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你有没有想过?

来源:星期五北京穆斯林青年俱乐部 时间:2008-04-1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所有的人都有相似的物质和感情需要。 可是,有些人活著是成功者;有些人活著是失败者。 爲什麽?

        一、人的本性

       《古兰经》说∶“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爲要他们崇拜我。”(51:56)

        前一课讨论过安拉造化的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唯人类才有自悟、 理智、观察与联想,以及産生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些特性。 但是, 人也有物质生存的需求和情不自禁地感情冲动,爲了寻求满足和欢快,他不顾一切后果。(18:7) 这就是人类的懦弱性的根源。(4:28) 这两种对立的势能可能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发作,二者有可能完善的结合,达到平衡,産生人们所说的动力和精神。 人性的本质是向善的,但是人心却倾向于依赖外部更大的力量。

        恶魔晒以陀尼尽力把人引向腐败,引向卑劣的私欲和追求, 从不放过任何机会。 恶魔对人的教唆无孔不入,见机行事,例如思想上的一点杂念、 肉体上的一点渴望、耳边的一点传闻或者感情上的一点不可遏制的冲动,都可能让恶魔乘机而入,使一个好人落入晒以陀尼的魔掌。(114:1-6)

         然而,爲什麽会出现这样的矛盾? 一方面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 有内在朝向真理的良知;而另一方面,晒以陀尼有权引诱好人做坏事。 安拉宣布过,他造化精灵和人类是爲了他们服从主命,遵循他的法则,侍奉安拉的使命。(7:33) 精灵的授权有限,自由意志的宽容度很小,而后来被造的人类所获得的恩慈超过了精灵,人有选择自己行爲的自由,自己可以决定是否服从安拉的命令,所以人类就表现出妄自尊大。

        有理智的人细想一想安拉给予人类的慷慨恩惠,应该感到十分惊讶。 《古兰经》中有明证,安拉与人类的契约就是与人类在最后审判日的交易,有理智的人懂得,人类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受惠,可以不负责任地胡作非爲。 安拉说∶“通道的人们啊! 我将指示你们一种生意,它能拯救你们脱离痛苦的刑罚,好吗? 你们信仰安拉和使者,你们以自己的财産和生命,爲安拉奋斗,那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他将赦宥你们的罪过,并且使你们入下临诸河的乐园和常住的乐园中的许多优美的住宅,那确属伟大的成功。”(61:10-12)

        《古兰经》(10:4)“你们只归于他, 安拉 的诺言是真实的。 他确已创造了万物,而且必加以再 造,以便他秉公地报酬通道而且行善者。 不通道者, 将因自己的不通道而饮沸水,并受痛苦的刑罚。”

        二、生活就是一场重大的考验

        侍奉安拉的使命,在安拉的大道上工作,把喜讯传播给所有无知的人,我们爲此可以获得在天国的乐园中永生的回赐。 这一句话听起来像是互相在交易。 是的,《古兰经》就是这样说∶“当你们缔结盟约的时候,你们应当履行。”(16:90-93)

        不通道的人是怎样在生活呢? 他们不承认安拉, 生活中只图自私的利益和个人的欢快。 他们活著是爲了吃吃喝喝,不思考死亡和归于安拉的时刻; 他们眼看贫苦的人不知同情,漠不关心;他们沈迷于酒精、尼古丁和海洛英的刺激,摧毁自己的身体;他们把钱财用在消遣和干罪上,不思悔过;他们把同类当作奴隶或玩具,丝毫没有怜悯。 这样的人也配得上安拉的奖励吗?(16:61) 有理智的人都可断言,尊大清高的安拉决不会如此不公正。(16:22-25) 安拉说∶“通道者与悖逆者一样吗? 他们是不相等的。”(32:18;40:58;41:34)

        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是一场严峻的考验。(21:35) 安拉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过去和未来是彻知的。(23:62-63) 我们应当把今世的生活当作一场期末考试,必须谨慎小心,严格要求自己,一切成就和过失都将得到应有的赏罚。 这样的人是高贵的,恶魔无法使他落入迷误,是他自己的决心和努力使自己得到的高贵品级。 安拉说∶“他(易卜劣斯)对他们所以有权力者, 只爲我要辨别谁是信仰后世的,谁是怀疑后世的。 你的主,是万物的监护者。”(34:21)

