计也因应季而有不同的主题。二楼的包厢里,挂满了阿里山小火车的老照片,那些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阿里山小火车的兴衰。 三楼有一个LOFT风格的小空间,尖顶,A字梁,布满了纵横的管线,倒也应了南新仓作为仓的这个主题。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22号南新仓国际大厦南侧古仓群A13 电话:010-64059598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