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全意想不到的震撼心灵的旅游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一次完全意想不到的震撼心灵的旅游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4-2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走访郑州的清真寺(在郑州的最后一天)

        第三天的一个上午我们在G阿訇的带领下走访了大概有五六座清真寺。郑州市区有十座清真寺,在市区的两平方公里内有七座清真寺(估计是原来的老城区),郊区有十座清真寺,一共有二十座清真寺。我们下榻的花园街清真寺与旅郑清真寺只相隔100米(简直不可思意),而小楼清真寺也就在附近。(上海这么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市区实际上只有四座像样的清真寺。我遇到有一位乡老为了赶主麻日的礼拜。早晨八点出门,晚上六点到家。)

        在走访中我后悔没有带录音机。不少阿訇的讲话可以说叫我们收益非浅,击人心扉。有徐徐道来,有思想、有分析、有方法的;有甘受清贫无私奉献,使人想起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的;有声音洪亮,语言精练富有哲理性的。我们下榻的花园街清真寺和旅郑清真寺都是在原来清真寺的地基上从新建造的。有五层楼,一楼是办公室,二楼是穆斯林幼儿园,三楼有水房,四楼是礼拜殿,五楼是阿訇的教长室和宿舍。旅郑清真寺下面好象有店铺。在郑州的新区建有全新的清真寺,其硬件水平就更好了。好象每座清真寺也都有自己的汽车。

        我们参观后的感觉是:一座清真寺,如果把建筑当作硬件,那么阿訇就是软件,而在这里关键的是软件,他们是这座清真寺的灵魂。再好的硬件如果没有好的软件那也就是废物一堆比较有价值的是阜民里清真寺,我们与方阿訇谈到了阿訇的待遇的问题。因为在上海的清真寺出现过没有阿訇领礼晨礼和宵礼的事情,什么清真寺下班了的事情。是不是阿訇的工资待遇台低了?阿訇的待遇应该有多少?方阿訇的态度是:阿訇不应该计较待遇收入的多少。方阿訇每天都在清真寺里,一年的探亲假,他回家也就是呆上两天。他跟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不能给你们多少,但是托靠主,我还可以,你们一个个也都长大成人了。一个清真寺如果阿訇经常不在,坊上的多斯体找不到阿訇,久而久之,教民们就会失去凝聚力,就会失去教门!

        我们天天做礼拜。说的是我们的口头上的赞美、身体的拜功和施舍都是为了安拉。但是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会“没钱怎么办”,“钱少了怎么办”?所以说到底,不是待遇高低的问题,还是信仰程度的问题。方阿訇每个星期五晚上8点到9点在网络上讲课,他的UC号是25829728网名是:牧放者。QQ号826759750。网名:灵光。他的讲课一定很好的。当时我听他讲话,就很后悔没有带录音机呢!小红楼的帖阿訇跟我们讲到了他的宗教、哲学观点。有一点,在以后的走访中大家都一致的就是:在共同的信仰的基础上,不分教派。小红楼欢迎所有的穆斯林兄弟姐妹们!中午是Y请我们上饭馆吃饭(结果是老板付的钱)。他是郑州穆斯林孤儿院的负责人,手下有600多个孤儿,这些孤儿都是按照穆斯林的习俗生活和学习,很可惜的我们没能去看看这些孤儿。下午,因为我们晚上就要离开郑州,朋友们都来了,清真寺办公室里坐满了人,大家一面品尝着主人的工夫茶一面聊着,从上海讲到郑州,从过去讲到现在,从国内讲到国际,既有对我们民族和伊斯兰的忧虑,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相见恨晚,总觉得有很多话要讲,讲也讲不完。
晚上的重头戏是欢送去沙特朝觐的穆斯林。清真寺的中巴车里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人,其乐融融。汽车缓缓驶入某某饭店的一个很大很大的停车场。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几十辆各路清真寺的大大小小车子,到处是一堆堆的带白帽子的人群,总有成百上千的人,时不时的有送朝觐者的大巴开进来,我们很担心的是,不要找不到我们自己清真寺的车子,无法回家。