        有的人在人世间,活著是爲了显赫,他们建造华丽的住宅,追求发财致富, 穷奢极欲。(34:37-39) 事实上,每个人的生命都很暂短,谁也不敢肯定,过了明天他是否还活著。
 
        人类在世界上的职责就是顺从安拉的意志,遵循正道,经受考验,行善功。 (29:2-3) 安拉要求人类全身心地投入伊斯兰,做安拉在大地上的“哈里发”,即代理人,代治者。 安拉命令人类的基本责任是在大地上建立稳定的秩序, 促进互助与和谐,而决不是制造纠纷和混乱。
 
        安拉警告人类,不要把今世的物质享受视作唯一的追求和生活目标, 要想到赏善罚恶的后世受审判的日子。 《古兰经》说∶“你们应当知道∶今世生活, 只是游戏、娱乐、点缀、矜夸,以财産和子孙的富庶相争胜。”(57:20)

        人生在世,不可被眼前的名誉地位、子女财富、物质享受所蒙骗, 成爲庸俗享乐主义的奴隶。 这不是说,穆斯林应当躲进深山老林中去做隐士,甘守清贫,脱离社会。 相反,穆斯林应在社会群体中,以己之长多做贡献,热心于事业, 建立温暖的家庭,业馀时参加有益于健康的游戏、锻炼和社会活动,而不是把家庭、事业和娱乐当作生命的一切。 穆斯林的生活基本原则是,此生是暂短的, 必须珍惜每时每刻的生命,追求生命的真理价值。(22:23-24) 
       
        三、穆斯林的生活观

        尊贵的先知穆圣说过∶“活在世界上,如同客人或过路的旅行者。 ”(布哈里圣训集) 先知穆圣归真很久之后,许多人见到一位名叫阿卜 达勒塔的老人,问他这一辈子爲什麽不努力挣钱,享受人生,而甘心过清苦的日子。 这位老人说, 他年轻的时候见到过先知穆圣,并且听到他说过“人生前进的面前是高坡”的话。 因此,他愿这一生轻装爬坡走向人生的高处。
另一个例子是《古兰经》第18章中的一个比喻。 有一个人,家有一处良田园圃,积蓄了很多财富。 他有一次矜夸自己的园圃, 他说∶“我这个园圃永远不会荒芜。” 时隔不久,一场无情的风暴摧毁了园圃中的一切,田园荒芜使他破産。 他悲痛欲绝,狂呼倒楣。 他的生活目的是什麽? 田园和财富就是他的一切,所以一旦丢失财産,他便感到人生的绝望。
著名的十六世纪法国散文家蒙田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在刹那间, 经营多年的事业和财富会一次毁尽。” 《古兰经》对财富的本质有这样的啓示∶“财産和后嗣是今世生活的装饰;常存善功,在你的主看来,是报酬更好的,是希望更大的。”(18:46)

        伊斯兰教导的生活观指出,当你告别今世时,所能带走的是你的伊玛尼, 就是信仰,以及你全部行爲的记录。 虔诚敬畏安拉的人,一生谨慎, 事事遵循正道,若有过失,立即做“讨白”(忏悔),真心悔过,痛改前非,寻求安拉的宽恕。这样的人必将获得他所期盼的永生安宁。(48:13-14;39:53-55) 然而,那些抗拒安拉正道的人,切勿一误再误,至今不知醒悟,应当听听安拉的告诫∶“你应当警告衆人,将来要有这样的一日,刑罚将来临他们,而不义者将说∶‘我们的主啊! 求你让我们延迟到一个临近的定期,以便我们回应你的号召,顺从你的使者。’难道你们以前没有发誓说,你们绝不会灭亡吗?”(14:44)
短暂的人生转眼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用手扪心,感觉到你的心脏在跳动。 你是否想过,你现在站立之地距离阴暗的墓穴并不遥远。 当你的心脏停止跳动时,便是那个时刻,世间的一切都将结束。 不通道者所忧虑的只是告别人世的那一天,而我们不以此爲结局,死亡并不可怕,以后的日子更长。(56:57-62)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爲了什麽? 是爲了有吃有喝过好日子, 就是一切吗? 是否活著拼命挣钱,尽情享受,就是生活的全部吗? (17:18-21) 是否一生的努力经营,如建立一个企业,攒取黄金万两,便可永世不衰吗?(22:45-46 )你有什麽样的伟大规划可以使自己永垂不朽? 你手中掌握的一切财富都是不牢固的,转眼就可能物易其主。 财富、权力、 地位只是在你的心脏跳动的时候所能看到的装饰,当那个时刻来到,你觉得自己空忙了一生虚度的年华,突然间变得一无所有。 看看那些躺在墓穴中安息的人,其中有拥金百万的巨富, 有高官厚禄的显赫者,想当年他们曾被人羡慕过,如今耀武扬威的风光已去,落个风雨萧条冷冷清清的归宿。 活著的人谁能亲眼看到儿女的未来前程,家族兴旺? 家业的兴衰由不得自己的愿望,更由不得自己掌握。(22:5)

