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的使命在平凡中延续——马秉文哈吉和他的业余自修班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中国历代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代人的使命在平凡中延续——马秉文哈吉和他的业余自修班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4-2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真主留下了他,是因为他的使命尚未完成。”几次不经意的晕厥,并于今年四月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马秉文哈吉又回到了他的业余自修班,在所有对他的评价话语中,他儿媳的这句话始终让我记忆犹新,也许这就是对哈吉现在的完美总结。
      见到马秉文哈吉是在西宁亚西亚山庄召开少数民族大学生业余自修班十周年的庆典会上。庆典活动举行前,马秉文哈吉的名字无数次在我周围的人群中传播,但在二百多人的会场上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我想象中合适的身影来确认他就是马秉文哈吉。终于旁边有人告诉我那就是哈吉。
        顺着那人目光所视的方向,我才找到这位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孜孜不倦,奉献十余年的老哈吉。哈吉是个大高个,一身灰白色的长衫使得身体显得格外修长,瘦瘦的有点蜡黄的脸上挂着一副眼镜。我看不到他的眼睛,也许那副眼镜下隐藏的目光会有些虚弱。哈吉静静地坐在台下,双唇微合,两手交叉放于腹部之上。来自西宁市各大院校的大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走上演讲台无不慷慨激昂,哈吉面无表情,只是静静聆听,似乎现在乃至十年来他只是一位观众。整个庆典活动持续了一整天,我与哈吉唯一的对话就是希望能第二天亲自拜访他老人家,哈吉握了握我的手表示欢迎。
      第二天一大早,我摸索着敲开了哈吉家的大门。一个不大的院落,显得格外幽静,这与一般家庭院落别无二致,但在靠大门左侧的一间房子里摆满了桌凳,正面墙上还有一块小黑板,正对门的墙边上摆着一个高大的书柜,里面放满了各种学习书籍,几十位阿娘戴着清一色的黑盖头在上课。这就是那个在庆典会上被许多大学生所称道的他们的家,他们的求知乐园。
      哈吉邀我到正屋外走廊的沙发上,他将虚弱的身体微微后倾,我感觉他是想尽力坐端。哈吉的老伴给我泡了杯盖碗茶,呷了一口,能感觉到一丝甜味中夹带的桂圆的苦。
      哈吉1950年就读于西北民族学院,两年后留在了那里,土改期间被召回到青海的贵德,1958年宗教改革,因礼拜问题被扣上一个个莫须有的帽子,直到1979年被平反后仅工作了六年就退休回西宁了。
      哈吉的家庭业余班最早应该追溯到他1984年退休后,赋闲在家后哈吉发现周围十几家穆斯林妇女不仅不识字还对自己的信仰一无所知,这使得哈吉感到万分焦虑,哈吉说:“我是离她们最近的人啊,我有这个责任帮助她们提高自身文化和信仰素质。”在哈吉的眼里,邻居是和亲人的距离最近的了。于是在巨大的使命感的驱使下,哈吉四处奔走,找了位阿訇,腾了间大点的房子,就办起了第一届业余自修班,当时只有6个人。就这样先是邻居们一有闲余时间就到他家来听课,慢慢小桥、城东区的许多渴求知识的妇女都慕名而来。刚开始许多妇女很难跟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哈吉的老伴就担当起了课余辅导的重任。至今妇女班已经开班20年了,从他的小院落里走出的已经有200多人,哈吉现在的小儿媳也是当年其中的一员。那是1989年的时候,哈吉的儿媳还是个话务员,哈吉经常去她那里打电话,一回生二回熟,虽然她还是个非穆斯林,但哈吉的温和、热情使她对这位穆斯林老人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哈吉邀请她参加他的业余自修班。自此她不但向一个合格的穆斯林靠近,也成了哈吉的亲人。在这里学习过的妇女,将她们学到的知识又带到了她们的家庭。
      1994年,哈吉的乐于助人将他推向了社会工作的前沿,那时候许多从农村来的大学生一有困难就来找他帮助,哈吉虽然年岁已高,但对这些穆斯林大学生的困难还是乐于奔波,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哈吉渐渐发现这些社会的高级人才对自己民族的知识都有所欠缺,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信仰知识都是一问三不知。一个67岁的老人了,俗话说黄土都快埋到脖子上了,但他的使命感似乎还是那样的紧迫,敲打着他不老的良心。也就是在这一年,哈吉将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业余自修班办到了家里。一到周末,各大院校的大学生从四面八方朝他幽静的小院落里走来,有人戏称这个小院落是世界上人才最密集的地方。
      在这次少数民族大学生业余自修班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中我有幸见到了几位95届的学员,他们现在都已经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都是医务工作者,分散于西宁市各大医院的重点岗位,说起当年哈吉的业余自修班他们似乎都有同一感触,那就是留恋之余的道德分享。在医院里他们被称为纱巾大夫,所有患者将信任寄托于他们,原因是他们是穆斯林,对红包一概拒之。说起这些他们都将它归结于业余自修班给他们的品德教育。
      最近哈吉的身体每下愈况,几次不经意间晕厥,于今年4月份又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几次从生命的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如今他还像往常那样为需要帮助的人奔走着,为那些渴求知识的人们奉献他生命的余辉,人们敬仰他,年老的年少的都亲切地称他为阿爷。有人说阿爷苦了一辈子都是为了真主,有人说,真主把他留了下来,是因为他的使命尚未完成。我不知道一位77岁的老人的使命应该或者必须是什么,但我知道,真主还没有收留马秉文哈吉。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