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衰落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文精粹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穆斯林的衰落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6-10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又是一个斋月到来了,古城的回坊上,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喋喋不休地争论,对斋戒的渴望和敬畏都淹没在这场争论之中,四、五天后,人们就这样陆陆续续进入了各自的斋月。
  今年入斋恰逢农历十月初一,中华民族民间的鬼街,那天晚上,在坊上的几条道路旁都看到一些人,点燃祭奠亡灵的冥钞,任萧瑟的夜风将烧完的灰烬吹来吹去,烧纸的男女则在旁边低声地祈祷。
  “这是些汉人,我们回回可不是这样的……”一些老回回带着鄙夷的目光注视着烧纸者,“‘塞家’是如此迷误……”穆斯林们在内心对这些迷误的烧纸者一边批判,一边昂首阔步走进清真寺。
  大殿之上,伊玛姆已经开始宣讲第一个“太拉威海”的“贵”,每年都是这样的,常守拜功的人知道,获利的月份开始了,争得回赐的月份开始了。听!伊玛姆讲得多么令人神往啊,礼了第一天的“太拉威海”,将会获得什么“赛瓦卜”,礼了第二天的“太拉威海”,又将会获得什么“赛瓦卜”。真的,假如你礼了三十天的“太拉威海”,你将会获得许多圣人的回赐,许多烈士的回赐,八座乐园的大门为你打开,许多天使围绕着你。不信,有的寺里还把每日的回赐列出清单,开头俨然地注明“圣人说”。
  虔诚的我简直有些懊恼了,那些可悲的“卡非尔”,放着如此巨大的利润为何不去寻求,为何不加入我们的宗教,为何不来争取这丰厚的“塞瓦卜”,却躲在路旁的角落里为亡灵烧什么“阴钞”,那不都是假的吗?
  更可气的是,不仅这些“卡非尔”不来信教,不来礼拜,连我们“老回回”也不愿把这短短三十天坚持到底,清真寺里显得如此凄凉,偌大的大殿显得空荡荡的,只有前几排的一些老人们用悲壮的声音齐诵着赞主词。
  斋月的头几天,有的寺里人满为患,挤在寺里开斋的、寻求太拉威海的回赐的、还有从贫苦山区跑来为获得一口开斋后的残羹剩饭的,都在寺里熙熙攘攘。但是不过五、六天光景,殿上的人群又稀疏了,看来他们都不太愿要这巨大的回赐。
  人们都干什么去了?许多人忙着买卖,这些人无可厚非,因为来坊上购物的人群总是络绎不绝,现今的这些“汉人”,对于我们的清真食品是如此厚爱,排起长队来等候一包腊牛肉,或是一碗羊肉泡,但他们还是没有头脑,我总这样认为--坊上还有伊斯兰教呢,他们为何不要呢?不须抢购,信了即可获得天堂的宗教,这些人为何不信呢?这个问题不光我一人纳闷,许多教亲也是一样,他们哀叹世道的堕落,人心的不古,使得伊斯兰发展毫无起色,是不是“顿雅”临尾了?许多人都这样说,这是今世即将朽坏了,要不,人们为何被淹没在声色货利之中,却无人问津伟大的宗教呢?
  看看我们自己吧?还要让他们去礼拜吗?他们正忙着招呼伙计装卸啤酒;他们正在清真寺的门口打着麻将;宣礼声正萦绕在人们的耳畔,大家也早已知道那是让人去礼拜的,但对不起,我正忙着呢!年轻人呢?年轻人为何不靠近教门呢?他们正忙着进行一局又一局的电子游戏;或是正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外头(当然不是坊上)的舞厅去过一种文明的、西方式的生活。他们缺少宗教热情吗?也许是这样。但是如果你看到这些穆斯林后裔们争相涌入基督教堂与同学一起庆祝圣诞的时候,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人们远离了拜功,远离了清真寺,甚至远离了回坊,许多人搬到了外面。伊斯兰教,似乎成了一种多余。不,怎么会是多余呢?人们仍然遵守着伊斯兰的一些习俗,严格地禁食猪肉,守着割礼,守着斋戒、聚礼,特别是婚丧嫁娶,都有教职人员主持,丧事后的一次次的周年忌日,更少不了阿訇、满拉、哈吉、礼拜人的参与。对伊斯兰再疏远的人,也会在自己的亡人忌日时慷慨地拿出钱财设席待客、托众求辞。
  是的,这些都不多余,但许多人对伊斯兰的五项功课确实并不热衷,对伊斯兰关于饮酒、利息的禁令更是颇有微词,伊斯兰的宣教更是无人敢去涉及的一块领地。伊斯兰还有宣教?给谁宣教?难道给“汉人”宣教不成?曾经有一人因给一位“汉人”教授清真言,遭到了许多回回的嘲笑。汉人--在许多回回眼里,他们的归宿是永久的“多灾海”,老人们都这样讲,难道不是吗?而“穆民”,即使犯了天大的罪恶,最终还是要进入天堂的,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但是,即使从未了解伊斯兰的汉人,等待着他们的也是火狱吗?当然了,大家都会这样说。谁让他们不参悟天地万物的奥妙呢?既然没有参悟,那么也只好进火狱了。那么穆斯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靠参悟之后信教得来的呢?不,许多人会告诉你穆斯林是从阿拉伯来的,从波斯来的,本来就是穆斯林。有没有大量的汉人皈依因而成了穆斯林呢?不,我们是正宗的西域回回,伊斯兰教是“老先们”遗留给我们的。我们受到的正是这样的教育。在我们的视野中确是如此,信仰伊斯兰的真有汉人,也是难以见到的。即使你偶尔听到有某个汉人加入了伊斯兰教,也并不是因为被伊斯兰精神所感动,更多的是为了迎娶我们的女子,而这种婚姻在坊上是受人唾弃的。
