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拉 颁 降 的 经 典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安 拉 颁 降 的 经 典

来源:星期五北京穆斯林青年俱乐部 时间:2008-04-1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世界上每一种宗教都有一部或许多部自己认爲很神圣的经典。 请想一 想,这些经典是怎样産生的? 真经与僞经怎样分辨? 你是否同意, 凡是经过人们改写过的经典可靠性就有了问题?

        一、安拉给予人类的最早啓示

        在人类的早期,人们不懂得使用文字,不识字,也不会写字。 他们的语言十分简单,主要表达一些愿望和指向,用很少的音节和声调,配以肢体动作表达思想。细读《古兰经》中有关早期人类的事迹,就能发现,他们的对话很少,思想很简单。安拉对阿丹和哈娃的禁令很单纯,晒以陀尼对他们的引诱也很直截了当,他们受骗了。

        然而,他们已是造化完美的人类了,语言功能齐全,只是语汇不丰富, 生活经验不多,思想活动也不复杂。 到了他们子孙后代时期,语言慢慢变得丰富起来,形成了共同使用的语法规则和彼此认同的辞汇。 《古兰经》说, 安拉教会阿丹一切事物的名称,这并非指今日所见的所有物体的命名,如鱼类、昆虫类、爬虫类以及各种飞禽走兽的具体名目,而是,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安拉恩赐了阿丹对周围环境的“理解”意识,因爲在这段经文中使用的“伊斯姆”有物质名称的意思,也有名望、地位和在总体中部位的意思。 这一点很重要, 这使他明白世界的总体存在以及自身位置,以便更好地顺从安拉。

        在《古兰经》的敍述中, 阿丹和哈娃违背了一条禁令∶这条禁令不允他们许采食某一棵树上的果实。 恶魔乘机诱惑他们失足铸下大错,爲此, 被驱逐出了绿荫的天园。 然而,安拉彻知他的造化物,确信人类的智能将能够使其在大地上自食其力,并且他们有善良和坚韧的性格,恶魔对人类后代的诡计不会最终得逞。 安拉对阿丹和哈娃这样告诫∶“我说∶‘你们都从这里下去吧! 我的引导如果到达你们,那末,谁遵守我的引导,谁在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 不通道而且否认我的迹象的人,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2:38-39)

        这段指示言简意赅,十分明确,阿丹的后代将获得安拉的正道引导, 安拉将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害。(41:6-8) 安拉的许诺实现了,因爲从那以后,安拉给所有的人群都派遣了先知、使者、导师或领袖,教化各族民衆,晓喻安拉的真理。(16:43-44) 

        二、安拉的先知和使者

        早期选派的先知几乎都是授权有限,集中引导本地区的民衆, 而且时间延续不过几代人。 我们所称的“使者”,爲数不多,每一位使者带领一批民衆,其正道在他身后也能久盛不衰。 后来的使者,随他们而来的还有安拉降示的经典,安拉的啓示用文字记录下来,便于传播。(2:213)

        使者这个词译自《古兰经》的语言“拉苏尔”,意思是传递信息者。 在伊斯兰的辞汇里,使者是对有一种特殊地位人的尊称,安拉通过他们向人类颁降整套的教诲和戒律,有利于广泛传播和长期遵行。 使者都是从普通的民衆中选派的, 他们本身生命有限,但是他们所传达的啓示经典没有时限,可以世世代代承传不息。历史书上共记载了三百一十三位安拉的钦差使者,而先知,阿拉伯文是“纳比”,只领受和传达安拉的教诲、命令、引导和预言,他们没有明文的经典,史书中记有十二余万先知曾先后在各族中出现过。

        所有这些啓示、信息和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天地间全部智能、 学问和真理都存在安拉那里,包括全部知识宝库《天经原本》,那是有史以来颁降到人间的历代经典的总根源。 这部知识的总库惟有宇宙的主宰安拉有权掌握。 《古兰经》说∶“在我那里的天经原本中,《古兰经》确是高尚的,确是睿智的。”(43:4)

        安拉选定了使者之后,就命令吉卜利勒天使把“瓦哈伊”, “天啓”或“啓示”传递给使者,并通过天使与他的接触加强安拉使者的信心和毅力。(22:75 )承领安拉天啓的人也许是男性,也许是女性;但是安拉选派的先知或使者都是男子,因爲他们被赋予特殊使命之后必将承受人间各种艰险以及肉体上的煎熬和虐待。

        安拉的啓示陆续下降,爲的是广泛传播教化衆生,并有利于世代相传, 因此须用人间的书面文字记录,记录也许是使者本人,也许是使者指定人代笔。 啓示记录成册之后成爲经典,便在人间传抄、诵读和学习,这不是一般的书籍,而是“安拉的经典”。

        我们不知道在过去六千多年的人类有文字的历史上, 安拉向人间颁降过多少部经典。 安拉已在《古兰经》中明确昭示,人们所能知道的古代使者只是一小部分,不允许我们知道所有使者的事迹和历史。(40:78) 《古兰经》是一部安拉啓示的全集,旨在教诲人类认识安拉和自我,明确生存的目的和意义,而不是一部历史通典或使者列传。(30:20-27) 《古兰经》说∶“在你以前我只派遣了城市居民中的若干男子,我啓示他们。 难道他们没有在大地上旅行, 因而观察前人的结局是怎样的吗? 后世的住所,对于敬畏者是更好的。 难道你们不理解吗?” (12:109)

