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行为操守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文精粹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穆斯林行为操守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4-1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第一节 智慧善言

  (一)伊斯兰就是:
 
  1、作证: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2、要履行拜功,缴纳天课,在莱麦丹月守斋戒,如果有能力办到,当朝觐天房。

  3、有正信。正信是信安拉,以及他的天仙,他的经典,他的使者,信末日和前定。圣人说礼拜是伊斯兰的支柱,若身为穆斯林不礼拜便破坏支柱,也即破坏宗教而此人也无宗教可言,要分辨谁是穆斯林就从他们是否做礼拜去分辨。

  (二)真主说:

  你应凭智能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的确,你的主是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古兰经16:125)

  上面这段古兰经主要是讲劝人遵从主道,我们的态度要非常小心,应用智能、善言及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无须过分执着某些争论。因为,安拉是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

  它包含以下四个要点:

  A、让人们由生活中感觉到伊斯兰的伟大。

  B、智慧:用你的思想、判断、才智、聪明去宣扬伊斯兰。

  C、善言:要看那人的处境、态度及接受能力等方面。要像一个医生一样,对外教人对症下药,目的是要把“病”医好,要关怀“病人”,要有耐心地去解释无知和误解。

  D、辨论:要显出优美态度和风度,要有耐性,不要固执,应以理服人。

  第二节 谦虚宽容

  真主说:

  至仁主的仆人是在大地上谦逊而行的;当愚人以恶言伤害他们的时候,他们说:“祝你们平安”(古兰经25:63)

  仆人--是指顺从安拉的穆民。

  在地上谦逊而行--是指一种走路的动作,有的人走路会给人一种自大骄傲的感觉,但主的仆人走路应给人一种非常谦恭的感觉才行。故要注意,我们的形象要表现出谦逊,而不要给人看到好似高傲自大的样子。这是一种美德,不分男女老少,都须要培养,最好就是从小培养,我们需要极长的时间来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而这是很困难但又会是可能实现的美德和涵养。

  知识并不是全部,知识跟操守不相等,如时下大部分人读了很多书,但其操守却不敢恭维。另外,我们应该懂了多少便遵行多少,并非懂好多,但做的很少,我们应尽力实践知识。例如:当我们从圣人身上学了某些行为,那么,我们便应该立即效法,跟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联系起来,慢慢将这些美德发挥出来 。

  什么是真正有知识的人?就是那些懂多少,遵行多少的人,即只要他知道的、懂得的,都会做到。

  其实以上美德,穆斯林比任何人更容易做到,因为我们信仰伊斯兰。一个虔诚的信士,在付出代价时,会问自己有什么忍让的理由?因为:

  (一)自己所做或所忍让的,都是为安拉而做,所以,对于一个有伊玛尼的穆斯林来说,那便很容易。但如果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话,便可能因为有人恶言相向便打骂起来 。

  (二)一个有伊玛尼的穆斯林,便会考虑到作为一个穆斯林的形象,便会忍让,所以也就变成容易做到。

  愚人便是指非穆斯林即不信道者,或是不好的穆斯林即伪信者。去分辨非穆斯林和穆斯林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通常会直接说,我不是穆斯林。但伪信者就有困难,因表面看来好似一样,见面也说色俩目,但当离开你的时候,便有一此行为不应该是穆斯林所做的。当时圣人给了三个特征让穆斯林去辨认哪些是伪信士:

  1、说话时,有很多慌话、不诚实的话夹在其中。

  2、 不守诺言,跟做生意一样,好比签合同,可能一次半次的有特殊理由而毁约,并不能代表有此特征,但是伪信者却是习惯性不守信用。所以,当人要托你做事,若答应了,便一定要做到。要做一个靠得往的穆斯林,不要给人不可靠的感觉。

  3、狡猾欺骗,这一项由于当面看不出,所以辨认比较困难。但这类人在背后比毒蛇还要毒。《古兰经》中提到,伪信者会进入地狱的最低层,比不信道者更要差。

  在跟人说教时,你用了很多时间讲,并且已讲了很多道理,但听者仍坚持不信道,你也无须动怒,亦无须斤斤计较,等于平常所说的大人不记小人过,不但不记他的过,反而更对他说祝平安。这才是一个真信士应具有的修养。

  《古兰经》(25:64)是叫我们夜间多叩头,多记念安拉。

  通宵并不代表叫人夜夜不睡觉,夜间有时间的时候,尽可能多礼拜,用心去记念真主。所以,穆斯林是不可能失眠的,因若睡不着,晚上起床,做一点礼拜,通常都会睡得着,此为内在修养,心灵的培育。有任何事情发生时,第一件事就是应该记得安拉,在圣训里也说:“谁记念我(安拉),我便与谁同在。” 每天已有五次拜功,为什么提到夜里多做礼拜?五功为最基本的拜功,但除此五功外,还有额外记念真主的行为。

  第三节 举意虔诚

  真主说:

  “他们常说:‘我们的主啊!求你为我们避开火狱的刑罚。火狱的刑罚确是令人非常痛苦的,确是恶劣的住处和居所。’”(《古兰经》25:65-66)

  这是一段“都阿宜”,可于礼拜后使用。但做“都阿宜”前,首先要检讨自己是否做了一些会肯定入火狱的事。假如,现时做的工作是不合法的勾当,不做礼拜不守斋,但又同时用此“都阿宜”,这是不可行的,而安拉亦不会理会。那什么“都阿宜”是会被安拉接受的?就是你所做的行为与“都阿宜”的意思是一致的,不像上面的例子般背道而驰。

  再如:举意去澳门及希望安拉会协助完成,但去澳门前,从无准备,也不动身,这些行为,安拉是不会帮忙的。相反地,若准备十足,这才容易得到安拉的辅助叙述。

  做“都阿宜”希望有多少钱,但当做完此“都阿宜”,每天呆在家里,不上班工作,这是完全没有可能令安拉使你的“都阿宜”变成事实。试想,若做完此“都阿宜”,便希望钱会进你的口袋,那世界就没有穷人了,亦不须要工作了。

  也就是说,你付出多少,就得多少。祈求是一种保障。人的本性普遍是无能及无助,及对未知的事情??心和恐恍,故会拜不同的神??求助。

  在《古兰经》里,也已提过人是被创造成软弱无能的。穆斯林之所以生的结果有充分的理由,因终归的结果都是属于安拉,最后都是要回到安拉处。故此,不论遇到好的或坏的事情,都感赞真主。因《古兰经》里也提到,对于你看似不好的,可能隐藏了对你好的事情,相反地,你非常向往某件事,可能隐藏了不好的事情。你所知道及不知道的,安拉都是知道的。

  本段《古兰经》后半部分描述地狱的刑罚惨况,留在地狱的辛苦,去警醒人。有些人会说,为什么要这么惨忍?试想,例如香港法例,乱抛垃圾会被罚款500元,那便阻止抛垃圾的人。如现时美国加州的法律,你偷一条裤或很小的??西,便须被判终身监禁。若乱抛垃圾只被罚10-20元,当然刑罚太小,人们也不会害怕。罚款并不是目的,只是想尽量阻止人们远离这些坏事。现时已有很多国家警觉并知道伊斯兰的好处。虽然有很大的刑罚,但并非因为他所偷的东西有多少,而是他的坏行为对于社会的危害性很大。

  所以穆斯林对于主的刑罚非常害怕,那才令穆斯林对安拉有敬畏之心及不会回避安拉。为什么有些人远离了伊斯兰所要求的最低要求?因为他们都已把安拉的刑罚忘得一乾二净。

  有些人说,安拉是很仁慈的,很容易宽恕人的,故很多时间里,都不履行穆斯林应有的行为。都抱着一种安拉会宽恕他的心态。其实,对于安拉会宽恕的人,个人操守及行为都是很重要的。虽然安拉非常宽恕,但安拉仍会维持它的刑罚。对于那些不履行穆斯林的应有义务而又抱着被安拉宽恕的心态的人,现在看来他们很好,并非安拉不对他们进行惩罚,只是在给他??机会让他们醒悟及做忏悔。当然到死时,仍不忏悔的人,后世的刑罚会送到他们的面前。尽管你一直回避安拉,但当你有真正忏悔的一天时,安拉会把以前所做的坏事既往不咎。真主不立刻给那些人刑罚,更给他们机会,这才是真正的表现安拉的伟大、宽容与普慈。

  因此,身为一个穆斯林要不断培养对安拉的敬畏之心,这颗心不可能立即改变,人亦不可能即日变得虔诚起来。有一种人会被安拉特别照顾,其中一种是当你独自纪念安拉或做礼拜或做“都阿宜”时,对主感到敬畏,因害怕安拉或感激安拉的恩赐而流泪时,便能得到安拉的特别安慰。这是一个人心灵上的体验。

  我们要将所学到的东西,都能在生活中使用出来,付于行动,开始去做,从现在起,开始做“都阿宜”,可以锻炼思想,若一直跟着《古兰经》的要求走,我们便不会远离正道。当有一些念头想出来时,首先是要将这些念头跟所学的《古兰经》来衡量一下,如果符合《古兰经》的要求,就继续将念头实行。如果违背,就要立即抛弃这个念头。一切判断应以《古兰经》为准。

  所学的知识,消化后亲身体验,再告诉其它人。身边若有穆斯林朋友,过分追求荣华富贵,便可辅助叙述他们做“都阿宜”。常提醒说“真主至大”。因为若将“真主至大”常挂在口边,他就不??高傲自大,也可将他从享乐的“梦”中惊醒。

  世界上最好的工艺都不比安拉的伟大。人所能做到地都是安拉的伟大,只是安拉给人机会,让人用智慧去创造美好的事物。

  第四节 谨守中道

  真主说:

  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又不吝啬。谨守中道。(《古兰经》25:67)