  当然,有些教亲不满足我们的这种教育,因为从一些经籍的教导中,他们已经知道伊斯兰是个世界宗教,是真主赐给全人类的,任何人都可以信仰。所以我们也应该让汉族人知道伊斯兰、信奉伊斯兰。然而这些看起来好像太难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已经不简单了,如何着手呢?想来想去又觉得太难,也只有就此作罢。先把自己搞上去吧!这是许多人的理由,我们自身的素质还没有提上去呢?如何去改变别人呢?先抓自身,可以使我们心安理得地不去对外宣教,所以那些“卡非尔”对伊斯兰依然无缘了解,我们依然在梦想着有一天把穆斯林的素质都提上去了后,那么人类就开始大批大批地皈依伊斯兰。
     自身建设喊了多年,坊上兴起了办校热、办报热、办幼儿园热,但仍然收效甚微。阿语学校一一夭折,宣传小报一一停办,大量的坊民还是更倾向于把子女送到“汉人”办的幼儿园,虽然穆斯林幼儿园可以学古兰经文,但“汉人”的幼儿园可以学英语!
  我们失望至极,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我们的宗教衰落了,我们的发展停顿了,我们甚至寸步不前。
  伊斯兰世界也是如此,今天,穆斯林正遭受着极大的灾难,成千上万的穆斯林被迫离乡背井,无家可归。伊斯兰的敌人正肆意地丑化着伊斯兰、诬蔑着伊斯兰、攻击着伊斯兰的文明、伊斯兰的意识形态,在当今社会坚持伊斯兰的生活会显得多么的不合时宜啊!与这个世界的“主流”又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啊!我们无奈,我们叹息,我们无比失望,真主啊,援助我们!我们究竟是怎么了?
  是啊!我们究竟是怎么了?先知与圣门弟子时期的胜利难道只是昙花一现,永不复返吗?我们不解,我们困惑,今天的伊斯兰,不仅与先知时期、圣门弟子时期,甚至中世纪伊斯兰帝国时期无法相比,就连我们所鄙弃的异教,在各个方面我们也无法同其相比。就今天的中国五大宗教来说,佛教、道教在中国根基深厚,影响广泛,早已融入了中华文化,我们无法与之较量。但基督教、天主教呢?它的传入几起几落,但最终也在中国站稳了根基。宗教开放二十多年了,基督宗教在中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它的影响遍及城市乡村,男女老少,许许多多人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可是我们呢?二十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人加入了伊斯兰教呢?我们劝导了几个新穆斯林呢?除了增加了个别的新穆斯林外(大多是由于主动了解),我们没有看到发展,伊斯兰教里没有新的血液,有的只是大批大批的穆斯林后裔正远离着他们祖祖辈辈坚持的伊斯兰。与此同时,基督宗教的牧师们神父们每年正为数以万计的人受洗成为基督徒。
  我同一个穆斯林学者谈起基督宗教的发展,他回答我说基督教的信仰者大多根基不牢,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大量男女是在遭遇患难之后寻找基督的,他们只是为了得到解脱,而穆斯林的信仰是非常坚定的……而我对他的回答并不满意,他显然并不了解基督教,因为大量的基督徒信仰是非常坚定的,他们常常为传道奔波一生,他们常常在祷告时泪流满面。而这些正是中国穆斯林所缺少的。因此,轻率地断定基督信仰者信道不虔,穆斯林的信仰如何虔诚,实际上只是一种阿Q式的自慰。
  还有人回答我,基督教较为简单易行,没有繁琐的礼拜、斋戒等仪式,因此较之伊斯兰更容易被人信奉。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有人在,这种人则是没有理解真主天启的意义。他天真地以为这就是基督教发展迅速的原因,因而把伊斯兰教衰落的责任归于真主钦定的礼拜、斋戒等神圣天职。问题是,如果论简单易行,不信宗教者的生活是最简单易行的,他们为什么脱离简单易行的生活,寻觅一种约束的生活呢?还有,如果伊斯兰教功课繁多,难以发展,为什么先知时期的多神教徒会放弃酗酒奸淫的生活,对伊斯兰的功修禁戒谨守不逾?为什么叙利亚、小亚细亚、巴勒斯坦、西班牙、埃及这些传统的基督教地区的人民会在伊斯兰到来后纷纷抛弃自己的宗教,而加入伊斯兰?
  显然,我们的理由是无力的,今天中国穆斯林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式、信仰素质根本不可能与基督宗教同日而语。甚至不可能同佛教相比,因为我们根本还谈不上传播,我们没有传教活动、没有传教计划、甚至没有传教的念头,有的只是倒退,有的只是每天远离伊斯兰的穆斯林后裔。 本文摘录于《穆斯林希望之路》一书。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