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凸现“非遗”魅力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文娱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青海省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凸现“非遗”魅力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06-1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在14日至18日举行的青海省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期间,西宁连续举办多场原生态民歌展演。众多市民和游客深深领略了“花儿”“拉伊”“长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原生态民歌展演是本届旅游节的“重头戏”,也是以往每届旅游节最受欢迎的公共演出活动。主办方特意将舞台设在西宁市中心广场等地,每天晚饭过后露天演出,以便更多市民和游客观看。

        “花儿”是一种起源于青海的山歌,千百年来在西北地区回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中广为流传,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歌手们除了演唱“花儿”外,还表演了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蒙古族“长调”,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藏族“拉伊”等民歌。悠扬、高亢、奔放的曲调犹如一杯杯醇香的青稞酒,令人如痴如醉。一些观众甚至跟着台上歌手,轻轻哼唱起来。

        青海省文化馆馆长柳桂莲说,这是他们连续第五年在广场举办这种露天演出活动。

        新人多、新歌多,成为今年演出一大特点。柳桂莲说,参加这次展演的40多名歌手由青海各州、地区推荐,都是原生态业余歌手,许多人是从未登过台的农民、牧民。“这次原生态民歌展演的重点就是要推出新人、新歌,参加演出的歌手大概有60%是新人。”她说。

        除旅游节展演等大型演出活动外,青海省文化馆每年还举办两次“花儿”培训班,为喜爱“花儿”的普通市民免费培训演唱技巧和理论知识。

        柳桂莲说,青海省文化部门今年要为参加展演的所有原生态民歌手建立个人“艺术档案”,登记他们学唱民歌的经历、演出情况,保留相关影像资料,以利于进一步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