        三、已知的古代啓示经典

        《古兰经》只提示了历史上下降过的五部经典, 其他的经典可能已经彻底失传,我们无权猜测。(13:8) 这五部经典按先后的时间顺序如下∶降赐给易卜拉欣圣人的经卷《苏胡夫》、给穆萨圣人的诫律《讨拉特》、给达乌德圣人的诗篇《宰逋尔》、给尔撒圣人的律例《引支勒》和最后降示给至圣穆罕默德的经典之大成《古兰经》。

        除了《古兰经》外,现存于世的其他经典或已散失,或被篡改, 都已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原来的经典样子。 现在各种版本的《圣经》只保留了古代真经的只言片语,而后人撰写的文章和故事混杂期间,良莠不分。(5:66-68) 犹太人和基督教徒,都被称爲“有经人”,自称他们的经典中包括了先圣的四大部经文,但是研究《圣经》的学者们一致认爲,此话不实,不足爲信。 

        四、《圣经》的真相

        《圣经》的内容十分庞杂,有传说、故事、寓言、使者或圣徒传记、 部落历史事件、古代诗词等等。 任何人精读《圣经》都感觉不到这是一部安拉啓示的经典。 实际上,犹太教和基督教中对他们经典熟悉的人毫不隐讳地承认, 《圣经》的成书出自后人之手,古代的先知留下遗教之后早已逝世。 经文中有各种文字错误,内容矛盾,言而不实的语句已爲常读经者公认。 传教士们对经文的这些严重纰缪熟视无睹,常常一言以蔽之,说∶“无关宏旨。”  
  
        基督教的不团结由来已久,尔撒圣人归主后, 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三百年的战争,没有精力研究尔撒圣人传授的真正教导。(3:79-80) 彼此的嫌隙如此之深,谁也没有这份闲心在先知去世后不久立即将他得之于安拉的啓示忠实地记录下来。 后来的人想到过这项工程,可惜已经时隔久远,片言碎语的啓示已混杂在后人的文章敍述之中,无法找回经文的原貌。 《古兰经》说∶“自称基督教徒的人, 我曾与他们缔约,但他们抛弃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劝戒,故我使他们互相仇恨,直至复活日。 那时,安拉将把他们的行爲告诉他们。”(5:14)

        五、基督教圣书编写的过程

        西元325年,崇拜偶像的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召集了一次基督教各派会议。 他下昭命令各派首领把他们的主要经书都带去,指示他们应求同存异,和平商议。 前来开会的神职人员以欧洲部分的代表最多,这些人深受希腊—罗马多神教神学观念的影响,因此他们主张,尔撒圣人就是上帝,是上帝的儿子,而造物主应分身爲三个部分,成爲“三位一体”论。(5:17-18) 来自北非和中东的代表占少数,他们坚持认爲尔撒只不过是一位先知使者,绝不难能误认爲安拉的一部分。 会议中争论的各种观点最后由君士坦丁大帝钦命拍板一锤定音,他依照与会者多数人的意见确定了基督教爲罗马的国教。(4:171)

        下一步的工作是组建一个编写圣书的学者委员会。 这些御用的学者们遵奉圣旨的精神把各家的经书、书信和其他文字数据汇总,分类审查,把赞同三位一体思想的文章收集成册,定名爲拉丁文的“经书”Bible,后来中文的翻越成爲《圣经》。 被那个学者委员会挑选淘汰下来的所有文件和数据一律付之一炬,全部销毁。

        来自北非和中东的基督教代表坚持自己的立场, 拒不接受以欧洲代表爲多数的表决意见,他们以沈痛的心情返回老家,但是,基督教被这次会议改造完毕,确认了三位一体的基本神学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安拉有了一个在人间的儿子。(6:19)

        《圣经》的“新约”的産生是另一段历史。 “新约”是一部文集,其中有布道的讲稿、朋友间书信、个人传记以及神异的故事传说,以讲述尔撒圣人的事迹最多。 他们认爲,造物主已把犹太人抛弃了,以后只拯救基督徒; 犹太人根本就不承认尔撒是个先知圣人,所以对基督教的新论点予以彻底否定。

        易卜拉欣圣人的经卷《苏胡夫》是记录在羊皮上的古经文,早已散失, 后代人没能保存下来。 穆萨圣人的诫律《讨拉特》是在犹太人逃离埃及后, 安拉降赐给他们的生活指南,原经丢失已尽,现在记录在《圣经》中的经文是几个世纪后信徒们根据传说和回忆撰写的文字,其中含有一些安拉啓示的真义。 达乌德圣人的诗篇《宰逋尔》是很多长篇的“杜阿宜”,向安拉祈求的祷文。 现今在《圣经》中见到的“大卫诗篇”,已非原文,都是后人背诵和回忆的记录以及后来补加的大量诗文。 各路无名作者的作品甚多,一律混作祈祷的诗词,真假已无法分辨。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