        整个河南省去朝觐的人都到郑州集中,乘坐旅游大巴到北京集中,河南省有多少人去朝觐我不知道,郑州有二十来个,而桑坡村就有二十四个。巧的是后来我们到长治,也参加了欢送去麦加朝觐的活动,整个山西省一共有一百一十八个,长治占了九十八个。据说,沙特给了我国二万八千个名额,我们国家拿了一万八千个名额。
我不知道上海这次有多少人去麦加朝觐,我不敢问,也不想知道。人数的多少这里有经济的原因,但更有信仰的原因。
在长治我们是送七八个因为会晕汽车而坐火车去北京集中的穆斯林。长治火车站为欢送的穆斯林群众开放了特别通道,只要是带回民白帽子和盖头的人,就可以免费排队进入车站。进了车站,站台上站满了欢送的人群,总有五六百人吧。当地的穆斯林说,这还是人少的,等到送大部队走时,那才叫人多呢!
安拉伟大!

        在上海的时候,做完礼拜,当G阿訇、M阿訇与我互道色蓝,并主动与我握手的时候,我是感到温暖。但总觉得这是他们个人的行为。这次出去了十七天,每到一座清真寺,每遇到一个穆斯林,他们都是这样,主动地与你出色蓝,主动地迎上前来与你双手相握,而且脸上露出的喜悦的微笑,就象见到了多年没有见到的老朋友一样!这也慢慢地感染了我,使我体会到什么是天下穆斯林是一家,什么是天下穆斯林都是兄弟。我也由被动变为了主动,由一只手变为了两只手,如果坐着的话就赶快站起来,同样地脸上露出的是喜悦的微笑。我觉得这个世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朋友和亲人。这感觉真是太好了。我们出去的十七天,每天由当地的穆斯林解决吃和住,不要花一分钱。有时候他们请我们到饭店里吃饭,吃完了饭,当朋友去付钱的时候,饭店老板已经帮把钱付了。每到一处当地的穆斯林都负责车子接送,临走了,还要送上点心。到长治的当天,因为朋友没有接到我们,我们一大早找到了离火车站最近的一座清真寺--潞泽清真寺,做好晨礼后,七八个做礼拜的乡老-――有老人,有孩子,主动地帮我们提拉行李,送我们到了点心店,请我们吃了早点,叫了出租车,连出租车的车费都是他们抢着付的。我们很后悔的是,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接待我们的老人,都是义务的,给我们端饭端菜,加饭加菜,从不让我们自己端饭菜。等我们吃完了,他们才回家去吃饭。在郑州的时候,花园街清真寺送了我们一人一本《古兰经译注》和一些其他的书,光这本译注少说也要一两百元,而且说我们回到上海后,只要需要,他们还可以再寄给我们。在长治的时候,有一次吃了饭后,一位做接待工作的老人说,他家里有一些有关伊斯兰的书籍,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他家里去看看。
我心想这个老人也在做推销书籍的生意。结果到了老人家里,所以的书都是赠送的,只要你觉得对你有用。

        在河南长葛白寨,我们见到了当前的中国的伊斯兰的文化名人黄万均阿訇,他是陈克礼的同学,我们与他交谈了两次(关于这两次的交谈,我将另写文章),临走时,他送了我们很多书,足足一米多高,叫我们转送给上海的穆斯林朋友们。我看到这些书,心中不免一喜,因为我本来就想买一些书送给朋友的,这样一来我可以省去了很多钱,但是我转身一想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他又有多少退休工资,为了印这些书,又要花费他多少钱啊。与他相比我还真是一个自私的人。我感谢那些一路上给我们帮助的穆斯林朋友们,是他们教育了我,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天下回回是一家,什么是天下穆斯林是兄弟。我祈求安拉赐于他们平安和吉庆!我应该向他们一样善待我们每一位穆斯林兄弟,让我们穆斯林的世界里永远充满着兄弟般的情谊。

 

安拉伟大!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