  这段《古兰经》是对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而??的,例如: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的人,每天只能有买一餐饭盒的钱,也就没有多余的钱挥霍,也没有可能浪费,故此段经文是教??有能力的人的。

  浪费是属于“哈拉目”,那么怎样介定已触犯了此“哈拉目”?在“哈拉目”前,比较这一点的行为是“被憎恶”行为,我们犯的“被憎恶”的行为比较多,一般有正信的穆斯林是不会做达到“哈拉目”的行为。但在日常生活中,“被憎恶”的行为可能较多。如:你个人有经济能力,而每餐都是鱼翅,鲍鱼,山珍海味,但又没有浪费任何食物,不过这里面也有“被憎恶”的成份,因为你没有必要每天吃昂贵的食物。但又不能说你吃是“哈拉目”。

  而另一种人,每天吃如上的食物,但本身是负债的人,那便是浪费了 。因身为一个有债务的人,应想尽办法先清理债务,要节衣缩食,并不是相反地大吃大喝,这便构成浪费。因此当时圣人常做“都阿宜”希望不要有债务缠身,因大部分走投无路的人,都是那些负债极重的人。所以天课的其中一??功能就是辅助叙述负债穆斯林减轻债务。

  如果,一个人没有欠债,没有负担,没有浪费,又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但是从来不施舍。对自己慷慨,对别人孤寒,从不做天课,这便成吝啬。身为一个穆斯林有经济能力,而又拒付天课,这便是“哈拉目”。任何“哈拉目”的行为都要受到安拉的严厉刑罚。若一个穆斯林已付出天课,但只有这一次付出,以后就没有做其它慈善活动,这也是吝啬的行为。

  圣人时代常鼓励其它人,当安拉赐给你恩惠时,便应表现出来。即可买靓车,买好吃的食物、好看的衣服。当然买了以后是长久的用,并非象有些人,衣柜里有很多衣服,但从来只穿过一次,或买车后,只开过一两次,其余时间都只是放在那里摆阔。若是这样的话,就是浪费。

  因此,安拉给我们的恩赐,若用在主道上,多少都是合法的,若用在不合法的事情上,就算一分钱,也是“哈拉目”。故圣人常说,身为穆斯林应合法地赚取金钱,也应合法地使用真主对我们的恩赐。因每人死后,会被问及四个问题,其中一条是问你怎样赚取金钱?以及怎样使用你的金钱?当然安拉是大能的,全知一切的,在清算日对每人所做的一切行为都要清楚详细的清算。

  因此,作为穆斯林,生活应象穆斯林,才是高尚的行为,穆斯林绝对不可是守财奴,因我们所拥有的都是属于安拉的,只是安拉给予我们代为暂时保管而已。或者有些人储蓄了很多钱,但不用作做善事,亦不将钱充分使用作投资,只是大量聚财,是“哈拉目”的行为。当然有储蓄是必要的,因需要保障生活,但不能过分。安拉只是通过我们的手去使用这些钱,我们只是托管人。根据古兰经的教导,若每人除做天课外,亦做其它善事--施舍,安拉会加倍的回赐他。但人们通常只看到眼前及表面,我们要明白,我们拥有的都是安拉给的,应多为主道做事。

  第五节 多做讨白

  真主说:

  他们只祈祷真主,不祈祷别的神灵;他们不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由于偿命;他们也不通奸。谁犯此类(恶罪),谁遭惩罚。(25:68)

  复活日要受加倍的刑罚,而受辱地永居其中。(25:69)

  惟悔过而且信道并行善者,真主将勾消其罪行,而录取其善功。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25:70)

  悔过而且行善者,确已转向真主。(《古兰经》25:71)

以上第一段《古兰经》指出了三种行为是不可以犯的:

  1、 举伴真主,即只可崇拜安拉,不能崇拜其它神灵和偶像。

  2、 随便杀人,杀人是安拉所禁止的行为,除为真理。例如:一个杀人犯被判处死刑,这是合理的。故安拉在《古兰经》中已清楚列出了那种人是被许可杀掉的。否则,其它理由而杀人是被禁止的,从而亦可看到伊斯兰是非常看重生命的,不可随便伤害生命,除非凭着真理。

  3、 通奸,一个穆斯林通奸是绝不可做的,故一定要看守自己的行为。在《古兰经》(25:69)里,便可看到谁犯了这些行为,便会受到安拉严厉的惩罚。就是受加倍的惩罚并永居火狱。

  如果真的犯了以上罪行,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呢?是有的,安拉对此作了指引,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第一条:忏悔,要诚心的做忏悔,并且忏悔后,保证永不再犯。