       四、无情的现实

        你是否曾经在深夜醒来时想到过走向黄泉的日子? 在你畏惧死神降临的时候,有没有设想过逃避死亡? 比如平时用一只氧气袋天天补氧,或者服用据说可以延年益寿的保健药物,注射可以增寿的荷尔蒙针剂。 你是否幻想过高科技的手段可能帮助你永生不死,永远活下去? 也许你根本什麽都没有想过, 只是全身心的投入事业或生活,愿意让自己的思想长期处于麻木状态,不思考可怕的死亡;也可能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得过且过,到时候听之任之。
补氧或注射荷尔蒙可以延长寿命是商业广告的虚假许诺, 实际上不可能挽救大脑的衰老和迟钝,世界上的人类没有找到过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忙忙碌碌地工作,麻木不仁地过日子,不思生命的结束,只不过是自欺的行爲,每个人的生死命运早有定数,谁也无法逃脱或改变。


        你热爱你的亲人,父母和兄弟姐妹,不是他们将给你送行, 就是你爲他们送葬,每个人的归宿都是那个阴暗的墓穴。 你锺爱自己的儿女,意识到他们也要老死,时间就象流水在飞逝过去。 欢乐和忧愁都是暂时的,死亡不会延缓, 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 你和我,以及任何人,谁都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永久居民。 生命的来临和归去,的确都是这样无情。

        这是无情的事实,许多人思想迟钝,不爲自己和社会负责任,醉生梦死, 混一天算一天。 如果能将人生归宿的恐惧触及灵魂深处,也能引起许多感情的震动。 假设现在有一种社会服务,用可靠的科学方法确定一个人的死亡日期,谘询的人付过服务费,得到了确认死亡日的证书,那末,他的生活将发生什麽变化呢? 如果把死期的到来定在某年某月某日,他把“卒年”的日期已经刻写在他的墓碑上了,他站在墓地等待那一刻的到来,那末,他的心情如何? 从此以后, 他天天会想什麽?
他是否会改变一下生活方式? 是否有可能觉得过去的行爲愚蠢可笑, 光阴荒费,毫无价值? 他爲之奔忙一生的事业和财富,如豪华的住宅、新款的汽车、古玩字画、钜额存款,对他还有多少意义? 这些价值连城的贵重物品, 费尽心机,来之不易,如今看来不如一堆粪土,无法换取一天的生命。
不少的人在接近老年的时候,忽然想到了生命归宿的可怕, 开始寻找伊斯兰,祈求安拉的怜悯。 他们开始学习《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义,心灵受到震动, 因爲他们会听到安拉的警告∶“不通道者,他们的善功比如一堆灰,在暴风之日,被狂风吹散,他们对于自己所谋求的不能获得一点报酬。”(14:18)

        穆斯林的生活目的很明确,此生就是忠诚于造物主安拉, 顺服安拉的意志。(39:11-12) 每个活著的人都将经历一系列的生活考验和测试,然后确定这个人的品级,他该享受怎样的安宁或遭受何等的谴怒,安拉是公道的,仁慈的。人世间的一切灿烂夺目的装饰,都是考验;真正的信士将在后世里获得今世福利无法比拟的更多补偿,在天园中享受永恒的生活。

