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世纪,世界三大宗教的最后一个宗教伊斯兰教统治了阿拉伯文化,成为大多数阿拉伯人的信仰。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盛行的天启的信仰,而且是所有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中枢点,它渗透到阿拉伯文化的政治、社会、经济以及个人的各个层面。为了评估伊斯兰教对阿拉伯世界的强有力影响,首先需要了解伊斯兰教信仰的开端,了解它的出现与发展。
伊斯兰教于公元622年首先在阿拉伯半岛——沙特阿拉伯王国出现。正如伊斯兰教中所熟知的,真主给当时从事商业的穆罕默德发出了一系列天启和默示,成为伊斯兰教信仰的牢固基础。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真主,因此,穆斯林要宣布他完全顺从真主,宣布穆罕默德是真主派来的先知。
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真主派来的最后的一个使者。真主的这些使者中有摩西和耶稣,他们带来真主的使命。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犹太教有一些共同信仰,其中包括所有阿拉伯人信仰一个天主,信仰来世。伊斯兰教称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为“新约之人”。自伊斯兰教初期至今,伊斯兰教一直给予“新约之人”特殊地位,因此,这些 少数宗教在其他地区文化、宗教冲突中得以生存与繁荣。
通过天使伽百利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的真主之言限于《古兰经》,即真主之书。用阿拉伯语表示的包含着真主所言的《古兰经》为男女穆斯林提供一切所需。他们的全部生活为敬畏真主和善良。《古兰经》不仅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而且也是伟大的语言奇迹。《古兰经》曾是影响阿拉伯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曾启发了文学的各个分支和教育捐助。伊斯兰教的五功是崇拜真主、顺从真主的标志。五功所包括的绝不仅仅是表白信仰,而且包括在男女穆斯林所有交往中赞扬真主和敬畏真主。五功是:
证词
即信士证真主唯一,证穆罕默德为真主使者,要求信士吟诵:“我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我证穆罕默德是主差使。”穆斯林每次礼拜都要吟诵这一证词。在最不幸的时刻穆斯林吟诵证词第一部分,以肯定自己作为穆斯林的身份。
礼拜
穆斯林每日须做五次礼拜: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做礼拜时,应非常清洁。礼拜语都应用阿拉伯语。礼拜者可以个人单独礼拜,可在户内或户外任何地方礼拜,可在任何地方与别人集体礼拜,也可在礼拜寺礼拜。伊斯兰教反对穆斯林苦行禁欲生活倾向。因此,伊斯兰教没有西方牧师思想而有“博士”,他们是伊斯兰教及其传统的法律学家。伊斯兰教每星期五中午要做礼拜。先知穆罕默德没有说明星期五为休息日,但这天的一部分时间要用来礼拜。商店可在礼拜前或礼拜后开门营业,店主对此绝对自由。
纳天课
纳天课含有社会责任感思想。它教信士知道,他所有的可感的东西也属全民所有,将其中一部分捐赠穷人就能使男女穆斯林所积蓄的财产合法化。天课同伊斯兰其它基本原则一样都是穆斯林应履行的义务。
斋戒
斋戒自始即是崇高思想的表现,是在伊历九月,即真主将《古兰经》降临到下层天域伽百利然后又同样降临到先知穆罕默德的月份。九月斋戒即从黎明至太阳落山禁食禁水。
朝觐
去麦加朝觐是五功中最后也是最崇高的一项,真主是在这里默示先知穆罕默德的。朝觐中人们在神圣的清真寺全心敬主,通过履行同一宗教仪式表明所有穆斯林一律平等,他们都求真主喜爱。所有礼拜者穿着一样的白色衣服聚集在克尔白周围,使他们感到团结一致。只要健康状况和财力允许,每个穆斯林都希望一生中能肩并肩地朝觐一次。朝觐回去的穆斯林被称为“哈吉”,这是穆斯林的一个受人尊敬称号。
尽管信仰真主唯一和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使伊斯兰民族实现统一,但当使者去世后却发生了由谁来继承他的职权的争论。这一争执将伊斯兰民族分割成什叶派和逊尼派。值得指出的是什叶派和逊尼派在伊斯兰教的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尊崇《古兰经》和伊斯兰法,这是他们信仰的基础。