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芜到繁荣:嘉峪关—武威—兰州—平凉—西安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自由行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从荒芜到繁荣:嘉峪关—武威—兰州—平凉—西安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4-2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从荒芜到繁荣

  驾车线路

  嘉峪关—武威—兰州—平凉—西安

  线路特点

  以前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如果今天你踏上丝绸之路,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大漠、长河落日。 
 
        漫漫长路,漫漫征程,就像一次人生的回放,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奇异的变化,还有一座座崭新的城市……自驾车探险丝绸故道,这些将尽收眼底,将萦绕耳边。这是一条经典的自驾车线路,路况相对艰苦,可游玩的地方多,著名的景点较多。

  驾车级别

  休闲自驾级—越野休闲级:高速公路路段与越野路段结合的自驾线路。

  必备装备

  行车装备有车载大功率对讲机、地图、指南针、逆变电源(220伏输出可接笔记本电脑、手机充电等)、泥地胎、辅助灯光;修车装备必备全套修理工具、备胎(最好是双备胎)、拖车绳、紧急停车警示牌,以及保养三滤、防冻液、汽油添加剂、补胎剂、胶带、备用机油、备用水壶;根据各自车况还须备上皮带、发动机胶垫、保险、轮胎螺丝等易耗易损的零配件。

  整套常规旅游用品;特别必备野外全天候防寒防冻的帐篷、防潮垫、睡袋、冲锋衣裤、登山鞋;以及足够的应急食品和加热保温器具;多种规格塑料袋(物品分类和装敛垃圾用)。

  区域气候

  嘉峪关市属温带干旱气候,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左右,年降水量80多毫米。冬季1月最冷,绝对最低气温-28.6℃,夏季7月最热,绝对最高气温38℃。每年5月至10月,是嘉峪关市最佳旅游时节。

  武气候条件武威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度,降水量60——610mm,蒸发量1400——3010mm,日照时数2200-3030小时,无霜期85-165天。南部祁连山区,海拔在2100-4800m之间,气候冷凉, 降水丰富,林草丰茂,中部平原绿洲区,海拔1450——2100m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327mm,年均气温10.3℃,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

  平凉地区地处内陆,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春旱少雨,夏秋季多东南风,且雨量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雪.区内年平均气温为7.1~10℃,≥10℃之积温在2230℃~3260℃之间,年日照时数在2135.8~2445.7小时之间,全区无霜期在144~193天之间。


  具体行程

  嘉峪关—武威:此路段是此次行程的起点,480公里

  嘉峪关:

  嘉峪关,自古军事咽喉要地。 
 
        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明朝初,元朝王室贵族逃往塞外,自立为可汗,国号鞑靼,威胁凉、甘、肃、瓜、沙等州。明朝为保护肃州(酒泉),修筑嘉峪关附近长城。“五里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筑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众所周知,明朝修筑城墙为历朝之最,南京、北京、西安[图库]等重镇皆筑城墙。嘉峪关作为长城的一个城堡,像今天的军区。这个城筑在酒泉附近,显然它就是肃州的门户。嘉峪关由内、外城构成,城外还有城壕。城墙约高10米。布局坐西向东,背向西域而面向朝廷。

  东西轴线上有四座建筑:文昌阁、东城楼、西城楼、嘉峪关城楼。除了文昌阁两层歇山,另三座城楼完全相同,为三层歇山。东西城楼之间为内城,由城墙包围,黄土夯筑,为了防备敌人攻城,西侧以砖包墙,做得雄伟坚固。城楼建在城墙上,因而比文昌阁“高瞻远瞩”,气宇轩昂。城墙东、西开拱门,东城楼下面为“光化门”,西城楼下面为“柔远门”。东、西门外有翁城围护,瓮城门却朝南开。这样,进入内城必须折90度,避免所有城门打开时内城被一眼望穿,暴露无遗。西门外更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由嘉峪关楼下面的嘉峪关门通向关外。

