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消失了50年之久的“铛铛车”重现北京前门大街。
老北京俗称“铛铛车”的有轨电车,因其不时响起的铃铛声而得名,曾是古都风貌中的一个历史记忆。据介绍,“铛铛车”的轨道已铺设完成,工人正在对“铛铛车”进行调试,将在今年“五一”迎接游客。
昨天凌晨,在本市消失了半个世纪的有轨电车——当当车重回故地,开始安装调试。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前门步行街北段,宽阔的甬路两侧都嵌有钢轨。一辆刚刚运抵现场的当当车停在钢轨北端,长约10米,宽度约3米,车顶中部竖起的接线设备有如一根大辫子。现场安保人员介绍说,车厢分为两节,内有两排座椅,顶棚上有扶手,可以容纳五六十人。钢轨长度近1公里,前门步行街开放后,市民或游客可以免费乘坐。由于施工现场不允许进入,不少市民和游人排起长队,在步行街北端的围挡后面,透过挡板之间的缝隙,一睹当当车的风采。“几十年没看到这当当车了,前门大街开放以后,可要再找找当年的感觉。”一位鬓发斑白的老者笑着说。
据悉,当当车安装调试后,将在前门大街800米范围内试运行。市民如要乘坐当当车,还需要等到前门大街正式对外开放以后。
据资料记载,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于1924年12月17日在前门正式通车。当时,共有10辆有轨电车往返于前门至西直门之间。因为电车顶上的接线设备和电车行驶中发出的声音,百姓习惯把有轨电车叫“摩电车”或“当当车”。1958年,前门有轨电车停运。
据介绍,历时一年左右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毕。改造后的前门大街换成了青白石路面,再现昔日御道风采,留存在老北京人记忆中的有轨电车、五牌楼等重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鸟笼、铜鼓、冰糖葫芦等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路灯也纷纷挂上了前门大街。2008年“五一”,充满“京味儿”的前门步行街将整体亮相,迎接八方宾客。
前门大街延期开放
记者从崇文区获悉,由于建筑物内部装修和商家进驻还需要一段时间,原定今年“五一”前后正式开街的前门大街将延期开放。目前前门大街的各主要建筑还在进行外立面装修,部分建筑尚未完工。因此,“五一”前后只能是主要建筑群“露脸”。之后,入驻前门大街的老字号和世界品牌商家将进行内部装修并需要一段时间进驻。前门大街南端的“老字号餐饮聚集地”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建设。因此,前门大街迎客的日期将顺延。现在还没有准确的开放时间。
据介绍,历时一年左右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毕。改造后的前门大街换成了青白石路面,再现昔日御道风采,留存在老北京人记忆中的有轨电车、五牌楼等重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鸟笼、铜鼓、冰糖葫芦等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路灯也纷纷挂上了前门大街。2008年“五一”,充满“京味儿”的前门步行街将整体亮相,迎接八方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