  第二条:信道,若只忏悔而不虔??地崇拜安拉,是没有用的,故第二个条件就是要虔诚的信奉安拉,应该做一些穆斯林应有的行为。

  第三条:多做善功。

  如果这三项已做到,那些刑罚便不会落到您的身上,而安拉也会勾消您的罪行,用你所做的好事来抵消坏事。这才是真正的表现出安拉是宽恕的,是至慈的。

  已做讨白(忏悔)的人,应多做善功,认真地改变以前的坏行为,他要立意,这些改变是为了安拉而做,并非为了别人而做。

  因此,当时圣人常劝穆斯林多做讨白(忏悔),这样做是希望祈求安拉把以往不好的事情一笔勾消。安拉在《古兰经》中已说得很清楚,如果你真的可以按照真主的要求去做,你便能得到安拉对你的宽恕。就算真的犯了错,安拉已教导我们哪些行为能辅助叙述我们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只悔过,而不努力去改是不行的,即只忏悔,但继续犯同样的错,而又再忏悔。如果已悔改,也已不再做坏事,但不去做好事,也是不行的。因此,安拉进一步说,悔过以后,便须做好事,不是不做坏事就可以了,还要多做善功。

  第六节 不作假证

  真主说:

  他们不做假见证,他们听到恶言的时候谦逊地走开。(25:72)

  当要做见证时,尽管这见证是有关自己的亲朋好友(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及与你很亲近的人),或者会对自己的利益有影响,都不能作假见证,因为这会影响伊斯兰的形象及减低穆斯林的信念,所以要做一个好的穆斯林,便应遵从安拉指引不作假见证。

  穆斯林不应该参与一些无聊的场合,如一些说三道四,谈论别人是非的场合,便不应参与其中,当遇到这些场合时,首先就不应参与,当有人在说别人的是非时,你不应加入或参加讨论,并应离开现场,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惹人讨厌的。总之,从以上的经文中我们??学会:

  第一, 不作假见证。

  第二, 不参与讨论是非。

  第三, 离开是非场合及对讨论是非表现厌恶。

  在伊斯兰生活里,崇拜安拉,作五功等功课,对于维持人与安拉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若一个穆斯林只注重人与安拉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就不是好的穆斯林。在《古兰经》及《圣训》里,从来没有提及一个穆斯林只着重人与真主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人与人之间关系。

  我们应采取中庸之道,以谦虚、友善、不浪费、不吝啬态度对待别人,也应如上文所说,不谈论别人的是非。

  比如其中一位兄弟或姐妹有些缺点,根据圣训所说,我们不应谈及其缺点,相反应谈及别人的好处,并应减少传播他人的缺点的机会。

  真主说:

  有人以他们的主的迹象劝戒他们的时候,听讲者并不装聋作瞎地打鼾。(25:73)

  此段《古兰经》是赞扬一个穆斯林应有的行为。作为一个穆斯林,应留心听他人说有关主的迹象,因为这样有助于增加及坚定我们的信念。

  相反地,那些漫不经心,装聋作哑的穆斯林,并不是好的穆斯林,尤其在谈论真主的迹象时,若他们仍表现如旧,毫无反应,则显示出那些人的信仰非常薄弱,从这些行为中便可看出穆斯林的信念的程度。

  第七节 常做都啊

  真主说:

  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求你以我们的妻子儿女为我们的安慰,求你以我们为敬畏者的典范。(25:74)

  此段“都阿宜”首先是为妻子儿女而做的,因为若一个人不满意自己的妻子、儿女或家人在教门方面的行为,那么,即使他到了天堂,也不会开心。因为他不愿意他的妻子、儿女或家人入火狱。因此,穆斯林要祈求安拉的辅助叙述,使妻子儿女成为虔诚的穆斯林以便他成为我们的安慰。其次是祈求安拉辅助叙述我们成为敬畏安拉的人的典范,这是虔诚的信士高尚的愿望。但是,要成为敬畏者的典范,首先我们须成为敬畏者,并要努力实践目标。虽然个人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亦要祈求安拉的辅助叙述,才能真正成为敬畏者,努力成为敬畏者的典范。

  一个穆斯林是离不开“都阿宜”的,而“都阿宜”是一种心灵粮食及营养。若没有了“都阿宜”,就等于没有了营养,身体将失去平衡。当遇到困难时,就好象迷失了方向似的,不知该怎么办,因此,穆斯林要多做“都阿宜”,祈求安拉的指导和辅助叙述。小朋友应在小时候,做父母的就应该教给他们什么是“伊玛尼”。当小朋友能听父母话的时候,就应告诉他们你是何等的听安拉的话,从而令小朋友知道,最终我们每个人都是要按照安拉的指示而做的。所以伊斯兰教不鼓励母亲出外工作,而把养育孩子的责任交给仆人。圣训中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从这可以看出母亲的伟大职责。从怀孕到出世成长,每一个阶段母亲都付出了很多。当时有人问圣人:“除安拉外,要尊重什么人?”圣人说:“母亲”。那人又问:“那第二个呢?”圣人说:“母亲”。“第三个呢?”圣人说:“母亲”。那第四个呢?圣人说:“父亲”。由此可见母亲是备受尊重,??是何等重要啊!