  登上城楼,顿时感觉自己是一个守城的士兵,身负保卫国家重任。其实,当年的敌人如今已是我们的民族兄弟了!南北城墙上中间建有敌楼,两敌楼的屋顶形式并不同。敌楼不是关押战俘的地方,而是暸望或休息之处。在敌楼上观望长城,若隐若现,有如游龙。南边长城好像要延伸到远方的祁连山。祁连山雪峰起伏,如一群奔驰的白马;而城下的一片戈壁纹丝不动,似乎大敌当前,静观其变。横穿戈壁的长城实际上是一片土墙——我们都疑惑,关城虽然坚不可摧,但跨过这片“土墙”何其容易!——不过据说嘉峪关段长城建好后,此处再无战事。足见长城的威力!城楼上还建有箭楼、角楼、阁楼、闸门楼等建筑。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存一古墙砖,称为“定城砖”(one brick)、传说关城建成后仅余一砖,可见工程师计算之精确!北墙脚“击石燕鸣”的传说,同样向人证实嘉峪关的雄伟壮观。

  我们在城墙上模仿古人向城下射箭,亲身感受当年士卒如何守卫城墙。戴明投飞镖中了一个夜光杯,大家欢呼起来。以前我见过亲戚在兰州买的一双夜光杯,晶莹剔透,夜晚隐约发光。制作夜光杯的玉石在祁连山上选材,真是稀世珍品!酒泉夜光杯最出名。传说当年汉代少年将军霍去病,行军至祁连山下,全军干渴。霍以剑戳地,泉水喷涌。霍去病将御赐美酒倾入泉中,与全军共同分享,顿时欢声雷动……此地就是酒泉。想想霍将军举起夜光杯向全军祝酒的豪壮场景吧!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们在城内走了一圈。有将军府,井亭。也许是明代以后重建,造型、细部、结构都逊于城楼。至于东门外、文昌阁旁的关帝庙,清代建筑,绿色玻璃瓦,在整个建筑群中特别显眼!戏楼做得很别致,与整体建筑群很协调。

  我们想通过“嘉峪关门”出关,谁知要花钱买“关照”。古时“关照”好比现在的护照或边防证,出入关须通过严格验证。远看关外碑亭,我觉得它作为轴线的收束,怪别扭的。

  我们都懊悔没准备笔、纸,不然把嘉峪关测绘下来。嘉峪关是一个多么严整的古城遗址,建筑何其雄伟壮美!谁都知道明代的建筑群是最成熟的,嘉峪关的建筑布局无疑是中国古建之经典!

  “金张掖”“银武威”绝非徒有虚名

  江南清秀婉约,北方壮丽雄浑。那么西北的甘肃呢?那里是晴空万里,日月朗朗;是春风不渡的荒凉戈壁滩连着浩瀚沙海;是漫无边际的空旷、寂寞和怅然。甘肃绵延了两千年的苍凉与璀璨。落后与辉煌交织,贫穷与富庶共度。让人惊喜也让人忧愁!常走甘肃,纪事点滴。

  “金张掖”“银武威”

  关于西北,很多人知道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知道敦煌莫高窟千佛洞,鸣沙山和月牙泉,却很少有人知道河西走廊的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和武威。

  自从张骞开拓性地被史学家们称为“凿空”西域通道,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部西渡黄河,征讨匈奴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之后,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被打通。军事辉煌带来商业文明,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开始了驼铃声声。当时,航海技术还十分落后,远洋贸易还是空白,中原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就是极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它促进了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原的瓷器、丝绸和西域的葡萄瓜果、玉石、宝马沿着这条通道输送交换;佛教沿着这条通道传入中原;玄奘沿着这条通道去天竺取经;马可·波罗沿着这条通道来到中国。

  西域开通后,给“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带来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敦煌四郡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甘州和凉州古时就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

  张掖又名甘州。西域开通后,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这里“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浮连片,古刹处处。”

  建于西夏的大佛寺,位张掖市郊,又称卧佛寺。寺内有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描述了释加牟尼涅槃的场景。大佛安睡在大殿正中的佛坛上,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身后是十大弟子在举哀悼念,两侧廊坊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的壁画。传说大佛寺是一代君王元世祖忽必烈降生的地方,其母别吉太后的灵柩曾停放于此地。大佛寺被当地百姓传为佛光神灵经常显现的地方,信与不信,全在自己意念。

  张掖马蹄寺石窟,是藏传佛教胜地,也是国内罕见的佛寺石窟群。传说“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整个景区夏季山青、水秀、峰奇、洞异。你若置身此地如同是在江南,有错位之感。

