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宇航员谢赫穆扎法尔‧舒库尔10月10日加入俄罗斯组织的三人工作组乘坐“联盟TMA-11”号宇宙飞船﹐飞赴国际空间站。 与他同行的两位伙伴是俄罗斯人尤里‧马连琴科和美国女宇航员佩姬‧惠特森﹐他们将在空间站工作十一天﹐然后返回地面。
舒库尔本职工作是一名外科医生﹐35岁﹐从一万多名应征中经过严格挑选的最佳人选﹐然后参加在俄罗斯宇航基地的数月训练。 升空时正是在斋月结束前几天﹐他决心在空中遵循伊斯兰学者的建议继续守斋戒。 在空中飞行时﹐根据专家的意见﹐斋戒可以撇欠﹐以后还补﹐但是他说﹕“我想一定能做到﹐在我返回后﹐可以同全世界的穆斯林分享经验。” 他说﹕“总之﹐伊斯兰就是生活﹐我深信﹐在宇航中坚持伊斯兰功修不会有太大困难。” 他所携带的真空包装食物﹐是为他在飞行中守斋戒的准备﹐还有几样蛋糕和布丁﹐是准备在庆祝开斋节那天享用的美食。
在围绕地球旋转的飞船中﹐环境特殊﹐他将根据伊斯兰学者提供的建议相机行事﹐尽力而为坚持信仰功修﹐如五时礼拜。 飞船将在24小时之内在地球上空绕行十六圈﹐假如按照地球上的“每日”计算﹐那幺﹐在他的24小时之内应做八十次礼拜。 因为在空中快速飞行中﹐位置迅速移动﹐无法确定面朝克尔白的方向。 根据礼拜的规则﹐拜前必须洗小净﹐太空舱用水有限量﹐甚至汗水和尿液都须过滤再生重新使用﹐不可能像在地面上有充足净水供应。
马来西亚政府为了准备穆斯林宇航员升空作业﹐曾经邀请一百五十位伊斯兰学者研讨宇航员在空间坚持功修的问题。 国际研讨会最后产生的成果是一份长达二十页的《穆斯林宇航员功修指南》﹐内容丰富﹐例如怎样清洗﹑怎样礼拜﹑怎样守斋戒﹐甚至怎样处理亡人。 舒库尔医生在训练期间熟读《指南》﹐并且携带到飞船中随时参考。
例如《指南》说﹕“在宇宙飞船中的条件肯定与地面不同﹐但对于穆斯林﹐不会成为完成信仰功修的障碍。” 每日的五次拜功﹐可以不在卫星航行中确定克尔白朝向﹐因为在失重漂浮状态下﹐克尔白的方向只存于心意中﹐不计较方向的准确性。 礼拜的次数与时间﹐可以根据发射场起飞地点为计时标准﹐在24小时之内﹐可以并礼﹐合成三次礼拜功课。 这次舒库尔起飞的地点﹐是哈萨克斯坦的拜克努尔俄罗斯宇航发射场。
“伊斯兰设立了各种方便的规则﹐可以适应于任何特殊的环境。 在任何条件下﹐伊斯兰的功修可以照行不误。” 例如作礼拜前的小净﹐如果没有水﹐建议宇航员可在空气中抓取象征性的沙尘﹐抹面和洗手足﹐完成小净的程序。 《指南》说﹐在失重的情况下﹐无法站立礼拜﹐可以以任何舒适的身姿完成礼拜﹐“如果不能直身﹐可以弯曲身体﹔可以用坐式或卧式﹐完成拜功。”
伊斯兰的清真饮食标准禁止吃*肉﹐禁止饮酒﹐而且食物中不得含有这些成份。 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如同陷入困境的旅行者﹐饮食原则可以放宽﹐“假如发现食物没有清真合格标志﹐心有怀疑﹐可以食用﹐只是为了解除饥渴﹐维持生命。”
宇航员在空中遇难或发生死亡﹐假如条件许可﹐应把尸体运回地面按照伊斯兰葬礼规则处理﹐入土为安。 假如尸体无法保留﹐必须拋入太空﹐那幺﹐在拋出前为他举行简单的站礼“则那致”﹐《指南》中列有详细站礼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