  第八节 盲目创新

  穆罕默德圣人说:

  “谁在我们的这个事物里新创了不属于它应有的事者。则他应受排斥”。

  “谁做了一件我们的事物不允许的事,则它应受排斥。”

  此段圣训提及“我们的这个事物”是指伊斯兰的教门,其中“创新了不属于它应有的事务”是指在伊斯兰的教门方面创新,“事物”是指那些根据《古兰经》及《圣训》所规定的应做及不应做的事情,即是与信仰及功修有关的事。被采纳的圣训,都是和《古兰经》有直接关系的证据,它们同样被受重视。因此我们在跟随《古兰经》去做时,亦须要遵从圣训。

  我们所做的宗教功课正确与否,都是以《古兰经》及圣训来衡量。例如:(一)一天五番拜被规定为主命。但有人为了创新及跟随时代与环境的转变,改为一天一拜,两拜或三拜等;(二)根据古兰经,除了面部及手掌外,女人须把其身体遮盖。但有人为了切合时代、社会、天气转变等创新许可穿短袖衫及不带头巾等;(三)为了个人利益去创新或改变《古兰经》及圣训明文规定的事情,都是不许可的及被排斥的。

  有人问到:伊斯兰教和其它宗教交流,是否属于创新的事物?答案是否定的。因《古兰经》和《圣训》均没有禁止这些活动,而在以前,圣人时代,伊斯兰教亦和其它宗教签了许多不同的约定,故这并非创新的事物。

  作为穆斯林,最基本的原则是:《古兰经》吩咐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古兰经禁止的事情,我们一定不能做。如果《古兰经》命令要做的而不做,或禁止做的而做了,这便是“哈拉目”,是不合法的。

  如果一个人想用《古兰经》对自己人生起到作用的话,他应紧记古兰经文,这才能时刻的提醒自己。故此,我们应以《古兰经》与圣训为准则,应付出我们的努力,作一名标准的穆斯林。

  第九节 坚持忍耐

  真主说:

  这等人能坚忍,因此将受丰厚的报酬,他们在乐园里,将听到祝福和祝安。(25:75)

  他们永居其中。乐园是优美的住处和居所。(25:76)

  你说:“假若没有你们的祈祷,我的主并不关切你们,但你们既已否认真理,你们将来要受无法解脱的刑罚”。(25:77)

  忍耐是信仰的一半,如果没有了忍耐,这一半就没有了。例如:妇女戴头巾,是很辛苦的及不自然的,但若能忍耐,将有进阶的报酬;又如穆斯林对于一些非穆斯林国家,吃是很不方便的,不象其它人,想吃就吃。而常期只吃素菜,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非常辛苦的。象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忍耐。但现时有很多穆斯林不够忍耐,以致他们的生活变得很随便。所以说忍耐并不只是在一两个方面,而是在每个生活的每个细节。我们的每一??工作都应以古兰经及圣训来做,若一个穆斯林对安拉有足够的敬畏之心,那??通常就不会超越安拉的界线。但大部分人只能有小忍耐,当遇到大的忍耐便不行。例如:小的忍耐如在衣、食、住、行的方面,但大的忍耐可能是关系金钱与权力,其实这更是倍受考验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做教师或医生的,那还容易点。但如果说你是一个做生意的,对一个好的穆斯林的考验就更大,因为生意人会有更大的机会去越过界线,因为他们不断的受到金钱的诱惑。若能忍耐,不受金钱的诱惑,那么,安拉会回赐更多。但大部分人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为安拉而忍耐所得到的回赐。

  但一个商人不一定要“奸”才能赚到钱,象一些??名的品牌,并非他们骗人的技俩好,而是凭他们的实力及不断关注改善产品素质来保证声誉。所以,身为一个穆斯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超越安拉的界线,??达到安拉的要求而忍耐是值得的。

  第十节 遵守教法

  穆罕默德圣人说:

  合法的事是明显的,非法的事也是明显的,而在它俩之间有许多模棱两可,令人疑惑的事,许多人都不知道它。谁远离疑惑的事,那么他就顾全了他的宗教和尊严了。谁隋入疑惑的事,那么他就隋入非法的事了。就象在禁区旁放牧的人。须知,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禁区。须知!安拉的禁区便是它的戒条。须知!人体内有块肉,如果它善良了,整个身体就跟着善良了。如果它败坏了,整个身体就跟着败坏了。须知!它就是心。

  放弃令你疑惑的,去做不令你疑惑的。 (布哈里圣训集)

  《古兰经》及圣训里的命令或允许的事,都是一些很自然的行为。非法的事也是明显的,都有明文规定。那些被禁止的事物,都是明显不好的,每个穆斯林都应牢记。但有很多事没有在《古兰经》和圣训里被提及,而又不能分辨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当此情况出现,便是怀疑,所以有很多问题提出后,很多人不知道。这就需要学者来判断。圣人离开前说:他什么都没有留给你们,只留给你们知识。可见当时圣人的弟子都是知识渊博和非常虔诚的,他们在穆圣在世时,弟子将《古兰经》背下来,并且对圣人所讲的话,都是非常重视的,因之出现了圣训和圣行。当时有100个弟了,就有100个都是全心全意地为安拉和圣人。但时至今日,1000个穆斯林里,有多少人象当时圣人的弟子一样呢?圣人说:要尊重知识和学者。这点也是穆斯林应有的行为。