         尊贵的先知穆圣说∶ “任何人有意行善,他得到安拉的一份回赐。 他做到了 实际的善功,安拉恩赐他十倍、甚至百倍的回赐。 任何人有意作恶,而无行动,他得到安拉一份回赐。 如果他 实际作了一件恶事,所得的罪孽也是一份。”(布哈里与 穆斯林圣训集)

        尊贵的先知穆圣说∶“人们是在沈睡中,当他们遇到死亡,才醒悟过来。” 这句圣训的意思是,大部分人在思想上不知道自己的地位,也不知道活著是爲什麽。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沈睡比一般人更深,请学习《古兰经》中的两节阿耶蒂(21:36-37),有助于理解这些人的状况。      

        有一次尊贵的先知穆圣动员一批武装力量,准备应战不通道者的挑衅。 有许多武士前来向穆圣请假,不想参加战斗,他们甚至埋怨安拉,他们说∶“我们的主啊! 你爲什麽要我们去打仗呢? 能不能赏赐我们更多的安宁寿命,让我们老死在家?” 这些人贪生怕死,留恋今世的财産和儿女,希望长寿,守在家里。《古兰经》有几段啓示就是针对这些人的想法而降的,如“今世的享受,是些微的;后世的报酬,对敬畏者,是更好的。 你们不受一丝毫亏枉。”(4:77) 又如“你们无论在什麽地方,死亡总是要追及你们,即使你们在高大的堡垒里。”(4:78) 古代坚固的城堡,现代的高楼大厦,都不能掩护你躲避死神的光顾。

        每个人早晚都必须尝试死亡的滋味,谁也无法逃脱。 安拉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不会发给今世永生的签证,而后世对所有的人都是永久的世界。 今世生活的价值就在于经受考验,不断净化心灵中的伊玛尼,对周围的人多行善事,立善功。(2:160;41:34) 《古兰经》说∶“你们不要绝望于安拉的慈恩,只有不通道的人们才绝望于安拉的慈恩。”(12:87) 

        其实,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 虽然我们的肉眼所见,人的活动停止了, 肉体开始腐烂,在泥土中消失,但是人的灵气,鲁哈,并没有死去,只是脱离了躯体继续活著。 人的鲁哈是安拉造化每个人时吹进人体的精神,是不会结束的, 在人体死亡时,迅速飞向另一个世界去了。 人死,灵气飘逸,去到一个超越人的智力所能想象的奥妙地方,到那里可以查看他自己身躯自由活动时的行爲记录。 安拉在《古兰经》中用这样的话啓示我们∶“你看大地是不毛的,当我使雨水降于大地的时候,它就活动和膨胀,而且生出各种美丽的植物。 这是因爲安拉是真宰, 他能使死者复生,他对于万物是全能的。”(22:5-6) 《古兰经》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对人生的真理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后有了感悟。 他说∶“我怎能不崇拜那创造了我,而你们将被召归于他的主宰呢?”(36:22)

        生命的归宿到哪里去? 是永久的天国乐园,还是遭受惩罚的火狱? 我们现在正经历著学习和考试的阶段,成败就在今日。 谁认真学习这部导人于至善的《古兰经》,并身体力行之,他必将获得得完满的考试成绩。 谁在那里虚度光阴,无视真理的正道,或者是,平常不努力,死到临头才想到拜主行善,他将属于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是好是坏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3:91) 今世的机遇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一生的道路是对是错,以后不再有补偿的二次机会。 《古兰经》告诫每个人应做明智的选择,明确生存的意义和目的。(6:153)

        尊贵的先知穆圣说∶“安拉恕饶犯一次罪过的人(他爲此感到羞愧),因爲他净化了自己,礼了忏悔的拜,祈求安拉的宽恕。” 先知穆圣在说这句话时,诵读了一节阿耶蒂∶“敬畏者,当做了丑事或自欺的时候,记念安拉,且爲自己的罪恶求饶——除安拉外,谁能赦宥罪恶呢? 他们没有明知故犯地怙恶不悛。”(3:135)《古兰经》说∶“信士和信女, 谁行善谁得入乐园,他们不受丝毫亏枉。”(4:124)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