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穆斯林聚居地吸引越来越多住户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北京最大穆斯林聚居地吸引越来越多住户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04-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杨静 张舵)清晨五点,住在牛街西里的61岁回族老人马幼云离开家,来到街对面的牛街清真寺,认真地沐浴净身,然后等待晨礼开始。此时,清真寺里已经站满了戴着小白帽的穆斯林。
    始建于公元996年的清真古寺在旭日映衬下更显肃穆庄严。嘹亮的宣礼声响彻整个清真寺,晨礼
开始了。这时,清真寺外、大街两旁小吃店的叫卖声也渐渐多起来。牛街迎来了新的一天。
    几天前的10月13日,牛街穆斯林刚刚庆祝完开斋节。“那一天,清真寺内外更是热闹非凡,”牛街清真寺阿訇李书文说,当天有近6000人在寺内聚礼,其中不乏外国穆斯林。另外,还有五六万人观礼。
    “在清真寺没有扩建之前,要容纳这么多人是不可能实现的。”李书文阿訇说。
    穆斯林有围寺而居的传统,每天的宗教功课都在清真寺里进行。牛街清真寺历经各代扩建与重修,已成为中国北方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由政府出资、2005年开始的修缮工程使牛街清真寺能够为更多穆斯林完成宗教功课提供了方便。
    去年由政府投资新建的清真女寺还为女性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提供了专门场所。寺内设施完备,包括沐浴水房、礼拜大殿等。
    马幼云每天的五次礼拜都是在家对面的牛街清真寺进行。他早晨做完礼拜回家上网,了解国内外形势。中午礼拜完,休息一会到清真超市去买菜。下午到回民小学接孙女回家。晚上在小区花园里锻炼身体,或和街坊们下两盘棋。
    马幼云住在牛街西里一套面积96平方米的楼房里。作为回迁户,他告别居住了50多年的平房,住进了这个获得建筑设计大奖的新小区。
    作为北京最大的回族聚居地,牛街清真寺所在的牛街地区生活着1.2万穆斯林,占地区总人口的23%。
    “越来越多的政策优惠和生活便利,吸引了更多穆斯林住在牛街。”牛街东里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张长征说。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牛街地区街巷狭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十几年前,这一地区有34万平方米的低矮破旧危房连街成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1平方米。
    1997年,牛街地区成了北京市最先实施的危改面积最大、拆迁户数最多、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危改小区。政府的优惠政策,使90%以上的牛街老居民有能力回迁到原地。
    在改造过程中,牛街相继建成了北京最大的清真超市,牛羊肉专卖市场,回民医院,回民幼儿园、小学、中学。一所新的敬老院也开始接待老人。
    “穆斯林是牛街发展的见证者,”李书文阿訇说。新的牛街不仅为穆斯林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以民族特色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街道两旁民族用品商店、清真餐馆林立,其中不乏保存完好的老字号。
    张长征说,为尊重穆斯林的信仰和生活,牛街有一套特殊的管理规定:牛街中心地区禁止开设非清真餐馆,各餐饮、副食网点一律不得出售回民禁忌食品;街道机关和附近社区单位都吃回民伙食;街道工作人员不把回族禁忌食品带入办事处;派出所民警入户走访,如遇居民在家中做礼拜要主动回避。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