  因为现今大部分穆斯林都不再尊重伊斯兰教学者,所以穆斯林都变成了今时今日的模样。不再培训出伊斯兰教学者,伊斯兰教的信息和知识,慢慢被减少,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在文革时期,有一个伊斯兰学者,把圣训翻译成中文,但因当时时代的问题,他被送进了监狱里,但他并没有放弃,写了一段话,可见他当时的心情:“伊斯兰太伟大了,使命太伟大了,但我的能力太薄弱了。”对于伊斯兰的使命,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便可看到这位学者,在当时无奈的情况下,对安拉的使命感是多强。我们这一代肩负伊斯兰的使命比以前更重大,因外界对伊斯兰的误会太严重了。因此,我们应为主道而奋斗,人人必先努力武装自己,再托靠真主。

  当你不能确认某件事是合法或非法时,起码要小心谨慎地去处理,这对于你的尊严是最好的。若有些事令你做了以后,有怀疑,或有很多不好的猜测,那就最好不做。这样??避免怀疑而不做,便是存档了我们的宗教。当有些事情是不能被判断为合法或不合法时,这会很容易令你做非法的事。越接近可疑,就越接近不合法。比如说,有一片私人草地,草地外便是公众草地,当你放牧时,将动物群带近私人草地旁吃草,其实,你不能担保所有动物群都能安分守己的知道自己能吃或不能吃那些草地。不懂分辨,太接近的话,便构成嫌疑。

  因此圣人当时非常关心我们,不让我们有导致犯坏事的机会。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禁区。例如:在香港有自己的法律,中国有中国的法律。当时圣人就已经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隐,自己的禁区,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学校有校规,而安拉的禁区就是他的戒区。

  人本身的心灵是纯洁的,是天赋,即新出生的婴儿是无罪的,是纯洁的。圣人说新出生的婴儿是纯洁的。但这个婴儿将来会变成犹太人,基督徒还是穆斯林或是不信道的人,全赖父母的教导与指引。古语说:人之初,性本善,善相近,习相远。一个小朋友的成长,身边的人,学校,社会背景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有些人像棉花一样,放进一个五颜六色的染缸里,很快的吸收。但也有一些人像陶瓷一样,放进染缸里多久都不会被染色。身为父母者,也应为自己的儿女准备,当他们被投入这个大染缸前,先把他们的身心保护的跟瓷品一样--即已被培养成有坚固、坚定的伊玛尼。

  圣人也曾说,这些伊玛尼是需要被保护的,否则,会被破坏及污染。今时今日穆斯林已被严重的污染,最后我们都不能分辨他们曾经是穆斯林。因此,穆斯林也应醒一醒,不要再被污染,穆斯林本身也须反省,只因自己的培养不够,而家庭教育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当孩子成人时,已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到时再去改变他们的看法、想法、生活习惯时,就已经太迟了,这时就不能将这孩子改观。如果改变也是非常困难,需要极大的耐性。

  现在,好多人说胎教。但对于伊斯兰来说,我们的教育比胎教更早,圣训说,若夫妻想有孩子前便应开始做“都阿宜”,希望安拉给我们赐一个好的孩子,并保佑孩子避免魔鬼的诱惑,比胎教更要早做好准备,当怀孕时,应多读《古兰经》,婴儿出世时,父亲应??婴儿起经名,在中国,大部分的穆斯林都要等阿訇来起经名。这已经是很迟了,比伊斯兰所教导的距离差了很远。

  人的心要得净化,需要常记安拉,因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每当感觉到新的安慰,第一句话应是“知感真主”。但当穆斯林遇到不幸时,不应该责怪安拉或对安拉失望,如果责怪安拉或对安拉失望,那么他的伊玛尼就已被破坏了,那是大错特错的。我们必须相信安拉是公平的,公正的,从不判断错误及伤害无辜。若对安拉抱有怀疑态度的话,就不会有完美的伊玛尼。

  有人问:“是否今世有灾难,??世会被罚少一点?”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今世已受惩罚,所以若遇到不如意的事,不须感到不快,应说:知感真主。

  第十一课 忠于信仰

  穆圣说:

  “宗教就是忠诚,忠于安拉,忠于他的经典,忠于他的使者,忠于穆斯林的领袖们以及他的人民大众。”(圣训实录)

  何为忠于安拉?就是遵守安拉的命令远离安拉所禁止的。

  何谓及怎样忠于《古兰经》?最基本的就是对古兰经毫无疑问,完全接受,因这是来自安拉,是安拉的语言。穆斯林对于古兰经应怎样?共有五方面:

  (一)要诵读古兰经,圣人说:“你们诵读古兰经,在复生日时,它会为你说情。”

  (二)要学习用最优美的声音读《古兰经》,即有音韵。

  (三)要参悟及领悟《古兰经》的意义,不只是表面看一看听一听。要明白里面的意思,真正领悟其内涵。

  (四)要教育下一代学??《古兰经》,传授??其它人。圣训里提到:你们当中最优秀的人是学习《古兰经》,而且也教导《古兰经》的人。

  (五)最重要的就是遵守《古兰经》里的教导,并付诸于行动,也就是知行一致。

  《古兰经》(61:2-3)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为什么说你们所不做的事呢?你们说你们所不做的,这在真主看来,是很可恨的。”“可恨”一词很重,即对于安拉来说,这是很大的事,因此知道是好事便应该去做。

  怎样忠于圣人呢?

