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德巴约身边,温格有三张牌可打,范佩西、沃尔科特和本特纳。与利物浦之战,荷兰人首发登场,但踢了45分钟就受了伤,这逼迫温格提前换人,在剩余两个选择中,他先派上了沃尔科特,这一手一度差点收获奇效。
下半时前半段,沃尔科特几乎成为阿森纳进攻的主角,数次威胁进攻都与他有关。第55分钟,英格兰人带球,突然切入中路起脚远射,球擦着门柱稍稍偏出;1分钟后,他在左肋突破吸引三人包夹,横传给法布雷加斯制造了威胁。第66分钟,沃尔科特和阿德巴约打出配合,他突至底线传中,门前埃布勾射空门,被利物浦后卫在门线惊险化解……
和以往替补打右翼不同,在这20多分钟里,沃尔科特打的是左翼(赫莱布提到第二前锋位置),而且经常到中路活动,他的活动地点集中在左肋,后撤接球、转身带球、然后或寻求配合、或干脆自己突破。和范佩西需要等机会不同,沃尔科特自己带球的能力强,有速度能突破,这对习惯了抢阿德巴约身边第二落点的红军后卫是一个新考验。而且沃尔科特这种踢法,令阿森纳的进攻节奏大大加快,冲击力也更强。
但第67分钟温格的一次换人后,沃尔科特却又沉寂了下去。本特纳替下埃布,阿森纳依然打双前锋,只是阿德巴约的搭档换成了丹麦人,赫莱布回到左路,沃尔科特转而去踢右前卫。
这一调整后,阿森纳靠近中路左侧的个人冲击基本消失了,本特纳是配合型前锋,个人带球能力一般,赫莱布于是枪手又在中路打起了四平八稳的渗透。沃尔科特到右路后,虽然也试图突破,但关键区别是在左翼,他习惯性的内切突破,之后或者配合或者射门选择很多,可在右路,右脚踢球的他不习惯向内去突,从外线突破后,传中又非所长,因此声势和威胁大大降低。
本特纳上场后踢得很努力,但运气却实在糟糕,第70分钟,法布雷加斯的铲射越过门将雷纳,眼看就要入网,不巧本特纳因为争第一点时跑到门前,恰巧把这个必进球挡了出去。对这个球,温格也感到诧异:“我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进。”
如果把下半时一分为二,沃尔科特打左边锋、在左肋狂突一气,这是阿森纳进攻最有威胁的一段,阿森纳以“传”为主的中路进攻,融入了个人突破的新元素,有传也有突,这种打法的丰富,让利物浦一时疲于应对。但当沃尔科特挪到右路后,中路打法重归单一,光靠传球倒脚突不破红军的铁桶阵,冲击力也下降了。
温格赛前就说,沃尔科特逐渐进入状态,会有大用处。“特奥每次替补出场,都有巨大的作用,有时候我将用他后上,有时候会让他首发。”不过在位置上,沃尔科特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位,打过前锋、打过右路、打过左路,但哪里才是最适合他的位置,温格似乎尚无答案。就像用埃布打右前卫、迪亚比打左翼一样,温格的很多变招还处在试验阶段,时灵时不灵。
另外,补时阶段的一个镜头耐人寻味。阿森纳获得后场任意球,温格在场边着急的部署,看手势是让后卫打长传,找锋线的两个高点,但枪手球员机械的开出地面球,仍准备通过传球渗透打上去,可此时时间已不足以完成一次配合式的推进,温格气恼的跳了起来。
阿森纳的特点是传球,球员脑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配合意识,但有时候显得过于追求地面渗透,特别是面对今天这样的铁桶阵,进攻中尤其需要融入一些不同的元素。其实按照球员的特点,阿森纳有立体进攻的高点(阿德巴约、本特纳)、也有个人冲击的速度型好手(沃尔科特),如果能更充分的运用好这些不同元素,组合出更具实效的打法,阿森纳的进攻效率其实还有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