  电影《牧马人》中“天苍苍、野茫茫”之下,群马奔腾的场景,据说那就是张掖的山丹军马场。它从西汉时就是皇家马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马场。山丹军马驰名天下,为守卫国土边疆立下军功。现在这里是塞外影视场地。曾制作《文成公主》、《王昭君》等多部影视片,成为重要旅游胜地。

  张掖自汉代以来便是商贾云集的地方。1400年前(公元609年),隋炀帝在张掖召集了西域27国的使臣和商人,举行“万国博览会”。传说隋炀帝征选河西一带仕女,盛装歌舞,夹道迎宾。当时张掖数十里地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武威古称凉州,为河西走廊东端的咽喉,因汉武帝彰霍去病“武功军威”而得名。武威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其中有两件震惊世界的国宝级文物。

  第一件国宝是铜奔马。1969年在武威雷台,从一座东汉时期镇守当地的军事长官墓中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99件青铜车马组成的仪仗队伍。在仪仗队最前面的是一飞奔中的马,脚踏一只飞燕,腾云踏雾,昂首嘶鸣,气势惊人。其神形气韵,被誉为“天下第一马”。专家学者们命名为“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武威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家级文物。

  第二件国宝是“西夏碑”。1804年在武威清应寺一座碑亭内发现“西夏碑”,全名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碑的两面用西夏文和汉文记载了凉州城内护国寺佛塔如何灵验,于西夏天佑民安三年(1092)地震时倾斜,西夏皇帝和皇太后下诏重修之事。是现存于世的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西夏碑刻。碑中的西夏文和汉文所述内容大体相同,但叙事前后有差别,两面文字并不互译。发现“西夏碑”时,当时西夏文尚无人能辨识,称之为“天书”。近代著名文字学家、金石家,学者罗福成破译了碑文。“西夏碑”被中外学者认定为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历史、社会经济的活“字典”,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武威名胜古迹有全国三大孔庙之一的文庙;有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白塔寺;有“石窟之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有被誉为译经泰斗的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经说法的罗什寺塔。

  武威还是唐代边塞诗《凉州词》的发源地。唐代大诗人岑参的“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就是其戍边驻留武威时所作。王翰、王之涣都留下《凉州词》的绝世佳作。

  现在,张掖和武威都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和瓜果疏菜基地。两市均有兰新铁路复线和312国道贯通,交通便利。发源于祁连山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在张掖浇灌出片片绿洲;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由南向北流经武威全境,滋养着武威绿洲。两地地下水丰富,物产丰饶。著名学者、教育家,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先生,描写张掖风光:“绿荫丛处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张掖认江南。”传说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地文物风景,在张掖停留长达一年之久。武威则有“凉州不凉米粮川”之说。

  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沙漠绿洲,作物的品质格外优良。张掖种植水稻,出产的乌江米,在清朝时曾被定为贡米之一。乌江米籽粒饱满,色白纯正,品质极佳。武威所辖民勤县的黄河蜜瓜、黑瓜籽,天祝白牦牛(世界惟一产地)享誉全国。武威还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8、9月份是张掖、武威的黄金时节,武威一年一度的“天马”旅游节就在此时举行。

  “金张掖”“银武威”绝非徒有虚名。

  武威—兰州:290公里

  兰州

  兰州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是与丝绸之路同时兴起的一座历史古城,是古丝绸之路和黄河上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史中,她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区。曾是商贸往来的大市场,也曾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这里有着古老而动人的人文历史积淀,出土过举世罕见的陶鼓、汉纸;汉武帝时代的名将霍去病,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班超,历史千辛万苦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和民族英雄林则徐等流芳百世的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他们足迹和可歌可泣的故事。

  兰州—平凉—西安:600公里

  平凉

  平凉地处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古长安西进北上的要塞,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358年,前秦王 符坚欲讨前凉,于高平镇设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由此得名。境内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8度,年均降雨量511.2毫米,平均海拔1873米。

  平凉曾是“丝绸之路”东段的重镇之一,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崆峒山、南石窟寺、王母宫山、云崖寺、石拱寺、柳湖、龙隐寺等景点。

  西安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