  你说:“如果你们喜爱真主,就当顺从我;(你们顺从我),真主就喜爱你们,就赦免你们的罪过。”(3:31)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穆斯林是不能对圣人轻视。轻视圣人是属于大罪。

  何为忠于穆斯林领袖?

  要服从穆斯林的领袖,即使在发现领袖是远离或回避伊斯兰的正路时,也应该用最适合的、婉转的词语来劝导。使他容易接受意见而作出改善。作为一个领袖,也应听取很多人的意见,不可能一个人做到所有事,必须有得力助手。

  在白德尔之战中,穆斯林所站的位置比较高,也是水源源头,而非穆斯林若要饮水,必须到穆斯林那边。而当时圣人问他的弟子怎么做,其中一个说,你是主的使者,你怎么讲我们都听从。圣人回复:“在这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采取众议。”那人说,切断水源。圣人便采纳他的意思,最后便胜利了。从这个例子看来,首先下属对上司要尊重,其次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而且好的建议将被采纳,可以看出在圣人时代,已有众议会。

  上例中的提建议者,在得到允许后而给出意见,并且是一个好的意见。这便是对领袖的尽忠。穆斯林应用最真诚的,最恰当的方法提供意见。但是如果领袖不听从任何穆斯林的意见,并继续做逃避伊斯兰的事情,那么便需把此人取消资格。

  何为忠于穆斯林大众?就是穆斯林之间应有的义务,所有穆斯林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任何兄弟姐妹有困难时,应以一??诚挚的心来辅助叙述他们,不应只顾自己,而不管他人的死活,这是对穆斯林之间应尽的义务。在圣训中有许多这样的比喻。

  如:穆斯林兄弟姐妹有如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若身体其中一部分受伤,身体的其它部位也会感到不舒服。象发烧、感冒时,整个身体也会感到不舒服,即使手指的一小部分受伤,也会影响其它部分,这个比喻是叙述,穆斯林兄弟姐妹不好的话,我们也感到不舒服,我们都是有关联的,他会影响整个穆斯林社团,牵连甚广,影响甚大。

  又如:穆斯林之间的关系有如房屋的砖与砖的关系。要建成一座房子,砖头应紧密排在一起,互相依靠,若其中有一块砖没有了或损坏了,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结构,外界若有冲击,向这些弱点一撞,便可能对整座房子造成很大的损害。

  因此,当发现有穆斯林远离正路时,应对他给予忠告。而要使人不远离正道,自身对教义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在圣训中也提到,安拉要使那人好,便先让他深明教义,当人真正地明白安拉的教训时,那人肯定是最好的穆斯林。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明白教义,不管多少,因求知是没有止境和年龄限制的,我们应活到老学到老。

  第十二节 崇拜真主

  真主说: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敬畏真主,各人应当想一想,自己为明日而预备了什么?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确是彻知你们的行为。(59:18)

  你们不要像那些忘却真主,故真主使他们忘却自身的人们一样;这等人,确是悖逆的。(59:19)

  我们当敬畏真主,从现在开始应虔诚的做忏悔,就像明天就是后世。这已警告我们不要再犯第二次同样的罪行,我们要敬畏真主,不做任何回避真主的事情,我们所做的工作,安拉都是知道的。千万不要象那些完全忘记真主的人,真主给我们很多欣慰、财富、健康。因此,若仍忘记真主,那么,真主也令我们忘记了自己,就像完全不知道有地狱的事一样,不能为自己的后世准备任何事,忘记真主的人是大逆不道的。因此我们应牢记《古兰经》(59:18),也应常记身为一个穆斯林应用《古兰经》和圣训作为日常生活的指南。我们应将《古兰经》(59:18)作为左右铭,并推荐给其它人。

  火狱的居民与乐园的居民不是平等的。乐园的居民,确是成功的(59;20)

  假若我把这部《古兰经》降为一座山,你必定看见那座山,因畏惧真主而成为柔和的,崩溃的。这些比喻,是我为众人而设的,以便他们省悟。(59:21)

  此段经文叙述了《古兰经》的功用,用来增加你的伊玛尼,若你真的明白《古兰经》(山的比喻),会很自然的对安拉产生敬畏之心。山当然很高大,但若《古兰经》下降为它的话,那么,山也会对安拉作出敬畏的反应。这段古兰经是给人类的比喻,供我们思考。

  他是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全知幽玄与明显的,他是至仁的,是至慈的。(59:22)

  他是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君主。他是至浩的,是健全的,是保佑的,是见证的,是万能的,是尊严的,是尊大的。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是超乎他们所用以配他的。(59:23)

  他是真主,是创造者,是造化者,是赋形者,他有许多极美的称号,凡在天地间的,都赞颂他,他是万能的,是至睿的。(59:24)

  这几段经文包含了13个安拉的尊名,并说安拉有很多美好的名字,天地万物都在赞颂安拉

  第十三节 实践知识

  我们前面所说的,都是穆斯林本身的修养,要起到作用,我们应先做才说,一个人不在于你有多少知识,而在于你个人的行为,是否身体力行。若知道但不做,所学的便是零,有一学者说:若你这个人本身是一个做得很好的榜样的话,就算不说道,也有人因你的行为而被你影响,这便是宣教。

  穆斯林最突出的行为表现是什么?就是智慧、善言、和蔼可亲。

  何谓智慧?就是对待不同的人时,用了令他可以接受的态度来与他沟通,也就是说采用了正确的渠道和方式与他人很快的融合在一起,使之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所谓谦虚,就是你??知道可能你比不信道者对于伊斯兰认识的多,但可能在其它方面,他可能比你多。因此需要互相补充,用他的长处填补你的短处,用你的长处填补他的短处。在这里谦虚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以自己的点滴知识,就扮演领袖的角色。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从外表到行为都应给人以好感,当你与人接触时,第一感觉已给人很好的印象,当他得知你是穆斯林时,那对于传教已是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或是任何地方,任何国家,一个穆斯林的形象都要给人以满意的感觉。但可惜,外教人所遇到的,大多是一些不守教规的穆斯林,从而给人一种误解和错觉,我们也不能完全怪传媒误导,因为??有部分穆斯林是远离《古兰经》和圣训要求的。因此培养一个穆斯林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谦虚外,也要慷慨,古兰经25章所讲的那几段,真主所形容的都是一些标准穆斯林要有的形象。所以我们需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有和蔼和忍耐的态度,这些都是美德。《毛泽东传》中曾提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都是基本的修养,对于穆斯林来说,这更应该有。

  忍耐可分两种条件,第一种,有能力做,但不能做,要按教法要求去做。另一种,是完全没有能力做,想做也做不到,这也可叫做无奈。如生病,有不幸遭遇等。忍耐能否改变?在无可选择下必须忍耐。穆斯林应怎样对待这两种忍耐?如:我们是不可吃猪肉的,那么便要忍耐,但有些人宁愿吃也不忍耐;又如:斋月需要在白天时,停止吃饭和饮水,那我们便需要忍耐;再如:女人须带头巾,可能天气热或其它人觉得你奇怪,这也需要忍耐。这都是真主降下的教法,不管任何理由,人们都是需要有忍耐才可做到。再如:当其它人对待你不好时,但你要继续好好的对待他们,这需要很大的忍耐,有的人可能易愤怒而发火,但有的人并不发火,这??人需要很有涵养及忍耐才能做到。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不断的培养这些好的美德。

  为什么真主降下古兰经指引我们?其中一点就是辅助叙述我们去培养这些美德。而人焉对我,我当回你,不让自己吃亏,这是普遍的道理。若没有能力回击,便无可奈何地忍受。但对于穆斯林来说是不同的,我们的忍耐并非因无奈,而是因为为了安拉而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为了个人利益而不去忍耐。相反地,若你想是为了安拉而忍,那么身为穆斯林便不会轻易放弃忍耐。无论是第一种忍耐还是第二种忍耐,为了安拉的宗教????伊斯兰教而做便是正确的。因此,忍耐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俗语。忍耐是需要在生活当中培养,要时刻牢记,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及在传教时,更须多倍的忍耐。为什么我们需要用好的态度来对待无知者?因为这也是为安拉而做的,若能做到此点,忍耐的程度便适合了。

  再一点,就是要慷慨,不能吝啬,要大方,应为主道而做。你为主道而付出的,就是有两座山般也不算浪费。但若慷慨于一些背离主道的事情上,就算一分也是浪费。

  再有就是要有宽恕别人的涵养,这是很高尚的品德。原谅别人,不管对你伤害也好,对你错怪也好。尤其是女人,更要培养。你怎样善待他人,真主便怎样善待你。

  接下来就是要主持公道,不可作假证,为人一定要公正,通常人若言语不正,那么行为也不会正。我们不应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说话一定要诚实,要公道。当你明知谁是谁非时,但不说一句公道话,那便不是诚实、公正的穆斯林。

  《古兰经》25章72节是说不要讲毫无意义的话,若真有这种情况,应离开现场,若真的要参与,要对他们宣告不想参与他们的说三道四。在圣训中曾提到女人在火狱比男人多,而自己的舌头就是导致入火狱的因素。因此,应看守舌头,便能成为天堂的居民。不乱讲话,每个人应常提醒自己,如果信仰是坚强的,本身便会时刻提醒自己。

  我们前面所讲的准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体验、感觉和培养,时刻提醒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最良好的典范。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